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学情 2021 年 12 月份高二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部编版)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题。
材料一:
2015 年 7 月 31 日,北京申办 2022 年第 24届冬奥会成功,冰雪运动自此进入中国大
众的视野,逐渐打破“次元壁”,走上了“出圈”之路。
从“0”到“1”
(图一)
高二语文(部编卷) 第 1 页 共 12 页
北京获得冬奥会举办权前,中国代表团在历届冬奥会上参赛的大项仅占所有大项种类
的半数左右,而在北京冬奥会 109 个小项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此前并未开展。短短几年间,
中国竞技冰雪运动恶补短板,力争在 2022 年冬奥会上实现“全面参赛”目标。
(图二)
除了选手们在赛场上大放异彩,冬奥会赛场上的裁判席也开始出现“中国身影”。
1992-2018 年的冬奥会中,我国共有 22人次担任裁判,2018 年的冬奥赛场上出现首位自
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中国裁判。为更好地做好冰雪项目竞赛工作,体育总局冬运中心
于 2020 年 5 月授予 691 人冰雪项目国家级裁判员称号。值得一提的是,2022 年冬奥会将
有 4名中国冰壶裁判首次执裁。
从“小”到“大”
与冰雪运动强国相比,中国的冰雪运动曾一度被认为是“小众运动”。但随着北京再
次申奥成功,冰雪运动的大众参与度更上一个台阶。大众对于冰雪运动的衍生需求给冰雪
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近几年,中国冰雪产业蓬勃发展,相关企业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2020 年仅“滑雪”
类企业数量就超过 2016 年四类冰雪企业数量总和。同时,我国冰雪产业规模扩大、覆盖
范围也变广,国产品牌逐渐“崭露头角”。比如国产脱挂式架空索道的发展势头迅猛,从
2015 年仅有个位数增长到 2020 年的 26条,此外国产造雪机也正代替进口商品被雪场经
营方使用。由此可见,人们对于冰雪的喜爱不仅表现在“直接参与”,还间接推动了衍生
产业的发展。
高二语文(部编卷) 第 2 页 共 12 页
从“北”到“南”
(图三)
长期以来,受地域、生活习惯等影响,中国冰雪运动多限于北方少数地区,如黑吉辽
及新疆、北京、河北等地区。但近几年,对于冰雪运动有“刚需”的群众正自北向南延伸
扩散,技术的发展和配套设施的完备也让冰雪运动从“冬季”走向“四季”。
从 2015 年再次申奥成功到如今冰雪产业蓬勃发展,中国在 6年间打破层层壁垒,使
其成功“突围”。100 天后,奥林匹克圣火将再次在鸟巢上空点燃,届时,北京也将成为
世界上第一个同时举办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
(摘编自 2021 年 10 月 26 日 央视网)
材料二
2021 年 10 月,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联部)举办了一系列“云上”对外交流活动,
时间恰逢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进入 100 天倒计时主题活动之际。这一属于中国和世界
的盛事自然也引起参与交流的多国政党代表、前政要以及青年领袖的关注和热议,与会者
对北京冬奥会满怀期待和支持,相信中国一定能办出一届前所未有的冬奥会。
25 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同“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国际顾问委员会
委员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和波黑部长会议前主
席兹拉特科·拉古姆季亚等举行视频通话,就深化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复苏、抗
击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发展等领域合作交换意见。
高二语文(部编卷) 第 3 页 共 12 页
在接受中方媒体采访时,沙拉夫说:“我对此次冬奥会最大的期待就是希望中国能借
助此次体育盛会加强同世界的‘软联通’,增强不同国家民众之间的联系。”拉古姆季亚表
示:“我衷心祝贺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他还
倡议所有举办过奥运会城市的市长发出一个共同倡议,以加强团结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26 日下午,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同东南亚、南亚国家政党举行“云上看中共”活动。
来自东南亚、南亚 10 个国家近 30 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青年政治家和媒体智库、院校等代
表 100 多人参加。印度共产党全国委员会成员、全印学生联合会全国总书记马赫萨里在接
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京冬奥会的最大意义在于向全世界传递出积极信号——尽管我们
面临着这样一场世纪疫情,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依然能走到一起去举办这样一场盛会,
这足以证明人类是可以应对疫情影响的。”
(摘编自 2021 年 10 月 28 日 环球网)
材料三
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兴钢的工作室中,悬挂着他亲笔手绘的大
型草图。巍峨矗立的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崇山峻岭间的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和雪
车雪橇赛道格外醒目。
从北京奥运会“鸟巢”的中方设计主持人,到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总设计师,李兴
钢亲历了北京这座“双奥之城”奥运场馆的诞生与成长。
“以‘鸟巢’为代表的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场馆是宏大而彰显的。”李兴钢说,十几年
后的今天,中国已进入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贯穿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四大理念的北京冬奥会场馆反映了鲜明的
时代印记。
“山林场馆,生态冬奥”是延庆赛区的总体规划设计理念。从 2015 年开始至今,延
庆赛区生态修复工作已历时 6年。从详细摸底到科学评估,再到严格实践,因场馆和基础
设施建设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被降至最低,建成了“体育与生态共生”的绿色奥运典范。
工程。
漫步位于河北张家口的崇礼冬奥核心区,群山挺拔,森林错落。崇礼区委书记刘雪松
介绍,作为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赛场,崇礼每年以“10 万亩+”的速度造林植绿。“全区
森林覆盖率从 2015 年底的 52%提高到 67%,奥运核心区林木绿化率达 80%。”
“冬奥工程给未来工程建设带来重大启示。”负责 30 多项冬季奥运场馆及配套工程建
设的北京城建集团董事长陈代华说,北京冬奥会的工程建设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和科技创
新,更加注重产业协同和共享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一直是奥运场馆运行秉持的理念。”岳鹏说,“冰丝带”会坚持公益性、
群众性,赛后要保证百姓进得来、玩得好,享受到国家级体育殿堂的服务。
根据《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 2020》,2018 至 2019 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达 2.24
亿人次,规模产值达 8000 亿元,以冰雪休闲旅游为核心的大众冰雪市场正在形成。中国
冰雪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摘编自 2021 年 10 月 26 日 新华社)
高二语文(部编卷) 第 4 页 共 12 页
1.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图一可知,2018 年中国在速度滑冰男子项目与单板滑雪项目首获冬奥奖牌,实现
了从“0”到“1”的突破。
B.据图一可知,中国自 1980 年到 2018 年参加的冬奥会小项增长数量远不如 2018 年到
2022 年的增长数量。
C.据图二可知,2022 年冬奥会,国家级男裁判在跳台的北欧两项的人数最多,国家级
女裁判在单板及自由式障碍项目的人数最少。
D.据图三可知,喜爱冰雪运动的群众正由北向南扩散,自 2018 年至 2020 年,图表中所
示的南方省的滑雪人数逐年递增。
2.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运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阐明了冰雪运动在中国逐渐打破“次元壁”,
走上了“出圈”之路。
B.中国冰雪产业蓬勃发展,相关企业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国产脱挂式架空索道的发展
势头迅猛,从 2015 年仅有个位数增长到 2020 年的 26 条。
C.沙拉夫在接受中方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中国能借助此次体育盛会加强同世界的“软
联通”,他还倡议所有举办过奥运会城市的市长发出一个共同倡议,以加强团结共同
应对全球性挑战。
D.因为崇礼每年以“10万亩+”的速度造林植绿,全区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底的52%提高到
67%,奥运核心区林木绿化率达80%,所以崇礼区成为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赛场。
3.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同东南亚、南亚国家政党举行“云上看中共”活动。来自东南亚
的近 30 个政党、南亚的 10个国家和政治组织的青年政治家和媒体智库、院校等代表
100 多人参加。
B.材料二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类比论证的论证方法,点出中国对世界的积极作用。
C.延庆赛区从摸底、评估、实践都在践行着“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总体规划设计理念。
D.冬奥工程给未来工程建设带来重大启示是不仅注重绿色环保和科技创新,而且更要注
重产业协同和共享发展。
4.请结合材料一阐释“打破‘次元壁’”的具体含义。(4分)
5.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从什么角度报道的?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6分)
高二语文(部编卷) 第 5 页 共 12 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题。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鲍鹏山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阴道上,目
不暇接”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
祉吗 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
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 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
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
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同时,
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
弥高,钻之弥坚。
“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①的哲人身上啊!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在其位,谋其政。”“君
子之仕,行其义也。”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杠杆天下,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 庄
子的机会来了,但庄子的心已冷了。这是一个有趣的情景:一边是濮水边心如澄澈秋水、
身如不系之舟的庄周先生,一边是身负楚王使命,恭敬不怠、颠沛以之的两大夫。两边谁
更能享受生命的真乐趣 这可能是一个永远聚讼不已,不能有统一志趣的话题。对幸福的
理解太多样了。我的看法是,庄周们一定能掂出各级官僚们“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
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庄周们的“闲.福.”对真正人生的意义。这有关对“自由”的价值评价。
这也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情景——它使我们一下子就想到了距庄子约七百多年前渭水边上
发生的一幕:八十多岁的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用意却在钓文王,他成功了。而比姜太公年
轻得多的庄子(他死时也大约只有六十来岁),此时是真心真意地在钓鱼。且可能毫无诗
意——他可能真的需要一条鱼来充实他的辘辘饥肠。庄子此时面临着双重诱惑:他的前面
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从容不迫的游鱼,他的背后则是楚国的相位——楚威王要把境
内的国事交给他了。大概楚威王也知道庄子的脾气,所以用了一个“累”字,只是庄子要
不要这种“累” 多少人在这种累赘中体味到权力给人的充实感及成就感 这是生命中不能
承受之“重”。
“庄子持竿不顾。”
好一个“不顾”!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无暇回头看身后的权势。他那么不经意地
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如果他学许由,他该
跳进濮水洗洗他干皱的耳朵了。大约怕惊走了在鱼钩边游荡试探的鱼,他没有这么做。从
而也没有让这两位风尘仆仆的大夫太难堪。他只问了两位衣着锦绣的大夫一个似乎毫不相
关的问题: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
高二语文(部编卷) 第 6 页 共 12 页
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
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二位大夫此时倒很有一点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
在泥水中活着。”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你们走吧!我也是这样选择的。这则记载在《秋水》篇中的故事,不知会让多少人暗
自惭愧汗颜。这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
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悬的,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芸芸众
生,但我仍很高兴能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
是的,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
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 就是因为有了这样
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
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多
情而最虚弱!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
灵……
胡文英这样说庄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
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
看穿。
这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困境”。此时的庄子,徘徊两间,在内心的矛盾中作困兽之
斗。他自己管不住自己,自己被自己纠缠而无计脱身,自己对自己的无所适从无可奈何。
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
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于是,随着诸侯们的剑锋
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因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极
致。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
辞来与之周旋。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
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谁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而谁更能破罐子破摔。谁更无正
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只是,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 对这种充
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注释:①槁项,亦作“稿项”,羸瘦貌。
6.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庄子“吾将曳尾于涂中”和《五石之瓠》中“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都表达
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B.“威福”是指在累赘中体味到的权利给人的充实感和成就感,“闲福”则指自由自在、
从容不迫享受生命真乐趣的幸福感。
C.“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是说庄子拒绝权
高二语文(部编卷) 第 7 页 共 12 页
势媒聘,坚决不合作,因而生活困顿,隔绝人世,只好与月亮为伴。
D.“无端崖之辞”出自《庄子·天下》,意思是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言辞,它与“谬
悠之说”、“荒唐之言”都指《庄子》中违背常情的怪诞之语。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擅长讲故事,借“许由洗耳”的典故,意在表达庄子的高洁与自爱;拿“姜太公
钓鱼”类比“庄子钓于濮水”则意在突出庄子的毫无诗意。
B.文中使用第三人称写作,但我们感受到的不是客观冷静,而是以饱含深情的笔触表达
出的对庄子崇高的敬意。
C.文中结尾处作者连用两处反问,表达出对庄子陷于自身的“哲学困境”而无计脱身的
深切同情,感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D.文章借胡文英对庄子的评价,强调了庄子哲学的表里不一,表现出庄子的矛盾挣扎,
揭示了庄子“悲天悯人”的情怀。
8.鲍鹏山谈到庄子时说“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结合作品谈谈你
对这句话中“满纸荒唐言”和“一把辛酸泪”的理解。(4分)
9.生于乱世,庄周们选择“曳尾于涂中”,孔子们选择“仁以为己任”,你更赞同谁的选择?
请结合作品和所学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
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闾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
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
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
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
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
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
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
高二语文(部编卷) 第 8 页 共 12 页
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
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
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
于是阖闾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
焉。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论曰:河北视天下,犹珠玑也,天下视河北,犹四支也。珠玑苟无,岂不活身,四支
苟去,吾不知其为人。何以言之?夫河北者,俗俭风浑,淫巧不生,朴毅坚强,果於战耕。
名城坚垒,高山大河,盘互交锁。加以土息健马,便於驰敌,是以出则胜,处则饶,不窥
天下之产,自可封殖,亦犹大农之家,不待珠玑然后以为富也。天下无河北则不可,河北
既虏,则精甲锐卒利刀良弓健马无有也。卒然夷狄惊四边,摩封疆,出表里,吾何以御之?
(节选自杜牧《战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
B.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
C.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
D.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戟,古代兵器,也有仪仗的功能。鈇钺,指斫刀和大斧,腰斩、砍头的刑具,帝王赐
予的专征专杀之权。
B.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引申为礼法、法度、标准、制度。
C.寡人,古代君主的谦称,类似的还有“孤家”或“孤”“朕”等等。
D.绳墨,木工打直线的工具(《劝学》“木直中绳”),此处比喻规矩或法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子练兵循序渐进:先普及常识,对前后左右等基本概念达成共识。
B.孙子练兵不厌其烦:一遍不行两遍,再三告诫,反复申明。
C.孙子求仕不择手段:为了赢得吴王阖闾青睐,不惜杀掉吴王爱妃。
D.杜牧论兵善用比喻:以珠玑、四支作比,形象地论述了天下形势。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4分)
(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4分)
高二语文(部编卷) 第 9 页 共 12 页
14.请结合上述两则文段,分别简要概括孙子、杜牧战胜敌人(赢得优势)的法宝。(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江 上
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万顷”写江水浩渺无边,江面上秋气弥漫,竟也使人觉得秋色同江水一样的浩
瀚无际。
B.第二句“镜天飞雪”写出了大雪后的江面如同镜子一样澄洁明净,“双鸥”反衬出诗
人的孤寂。
C.第三、四句透露出作者要登舟出发的信息,诗人抚弄着柳枝,似要把心中的话语告诉
给身旁无知的柳树。
D.全诗由江上景写到心中情,虽然传递了诗人的一缕轻愁,但景象开阔,格调明快,并
不陷于颓丧,表现出诗人阔大开朗的精神气质。
16.诗歌的第四句可谓神来之笔,出人意表,请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分,共 6分)
(1)唐朝诗人沈如筠《闺怨》中的“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和张若虚《春江花月
夜》中的“ , ”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2)李白在《将进酒》中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极言人生短暂、韶华易逝的句子是
“ , ”。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 , ”。
高二语文(部编卷) 第 10 页 共 12 页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1938 年抗战期间,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武汉街头拍下一张照片——民众纷纷
举起旗帜,其中一面醒目地写着:“不死!”
2020 年,疫情暴发之时,寒风凛冽,江城封闭。但从千千万万的窗户,传来 的
呼喊:“武汉加油!”
不管是抗击外敌,还是抗击疫病,不同历史时空的“武汉保卫战”,都挺立着中华民
族不屈的脊梁,传承着 的精神力量。美国作家赛珍珠曾感慨:“没有任何事任何人
可以摧毁中国人,他们是善于从苦难中生存的坚韧之人。”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
东西都能解决。”这股劲,就是中国人的精气神,就是永恒不灭的民族魂。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无数
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从八方驰援的
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从方舱医院里“读书哥”
的淡定中,人们看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豁达……
抗疫时期的一幕幕感人场景, 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 着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此起彼伏 生生不息 积淀 诠释 B.振聋发聩 绵延不绝 沉淀 解释
C.此起彼伏 绵延不绝 沉淀 解释 D.振聋发聩 生生不息 积淀 诠释
1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第一段“拍下一张照片——”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我终于考上大学啦!我终于考上啦——!”金石开简直兴奋得快要晕过去了。
B.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赢——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C.据说这是稀世之宝——一种难得的良药。
D.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
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20.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高二语文(部编卷) 第 11 页 共 12 页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小题,9分)
请根据题目要求,完成 21~22 题。
21.下列各句中,内部逻辑关系成立的一项是(3分)
A.李明真是个没有礼貌的人,我在他身后拼命挥手,他都没理我。
B.不浅之谓深,不白之谓黑
C.睡眠三忌:一忌睡前恼怒,二忌睡前饱食,三忌卧处当风。
D.他出生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注定此生不凡。
22.参照示例中的反驳方式,分别对问题语段(一)(二)中的逻辑错误从正反两方面作出
恰当的反驳。(6分)
示例:
问题语段:杀死尤葫芦的罪犯有十五贯钱,熊友兰有十五贯钱,所以他是杀死尤葫芦的
罪犯。
反驳:①有十五贯钱的人有很多,不能确定熊友兰就是杀人罪犯。
②你也有十五贯钱,难道你也是杀害尤葫芦的罪犯?
问题语段:(一)这个小区的植被覆盖率很高,可以肯定,这个小区一定是高档小区。
(二)小赵打篮球受伤了,想不到小赵的体质这么差,他的体育课成绩肯定
也好不到哪里去。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连续 84天没有捕到鱼,第 85 天孤舟深入远离海岸
的无人海域,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猎获了梦寐以求的目标——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
返程中成批的鲨鱼轮番来袭,虽然老人每次都进行了顽强的对抗,但大马林鱼还是只剩了
那副“从鼻子到尾巴足有十八英尺长“的骨架。然而,此时的老人却感到非常轻松、轻快,
并大声说“没有什么把我打垮”。
圣地亚哥的出海经历与感受,引发了你哪些感悟或思考?请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
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高二语文(部编卷) 第 12 页 共 12 页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3分)D(D项无中生有,只有四川省增加,浙江省有下降。)
2.(3分)A(B项移花接木,原文是“我国冰雪产业规模扩大、覆盖范围也变广,国产品牌逐渐“崭露头角”。比如国产脱挂式架空索道的发展势头迅猛”;C项张冠李戴,“所有举办过奥运会城市的市长发出一个共同倡议,以加强团结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是拉古姆季亚倡议的;D项因果倒置,原文是“作为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赛场,崇礼每年以‘10万亩+’的速度造林植绿。‘全区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底的52%提高到67%,奥运核心区林木绿化率达80%。’”)
3.(3分)C(A项范围混淆,原文是“来自东南亚、南亚10个国家近3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青年政治家和媒体智库、院校等代表100多人参加”;B项于文无据,类比论证没有体现;D项逻辑有误,原文是“北京冬奥会的工程建设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和科技创新,更加注重产业协同和共享发展”,为并列关系,选项是递进关系。)
4.(4分)(1)从参赛项目和裁判员来看,由原来许多项目的空白到力争实现2022冬奥会的全面参赛,由裁判席上“中国身影”的缺失到2022年冬奥会将有四名中国冰壶裁判首次执裁。
(2)从冰雪运动的参与度和冰雪产业的发展来看,冰雪项目从小众走向大众,相关企业数量上升。
(3)从冰雪运动的地域和时间来看,冰雪运动已自北向南延伸扩散,从冬季走向四季。
(答对一条得1分,答对两条得3分,答对三条得4分。)
5.(6分)(1)材料一是从国内发展角度展开的,结合图表介绍了中国冰雪运动逐渐打破壁垒的具体内容;
(2)材料二是从国际影响的角度展开的,报道了中国冬奥会引起的多国热议及影响;
(3)材料三是从设计理念的角度展开的,传递了中国冬奥会“生态冬奥”和“全民共享”的理念。(每条2分)
6.(3分)C C选项“因而”前后的内容无法构成因果关系;“看守心灵月亮”是庄子主动自觉的选择,而“只好”一词则透露出被迫与无奈之感。
7.(3分)B A选项“姜太公钓鱼”典故的运用是为了衬托庄子的毫无诗意,而非类比。C选项连续反问表达的是作者对庄子深深的敬意,而非同情。D选项“表里不一”含贬义,这里不能用来评价庄子。
8.(4分)①“满纸荒唐言”是指《庄子》一书的表达特色。他的笔锋荒唐到极致,他的态度偏激到极致。他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对抗诸侯的混乱争战和世界的黑暗,冷眼看待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②“一把辛酸泪”则指《庄子》一书的内容,他虽冷眼看世界,却又无法忘情,因而他在书中表达的是对人类的怜悯。他多情,温柔,宽仁;他脆弱敏感,易受伤害。他的书中充满了血泪。(每条2分)
9.(6分)观点一:我更赞成庄周们的选择。①庄周们在乱世中选择“曳尾于涂中”是选择了自由自在、从容不迫、享受生命真乐趣的“闲福”,这种幸福对于人生的意义远大于世俗权利带来的“威福”。②这种选择展示了超凡脱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让人们有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是一种坚守心灵、不屈从权势的独立文化精神。③孔子们选择的“仁以为己任”,是把施行仁义当作自己的责任,事实证明,乱世之中这种理想很难真正实现,而他们也可能在施行理想的过程中屈从于权势,成为权势的附庸。因此,我更赞成庄周们的选择。(每条2分)
观点二:我更赞成孔子们的选择。①孔子们在乱世中选择“仁以为己任”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是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是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牺牲精神。②正是这种家国情怀、责任意识与牺牲精神,为乱世之中处于黑暗中的人们指明了方向,带来了希望,鼓舞了仁人志士。促使他们为改变黑暗现状而奋进。③庄周们选择“曳尾于涂中”,更多的是关注个人的幸福与自由,在黑暗与动荡面前选择逃避,这是一种自私的选择,是懦夫行为。如果人人如此,那么乱世的终结、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都将无从谈起。因此,我更赞成孔子们的选择。(每条2分)
10.(3分)B
11.(3分)C(朕不是谦称,是秦始皇开始专用于皇帝的自我称谓)
12.(3分)C(杀掉吴王爱妃的目的是严明法纪)
13.(8分)(1)(张仪)到了楚国,他又用丰厚的礼品贿赂当权的大臣靳尚,让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编造了一套谎话。(重点:“如”、“厚币”、“用事”、状语后置句 )
(2)怜悯伤痛的心,是仁的发端;羞耻憎恶的心,是义的发端;谦辞礼让的心,是礼的发端,辨别是非善恶的心,是智的发端。(重点:“恻隐”、“端”、“辞让”、句子通顺)
14.(3分)①孙子认为要严明军纪、令行禁止;②杜牧认为要重点巩固、防护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或杜牧认为得河北者得天下)(一条1分,两条3分)
15.(3分)B(“飞雪”是借喻白鸥,白鸥飞舞,忽高忽低,如同飞扬的雪花。“镜天”是说晴空无云,澄洁明净,犹如一面平展的镜子)
16.(6分)第四句祈请高仅数尺的小柳帮助自己:我要等待你枝条成荫时,系住我垂钓的扁舟,使我从此可以不别故乡,不别亲人。(2分)千百年来,在诗人们的笔下,或折柳相赠,或咏柳赋别,柳总是与“别”有关。而诗人在这里却不落窠臼,另翻新意,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柳与 “不别”搭在一起。(2分)含蓄地道出了羁旅愁情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2分)
17.(6分)(1)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3)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18.(3分)A
19.(3分)C A项,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B项,破折号的作用是总结上文。D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表语意的转折。
20.(5分)构成特点:本体是灾难,喻体是镜子;(1分)
表达效果:把灾难比喻成镜子,灾难面前,人们会暴露自己的品性,一个民族也是如此。(2分)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中华民族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坚毅勇敢、团结互助等优秀品质。(2分)
21.(3分)C A项,自相矛盾;B项,以偏概全;D项,强加因果
22.(6分)反驳:①评价小区等级有很多要素,植被覆盖率高并不能说明小区一定是高档小区。②公园里的植被覆盖率更高,你能说公园是一个高档小区吗?
反驳:①小赵打篮球受伤的原因很多,不能因此就说明他体质差,体育课成绩不好。
②你踢球受伤了,能说你体质差,体育成绩不好吗?(每条1.5分)
23.(60分)评分标准参考2021年高考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孙子字武,齐国人。他以所著兵法求见于吴王阖闾。阖闾说:“您的十三篇,我已全部拜读,可以试着为我操演一番吗?”孙子说“可以。”阖闾问:“可用妇女来操演吗?”孙子说:“可以。”于是答应孙子,选出宫中美女,共计一百八十人。孙子把她们分为两队,派王的宠姬二人担任两队的队长,让她们全部持戟。孙子命令她们说:“你们知道你们的心口、左手、右手和背的方向吗?”妇女们说:“知道。”孙子说:“前方是按心口所向,左方是按左手所向,右方是按右手所向,后方是按背所向。”妇女们说:“是。”孙子把规定宣布清楚,便陈设斧钺,当场重复了多遍。然后用鼓声指挥她们向右,妇女们大笑。孙子说:“规定不明,申说不够,这是将领的过错。”又重复了多遍,用鼓声指挥她们向左,妇女们又大笑。孙子说:“规定不明,申说不够,是将领的过错;已经讲清而仍不按规定来动作,就是队长的过错了。”说着就要将左右两队的队长斩首。吴王从台上观看,见爱姬将要被斩,大惊失色,急忙派使者下令说:“寡人已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但寡人如若没有这两个爱姬,吃饭也不香甜,请不要斩首。”孙子说:“臣下已经接受任命担任将军,将军在军队中,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于是将队长二人斩首示众。任用地位在她们之下的人作为队长,再次用鼓声指挥她们操练。妇女们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跪下起立,全都合乎要求,没有一个人敢出声。然后孙子派使者回报吴王说:“士兵已经阵容整齐,大王可下台观看,任凭大王想让她们干什么,哪怕是赴汤蹈火也可以。”吴王说:“将军请回客舍休息,寡人不愿下台观看。”孙子说:“大王只不过喜欢我书上的话,并不能把它运用到实际中。”从此阖闾才知道孙子善于用兵,终于任他为将。吴国西面击破强楚,攻入郢,北威齐、晋,扬名于诸侯,孙子在其中出了不少力。
我认为:黄河以北看待天下,(黄河以北以南的地区)就像珠玑;天下看待黄河以北,(黄河以北)就像人的四肢。珠玑如果没有,难道不能活下去吗?(当然可以)但是人的四肢如果没有了,我不知道他怎么活。为什么这么说呢?黄河以北,风俗少民风淳朴,没有奇技淫巧,人民都朴实刚毅,擅长打仗和耕种。有名的城池坚固的营垒,高山大河交错又互相连接。加上黄河以北土地盛产骏马,方便于驰骋杀敌,所以(黄河以北的)人向南攻打就肯定胜利,固守就会富饶,不用觊觎天下的丰富的物产,自己就能够自给自足,还能繁衍后代,这也像大户农家,不用霸占珠玑就能富饶。天下没有黄河以北却不行,黄河以北如果被侵占,那么精良的武器装备宝马良弓就不会再有了。如果这时候外族突然入侵,攻打我边境,我将凭什么抵御外敌呢?
答案第3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