高二化学 (鲁科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2. D 3.D 4.A 5.A 6.C 7.C 8.D 9.B 10.D
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都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C 12.BD 13.B 14.CD 15.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0分)
(1)<(2分) (2分)
(2)ABC (2分)
(3)3 (2分)
(4) (2分)
17(14分)
(1)+41.2 (2分)
(2)(2分);(2分)
(3)①P3>P2>P1(2分);反应Ⅰ、Ⅱ是气体分子数目增大的反应,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n(H2)增加的程度大于n(CO)(2分)
②升高温度平衡Ⅰ、Ⅱ、Ⅲ均正向移动,T<Tm时,升高温度对反应Ⅰ、Ⅱ的促进作用大于反应Ⅲ,n(H2)增加的更多。T>Tm后,对反应Ⅲ的促进作用更大,n(CO)增加的更多;(2分)
(4)CO2+2e-+2H+=HCOOH(2分)
18(12分)
(1)10-12 (1分)
(2)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 (2分)
(3)小于(1分) 稀释相同倍数,一元酸HX的pH变化量比CH3COOH的小,故酸性较弱,电离平衡常数较小(2分)
(4)pH(Na2CO3溶液)>pH(NaCN溶液)>pH(CH3COONa溶液) (2分)
NaCN+H2O+CO2=HCN+NaHCO3 (2分)
(5)9.9×10-7 (2分)
19(10分)
(1)氧化(1分)
(2)+S+4H+ 6ClO2↑++2H2O(2分)。
(3)Na2SO4(2分)
(4)①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1分)
②100%(2分);
碘离子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了碘单质(2分)
20(14分)
(1)圆底烧瓶(1分);MnO2+4H++2Cl-Mn2++Cl2↑+2H2O(2分)
(2)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2分);锡与氯化氢反应产生的氢气会与氯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2分)
(3)浓硫酸(1分);C(1分)
(4)D(1分)
(5)95.0%(2分)
(6)取少量所制溶液,滴加氯化亚铁溶液,充分振荡后再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变红,说明Sn4+氧化性比Fe3+强;反之则说明Sn4+氧化性比Fe3+弱(2分)山东学情 2021 年 12 月份高二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鲁科版)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姓名、考
生号和座号。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I 127 Sn 118.7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因果关系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干电池低汞化、无汞化,有利于减少废电池造成的土壤污染
B.KAl(SO4)2可水解生成Al(OH)3胶体,故KAl(SO4)2可用于水的杀菌和净化
C.用CO2人工合成淀粉,有利于减少农药化肥污染和促进“碳中和”
D. 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后排放
2.探究Ag+和I-的反应,进行实验如下:
实验1现象:②中产生黄色沉淀,③中无明显变化实验2现象:灵敏电流表发生偏转,一
段时间后向甲中加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1中发生的反应为:Ag++I-=AgI↓
B.实验2发生的反应为:2Ag++2I-=2Ag↓+I2
C.Ag+和I-之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也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③中未观察到溶液变蓝,说明复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活化能
3.NF3 是一种优良的蚀刻气体。HF、F2 均可用于制备 NF3,F2 制备 NF3 的反应为:
4NH3+3F2 NF3+3NH4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0的氟原子: 109 F B.HF的电子式:
C.该反应电子转移数目为3NA D.NF3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高二化学(鲁科版) 第 1 页 共 8 页
4.对下列各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和理由均正确的是( )
离子组 判断结论及理由
Na 、 K 、HCO 3 、 不能大量共存,因为
A Al OH HCO Al OH Al OH CO 2 4 3 4 3 3 H2O
H 、 NH 、 Cl 、 不能大量共存,因为4
B CH3COO
NH 4 CH COO
3 H2O NH3 H2O CH3COOH
NH 、Ca2 、HSO 、 不能大量共存,因为4 3
C
ClO Ca 2 HSO 3 ClO
CaSO3 HClO
D H 、K 、Cl 、MnO 4 能大量共存,因为离子之间不反应
5.研究表明 CO与N +2O在 Fe 作用下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两步反应
分别为①N2O+Fe
+ N2+FeO
+ 慢 、② FeO++CO CO +Fe+2 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Fe+ 使反应的活化能减小, FeO+ 是中间产物
B.若转移 1 mol电子,则消耗11.2 L N2O
C.反应①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②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D.总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由反应②决定
6.石墨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可用下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的摩尔燃烧热为110.5kg mol 1
B.反应 C(s,石墨) CO2 (g) 2CO(g)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
C.由图可知:2CO(g) O2 (g) 2CO (g) ΔH= 566.0kJ mol 12
D.已知 C(s,金刚石)=C(s,石墨)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高二化学(鲁科版) 第 2 页 共 8 页
7.一定温度下,将 2 mol PCl5 通入一个容积不变的反应器中,达到如下平衡:PCl5(g)
PCl3(g)+Cl2(g)测得平衡混合气体压强为 p1,此时再向反应器中通入 2 mol PCl5,在
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再度达到平衡,测得压强为 p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2p1 p2 B. PCl5的转化率增大
C. PCl3%减小 D.再通入 2 mol PCl5 的时候,平衡是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
8.2017—2020年,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图 1是太阳能电池
工作示意图,与图 2装置联合可实现能量的转化和储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能电池可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B.Y接太阳能电池的 P电极
C.工作一段时间后,图 2左池 pH减小
D.每转移 1mol电子,图 2右池溶液中 n(H+)的变化量为 2mol
9.一种测定水样中溴离子的浓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处理后的水样 25.00mL,加入几滴 NH4Fe(SO4)2溶液。
②加入 V1mL c1mol·L-1AgNO3溶液(过量),充分摇匀。
③用 c2mol·L-1KSCN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 V2mL 。
(已知:Ksp(AgBr)=7.7×10-13,Ag++SCN-= AgSCN(白色)↓,Ksp(AgSCN)=1×10-12)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滴定终点时,溶液变为红色
B.该滴定法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C.AgBr(s)+SCN- AgSCN(s)+Br-(aq)的平衡常数 K=0.77
D.该水样中溴离子浓度为:c(Br-)=(c1V1-c2V2)/25.00 mol/L
10.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 NO(g)和足量 C(s),
发生反应 C(s)+2NO(g) CO2(g)+N2(g),平衡状态时
NO(g)的物质的量浓度 c(NO)与温度 T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ΔH>0
B.若该反应在 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1、K2,则 K1C.在 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 D,则此时一定有 v 正D.在 T3时,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则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高二化学(鲁科版) 第 3 页 共 8 页
二、本题共 5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0分。每小题有 1个或 2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都选
对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
11.炭黑是雾霾中的重要颗粒物,研究发现它可以活化氧分子,生成活化氧,活化过程的
能量变化模拟计算结果如图所示,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二氧化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氧分子的活化包括 O—O键的断裂与 C—O键的生成
B.每活化一个氧分子放出 0.29 eV的能量
C.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应的活化能降低 0.42 eV
D.炭黑颗粒是大气中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催化剂
12.肼(N2H4)具有强还原性,溶于水生成的水合肼是二元弱碱,常用作火箭发射的推进
剂。常温下,2NH3·H2O(aq)+NaClO(aq)=N2H4(aq)+NaCl (aq)+3H2O(l),
可用于生产 N2H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N2H4时,向盛有NaClO溶液的烧瓶,逐滴加入氨水溶液,并用磁力器搅拌
2
B.N2H
c(N H )
4水溶液中存在:N2H4、N2H5+、N2H62+加水稀释, 2 5 2 的值不变c(N2H4) c(N
2H6 )
C.推进剂反应:2N2H4+N2O4=3N2+4H2O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N2H4分子中原子均达到稳定结构
13.焦亚硫酸钠(Na2S2O5)为白色或黄色结晶粉末或小结晶,带有强烈的SO2气味,与强
酸接触则放出SO2。研究表明,焦亚硫酸钠处理含铬(VI)废水较其他方法效果好,处
理费用低。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 O 2-2 5 +2Cr O 2-2 7 +10H+ 6SO 2-4 +4Cr3++5H2O
B.在实际工业中pH过低,则需要的焦亚硫酸钠的量比理论值小
高二化学(鲁科版) 第 4 页 共 8 页
C.硫酸加入的量不宜过大,否则会消耗过多的石灰乳造成浪费
D.Cr(OH)3淤泥中还含有CaSO4、Ca(OH)2等物质
14.25℃时,lgS(CaF2)随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S(CaF -2)(单位:mol·L 1)表示CaF2的溶解度。
A.CaF -2饱和溶液中2c(Ca2+)=c(F )+c(HF)
B.已知K - - -sp(CaF2)=4×10 11.1,则水中S(CaF2)=10 3.7mol·L 1
C.pH -变化时,CaF2溶液中始终存在:c(F )>c(Ca2+)
D.当pH - -<7时,2c(Ca2+)+c(H+)=c(F )+c(OH )
14题图 15题图
15.室温下,向10mL0.1mol·L-1HA溶液中滴加0.1mol·L-1的NaOH溶液,溶液的酸度(AG)
NaOH c(H )与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G=lg 。
c(OH-)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a、b、c、d点对应的溶液中,c点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B.b -)点对应的溶液中:c(A >c(Na+)>c(H+)>c(OH-)
C.d c OH-点对应的溶液中: ( )=c(H+)+c(HA -)+c(A )
D. -室温下,HA的电离常数Ka约为1.0×10 4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60 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共 60分。
16.(10分)T1、T2两种温度下BaSO4在水中的沉
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 T2 (填“>”“<”或“=”),
T2温度时Ksp (BaSO4 )= 。
(2)根据 T1温度时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
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加入Na2SO4固体可由 a点变为 b点
B.T1温度下,在 T1曲线上方区域(不含曲线)的任意一点时,均有BaSO4沉淀生成
高二化学(鲁科版) 第 5 页 共 8 页
C.蒸发溶剂可能由 d点变为 T1,曲线上 a、b之间(不含 a、b)的某一点
D.升温可由 b点变为 d点
(3) T2温度时,现有 0.2mol 的BaSO4沉淀,每次用 1 L饱和Na 2CO3溶液(浓度为
1.7mol/L) BaSO SO2-处理。若使 4中的 4 全部转化到溶液中,需要反复处理 次
Ksp (BaSO4 )
[提示: K Ksp (BaCO3 )
,
Ksp (BaCO
7
3 )=1.19 10 ]。
(4)Ag2O与BaSO4都是难溶电解质,银白光亮的银器用久后表面易出现黑斑(Ag2S ),
利用电化学原理可处理黑斑。将银器置于含食盐水的铝制容器中并与铝接触,Ag2S转化
为 Ag,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17.(14分)合成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气,甲烷、二氧化碳自热重整制合成气的主要
反应有:
Ⅰ.CH4(g)+CO2(g) 2CO(g)+2H2(g)ΔH1=+247.3kJ·mol-1
Ⅱ.CH4(g)+H2O(g) CO(g -)+3H2(g)ΔH2=+206.1kJ·mol 1
Ⅲ.CO2(g)+H2(g) CO(g)+H2O(g)ΔH3
回答下列问题:
(1)ΔH -3= kJ·mol 1。
(2)一定条件下,向V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CH4(g)、1molCO2(g)、1molH2O(g)
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H4(g)为amol,CO2(g)为bmol,H2O(g)为cmol,
此时CO(g)的浓度为 mol·L-1,反应Ⅲ的平衡常数为 。(用含a、b、
c、V的代数式表示)
(3)不同温度下,向VL密闭容器中按照n(CO2)∶n(CH4)∶n(H2O)=1∶1∶1
投料,实验测得平衡时n(H2)∶n(CO)随温度的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压强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判断的依据是 。
②压强为P2时,随着温度升高,n(H2)∶n(CO)
先增大后减小。解释温度Tm前后,随着温度升高n
(H2)∶n(CO)变化的原因分别是 。
(4)通过电化学方法可有效实现以CO2和水为原料合成甲酸,其原理示意图如下:
离子交换膜
CO2 惰 惰 O2
性 性
电 电
极 极
HCOOH A B H2O
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高二化学(鲁科版) 第 6 页 共 8 页
18.(12分)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河水是主要的饮用水源,污染物通
过饮用水可宵接毒害人体,也可通过食物链和灌溉农田间接危及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纯水在 100℃时,pH=6,该温度下 1mol L-1的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
mol L-1。
(2)25℃时,向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碳酸钠固
体,得到 pH为 11的溶液,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
(3)体积均为 100mLpH均为 2的 CH3COOH与一元酸
HX,加水稀释过程中 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相同温度时,HX的电离平衡常数 (填“大于”
或“小于”或“等丁”)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理由
是 。
(4)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强弱的物理
量。已知:
化学式 电离常数(25℃)
HCN K -=4.9×10 10
CH -3COOH K=1.8×10 5
H2CO3 K1=4.3 10-× 7、K2=5.6×10-11
①25℃时,有等浓度的 NaCN溶液、Na2CO3溶液和 CH3COONa溶液,三种溶液的 pH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②向 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的 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25℃时,在 CH3COOH与 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若测得 pH = 6,则溶液中
c(CH3COO-)-c(Na+)=___mol L-1(填精确值)。
19.(10分)亚氯酸钠(NaC1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制备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亚氯酸钠用作纸浆、纸张和各种纤维的漂白剂,是一种高效漂白剂,主要原因是亚
氯酸钠具有 性。
(2)制备 C1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1O3+H2O2+H2SO4 2C1O2↑+O2↑+Na2SO4+2H2O;
制备时可用 S代替 H2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可从“废液”中回收的主要物质是 (填化学式),“结晶”后经过滤即可获得粗
产品。
(4)测定某亚氯酸钠样品的纯度:准确称取亚氯酸钠样品 m g,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
- -
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稀硫酸(发生反应ClO 2 +4I +4H+=2I2+C1 +2H2O),配成 250mL
高二化学(鲁科版) 第 7 页 共 8 页
待测液。移取 25.00 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 c mol·L-1的 Na2S2O3标
-
准溶液进行滴定,消耗 Na S O 标准溶液 VmL(已知:I +2S O2 2 2 3 2 2 3 =2I + S
2
4O6 )。
①移取 25.00 mL待测液的仪器的名称是 。
②该样品中 NaC1O2的质量分数为 _(用含 m、c、V的代数式表示);在
滴定操作正确无误的情况下,此实验测得结果偏高,其可能的原因是 。
20.(14分)SnCl4可用于染色时的媒染剂、润滑油添加剂、玻璃表面处理剂等。实验室可
以通过如下图装置制备少量SnCl4(夹持装置略)。
已知:①锡的熔点232℃、沸点2260℃;②SnCl2的熔点246.8℃、沸点623℃;③SnCl4
的熔点-33℃、沸点114℃,SnCl4极易水解。
通常将SnCl4晶体加入浓盐酸中,以配制无色的SnCl4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该仪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
(2)装置Ⅱ的作用是 ,如果去掉装置Ⅱ,从实验安全的角度看可
能产生的影响是 。
(3)装置Ⅲ中的试剂为 。下图中可替代装置Ⅲ的是 (填字母序
号,下同)。
A B C D
(4)该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缺陷,改进方法为在装置VI后连接上图中的 。
(5)若反应中消耗17.85g锡粉可得到37.2gSnCl4,则SnCl4的产率为 (保留3
位有效数字)。
(6)作为变价金属的高价离子,Sn4+和 Fe3+均有氧化性。请设计实验验证 Sn4+和 Fe3+
的氧化性强弱 。
高二化学(鲁科版) 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