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2章复习课件7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2章复习课件7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24 15:2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8张PPT)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章末复习
第一节 认识地球
认识地球
认识地球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形状: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与地理意义
纬线和纬度
纬线、经线: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普通经纬网
大小: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经线和经度
经纬网
纬度、经度:起点、度数划分、半球
划分、区域划分
极地经纬网
知识拓展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首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其他证明地球球体的例子:①先看到返航帆船的桅杆②月食③登高望远④ 地球的卫星照片。
知识拓展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更早时期
懵懂未知
盖天说
天圆地方
浑天说
状如鸡蛋
麦哲伦航行
首次证明地球的形状
卫星图片
直观认识
知识拓展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天圆地方→球体→不规则球体(椭球体)。(如下图)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
(1)海边看帆船
(2)麦哲伦环球航行
(3)人造卫星
(4)月食
(2021·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知识拓展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大小:①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②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③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一个 、 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
知识拓展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
90oN
66.5oS
23.5oS
0o
66.5oN
23.5oN
90oS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北极
南极







知识拓展
2.纬线和纬度
纬线:
纬线
定义

点 线圈形状
线圈间的关系
长度
指示方向
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
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圆(除极点外)
所有纬线圈都相互平行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两极
收缩成一点;南、北纬度相同
的纬线长度相等
东西方向(横向)
知识拓展
2.纬线和纬度
纬度:
纬度
标注原因
标注起点
度数划分
半球划分
区域划分
北半球
南半球
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
赤道(0°纬线)
向南、北各分作90°
赤道为南、北半球分界线
0°~30°为低纬度地区,
30°~60°为中纬度地区,
60°~90°为高纬度地区
知识拓展
2.纬线和纬度
纬线:①形状是圆圈;②长度: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③方向:东西;④纬线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平行;⑤条数是 无数条。
最长的纬线是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纬度:①赤道的纬度是0°;②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知识拓展
2.纬线和纬度
①南纬和北纬各有90度;②从赤道向南北两极纬度逐渐增大,度数往北越大为北纬N,度数往南越大为南纬S。③北极写作90°N,南极写作90°S。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①0°-30°为低纬度;②30°-60°为中纬度;③60°-90°为高纬度。
纬线的长度与纬度大小的关系:纬度越小,纬线越长。
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由大到小再到大,纬线长度变化由小到大再到小。
知识拓展
3.经线和经度
经线:
经线
定义

点 线圈形状
线圈间的关系
长度
指示方向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和
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半圆
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极点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南北方向(纵向)
知识拓展
3.经线和经度
经度:
纬度
标注原因
标注起点
度数划分
半球划分
区域划分
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
向东、西各分作180°
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以0°和180°经线圈分为东经、
西经范围
知识拓展
3.经线和经度
经线①形状是半圆;②长度都相等;③方向南北;④位置关系都交于南北向极点;⑤数量无数条。
经度:①地球上的零度经线(0 °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该线通过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② 0 °经线以东的为东经,用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W表示。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有180度。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方向,经度数值逐渐增大(变化),度数往东越大为东经,度数往西越大为西经。
知识拓展
3.经线和经度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W和160 °E组成的经线圈。
经线圈:两条经线经度之和为180 °;一条是东经E,一条是西经W。
回原点问题:沿经线行走,不改变方向不能回到原点。沿着纬线,不改变方向能回到原点。
在北极点,四周是南,窗户朝南,跨越了所有经线
知识拓展
4.重要分界线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以西经20°W为界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或0 °经线)。
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或0°纬线)。南纬和南纬的分界线是赤道(或0°纬线)。
西半球
西半球
20°W
160°E
0o
60o
60o
120o
120o
180o
180o
知识拓展
4.重要分界线
0°经线和0°纬线的长度关系0°经线约是0°纬线长度的一半。
书写经纬度时0°和180°不带符号。
东侧东半球,西侧西半球,北为北半球,南为南半球,其经纬度为(20°W,0°)。
知识拓展
5.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含义
方向
周期




昼夜更替
时间差异
地球绕着 不停地旋转,叫作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
空看是顺时针方向,即“北逆南顺”)
一天(约24小时)
(1)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
的地方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东边时刻较
_____,西边时刻较_____,从而出现了时间的差异;
(2)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地轴
自西向东


知识拓展
5.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包括两种形式:自转和公转。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转,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转。
自转:①方向自西向东;②周期一天;③产生的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更替,时差。
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公转:①方向自西向东;②周期一年;③产生的现象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极昼极夜。
知识拓展
5.地球的运动
当北京处在白天时,纽约正处于黑夜。这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坐地日行八万里是坐在赤道上。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某人要建一个四面朝北的房子,应该建在南极点。
某人从赤道出发,依次向北、向东、向南,最后向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位于出发点以东。这是由于纬线长短不一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北京迎来日出,新疆繁星满天是因为地球的自转。
知识拓展
6.经纬网
经纬网:
经纬网的应用:
各种经纬网示意图
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①定位 :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经纬度位置都可以用该点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来表示。
②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球面经纬网
网格经纬网
极地经纬网
知识拓展
6.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1)普通经纬网:按经纬度分布规律判断,如图所示:
纬度值向北增大为北纬,纬度值向南增大为南纬。即北增北纬,南增南纬。
经度值向东增大为东经,经度值向西增大为西经。即东增东经,西增西经。
知识拓展
6.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2)极地经纬网(如下图)
①以北极为中心,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以0°经线为界,逆着地球自转方向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以北极为中心,纬度就是北纬。(如图甲)
②以南极为中心,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以0°经线为界,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以南极为中心,纬度就是南纬。(如图乙)
知识拓展
6.经纬网
书写经纬度的步骤:①画箭头②标符号③外扩内逗写经纬度。
判断方向:同纬线正东正西,同经线正南正北。不同经纬线找中心定方向(在中心点找准经纬线,画十字箭头,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半球的判断:南北半球判断找赤道,看符号。东西半球判断写界线,判内外。
知识拓展
6.经纬网
回原点问题:沿经线行走,不改变方向不能回到原点。 沿着纬线,不改变方向能回到原点
面积与长度比较:纬度越小(距赤道越近)面积越大或长度越长。
从北极到南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由大变小再变大,纬线的变化规律是由小变大再变小。
典型分析
下图是经纬网图,据此完成1—3题。
(2021四川凉山中考 2)对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点
经纬度的判读,正确的是( )
A.①(60°E,60°N) B.②(40°E,20°N)
C.③(20°E,0°) D.④(40°W,40°S)
2. (2021四川凉山中考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点中位于西半球、北半球和温带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 (2021四川凉山中考 4) ②点位于③点的( )方向
A.西北 B.东南 C.东北 D.西南
C
A
A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世界的海陆分布
世界的海陆分布
海陆分布
四大洋
七大洲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名称、分布
特点
名称
分布
无论哪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轮廓特征
洲界
⑴海陆比例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⑵从海陆分布看,南极以陆地为主,北极以海洋为主。
⑶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半球)但无论哪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⑷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最小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⑸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林兰岛,属于北美洲。
知识拓展
1.海陆分布
⑴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⑵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南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其中穿过大陆的有南美大陆、非洲大陆,穿过岛屿的有亚洲、大洋洲。
⑶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全部位于南半球的的大洲是南美洲。
⑷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欧洲、北美洲。
⑸主要在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西半球大洲南、北洲。
知识拓展
2.七大洲
知识拓展
2.七大洲
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知识拓展
2.七大洲
面积最大的大洲
跨纬度
最多的大洲
纬度最高的大洲
跨经度
最多的大洲
海拔最高的大洲
海拔最低的大洲
知识拓展
2.七大洲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白令海峡
巴拿马运河
苏伊士运河






德雷克海峡
1
2
3
4
5
6
⑴亚洲与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土耳其海峡、大高加索山脉, 土耳其海峡沟通了黑海和地中海。
⑵亚洲与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印度洋)和地中海(大西洋)。
⑶北美洲与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⑷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
知识拓展
2.七大洲
知识拓展
3.四大洋
⑴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⑵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小、最浅、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北冰洋。
⑶面积第二大、呈“S”形的大洋是大西洋。世界第三大洋,大部分在南半球是印度洋。
⑷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北冰洋。
1
太 平 洋
2
大 西 洋
3
印度洋
4
北冰洋
知识拓展
3.四大洋
⑴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⑵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小、最浅、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北冰洋。
⑶面积第二大、呈“S”形的大洋是大西洋。世界第三大洋,大部分在南半球是印度洋。
⑷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北冰洋。
1
太 平 洋
2
大 西 洋
3
印度洋
4
北冰洋
知识拓展
4.四大洋和七大洲
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
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
南极洲
北冰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欧洲、亚洲、北美洲)
知识拓展
4.四大洋和七大洲
亚 洲
非 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西




印度洋
北冰洋
欧洲
4
A
A
B
C
D
5
2
1
3
6
7
典型分析
苏伊士运河是世界航运最繁忙的航线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100多年前,马克思就称其为“东方伟大的航道”。下图示意世界海运部分航线。据此完成1—3题。
(2021山西晋中中考 3)苏伊士运河是两大洲分界线。两大洲是( )
欧洲、非洲 B. 亚洲、非洲 C. 欧洲、亚洲 D. 亚洲、北美洲
2. (2021山西晋中中考 4)苏伊士运河联结的两大洋是( )。
大西洋、北冰洋 B. 北冰洋、太平洋
C. 太平洋、印度洋 D. 印度洋、大西洋
3. (2021山西晋中中考 5)苏伊士运河开通前,
从亚洲到欧洲的最短航线需绕行( )
德雷克海峡 B. 白令海峡
C. 巴拿马运河 D. 非洲好望角
B
D
D
典型分析
戴马克松地图是第一张世界视像图,该图在一个平面上向人类展示了无明显变形的各个大陆。读图回答4—5题。
4.(2021四川广安中考 4)下列关于海陆分布 叙述,正确的是( )
陆地面积北半球小于南半球
B.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 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D. 全球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
5. (2021四川广安中考 5)图中甲乙丙丁四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D
A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世界的地形
世界的地形
陆地地形
等高线与地形图
海底地形
海拔与相对高度
分层设色地形图
等高线与等深线
常见陆地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
盆地
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
地形图的判读
⑴陆地地形是指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
⑵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
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
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称为相对高度。
知识拓展
1.陆地地形
知识拓展
1.陆地地形
地形类型 主要特征 共同点
海拔高低 地面起伏
平原 <200米 平坦广阔 地面起伏小
高原 >500米 起伏不大,边缘陡峻
山地 >500米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地面崎岖
不平
丘陵 200-500米 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知识拓展
1.陆地地形
平原
地表起伏小,海拔低,一般在200m以下
高原
地表起伏小,海拔高,一般在500m
以上,边缘陡峭,内部较为平坦
山地
地表崎岖不平,海拔高,一般在500m以上,坡度较陡,起伏大
丘陵
地表崎岖不平,海拔低,一般在500m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m
盆地
四周多高山或高原环绕,中部地势低平,中部低,四周高
知识拓展
1.陆地地形
安第斯山脉
1.科迪勒拉山系
落基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2.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阿尔卑斯山脉
阿特拉斯山脉
世界两大山脉带
知识拓展
1.陆地地形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之最
⑨山脉
②山脉
⑥高原
盆地
③山脉
①山系
⑤高原
④平原
⑦山脉
写出地形区①- 名称
⑩山脉
⑧山峰
沙漠
河流
裂谷
1.科迪勒拉山系
2.落基山脉
3.安第斯山脉
4.亚马孙平原
5.巴西高原
6.青藏高原
7.喜马拉雅山脉
8.珠穆朗玛峰
9.阿尔卑斯山脉
11.刚果盆地
12.撒哈拉沙漠
13.尼罗河
14.东非大裂谷
10.阿特拉斯山脉
世界主要地形区
知识拓展
2.海底地形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大洋底部的深邃洼地,面积最大
油气资源丰富,人类活动频繁
知识拓展
2.海底地形
大陆架
海沟
洋盆
大陆坡
大洋中脊
A
B
C
D
E
⑴写出①-⑤的名称①大陆架、②大陆坡、③海沟、④洋盆、⑤大洋中脊。
⑵坡度和缓,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方大陆架。
⑶新海底诞生,火山活动最强烈的地方是大洋中脊。
知识拓展
2.海底地形
海面





⑷海底地形中,坡度最陡,水深急剧增加的地方是大陆坡②。
⑸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是海沟③。
⑹海洋底部面积最大的地方是洋盆④。
⑺世界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
知识拓展
2.海底地形
海面





平原一般用 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
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 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
海洋、湖泊一般用 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
积雪、冰川一般用 色表示。
绿
绿






知识拓展
3.等高线与地形图
⑴闭合曲线(除断崖外,等高线不相交 、不重合)
⑵同线等高(同条等高线上海拔相同)
⑶等高距相等(相邻等高线的差相同)
⑷稀疏问题(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
知识拓展
3.等高线与地形图
700米
600米
500米
海拔高度
400米
300米
200米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等高线基本性质:(高指的是海拔)
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知识拓展
3.等高线与地形图
山顶
鞍部
山谷
山脊
中间高,四周低
知识拓展
3.等高线与地形图
山顶
鞍部
山谷
山脊
等高线向低凸
知识拓展
3.等高线与地形图
山顶
鞍部
山谷
山脊
等高线向高凸
知识拓展
3.等高线与地形图
山顶
鞍部
山谷
山脊
鞍部
两山顶之间的平缓部位
400
1000
600
800
鞍部
知识拓展
3.等高线与地形图
山谷
山脊
陡崖
山顶
鞍部
A
B
C
D
E
等高线重合处
可能形成瀑布,
适合攀岩
知识拓展
3.等高线与地形图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数值中间大,四周小
等高线向数值小的地方凸
等高线向数值大的地方凸
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山体不同部位: 、 、 、 、 。
山顶
鞍部
山脊
山谷
陡崖
山顶
鞍部
山谷
陡崖
山脊
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
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
山地地形部位尽在你“掌握”
⑴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中部高,四周低是山顶。
⑵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容易形成分水岭是山脊。
⑶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处是是山谷。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
⑷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形似马鞍是是鞍部。
⑸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陡崖,容易形成瀑布,适合攀岩等体育活动。
知识拓展
3.等高线与地形图
⑴地形类型判断:①内高外低的为山地或丘陵;若海拔500米以上,一般为山地;若相对高度较小,则为丘陵。②凡外高内低的为盆地。
⑵如何区分山谷和山脊?高凸为谷,低凸为脊。(高尚的行为要鼓励)
⑶容易形成河流的部位?山谷,河流的流向判断由高海拔流向低海拔。
⑷适合漂流的部位?等高线较密集的山谷地带。
⑸适合攀岩或者瀑布形成的部位?陡崖。
知识拓展
3.等高线与地形图
⑹修索道一般选择的部位?山谷。
⑺适合修建水库大坝的部位,盆地出口处,原因是工程量小,储水量大。
⑻登山路线应选择哪里?等高线稀疏处,原因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⑼修建公路应选择哪里?尽量与等高线平行,少穿越等高线。
⑽山顶高度的范围:等高线最大值知识拓展
3.等高线与地形图
典型分析
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度——8848.86米。读右图完成1—2题。
(2021山东枣庄中考 4)图中某营地由于地势低洼,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该营地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2021山东枣庄中考 5)图中乙营地与丙营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300米 B. 800米
C.1200千米 D. 1300千米
A
B
第四节 海陆变迁
世界的地形
海陆变迁
沧海桑田:海陆变迁
板块构造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
魏格纳
六大板块
板块运动与地形
证据
火山、地震带
板块挤压:高山、岛屿或海沟
板块张裂:裂谷和海洋
三叶虫化石
笔石化石
鹦鹉螺化石
苔藓虫化石
菊石化石
⑴在喜马拉雅山区发
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
物化石:海洋变陆地;
⑵在台湾海峡海底发
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陆地变海洋;
知识拓展
1.“沧海桑田”
⑶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陆地变海洋;
⑷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海洋变陆地。
知识拓展
1.“沧海桑田”
大陆漂移假说是由魏格纳提出的,他发现,南美洲
东岸的凸出部分,恰好与大西洋彼岸的非洲西岸凹入部分遥相对应。
知识拓展
2.“大陆漂移假说”
证据1—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证据2—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
证据3——生物演化的相似性
知识拓展
3.板块构造学说:全球有六大板块
欧亚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澳大利亚大陆
印度半岛
阿拉伯半岛
⑴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⑵当两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使地表隆起抬升,形成山脉;当两大板块发生张裂拉伸时,使地表发生断裂,形成海洋或裂谷。
知识拓展
3.板块构造学说
碰撞挤压
形成山脉、海沟、弧形群岛
张裂运动
形成裂谷、海洋
⑴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和汶川地震: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⑵地中海变小: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
⑶红海变大: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
⑷分析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知识拓展
3.板块构造学说
⑸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二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知识拓展
3.板块构造学说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⑸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二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⑹日本、台湾多地震: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⑺印度尼西亚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知识拓展
3.板块构造学说
典型分析
2021年3月5日,新西兰北岛以北海域连续发生3次7级以上地震。下图示意“新西兰位置”。据此完成1—3题。
(2021山西太原中考 4)新西兰所在的大洲是( )
A. 北美洲 B. 亚洲 C. 大洋洲 D. 欧洲
2. (2021山西太原中考 5)新西兰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震频发,这两大板块是( )。
A. 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B.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C.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D.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3. (2021山西太原中考 6)新西兰周边海域发生地震
时,需警防( )。
A. 洪涝 B. 海啸 C. 旱灾 D. 火灾
C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