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考试结束前
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份联考
地理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1年12月3日,作为“一带一路”、中老友谊标志性工程的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全长1000多公里,穿越众多山脉和水系,建有167座隧道,301座桥梁。完成1、2题。
1.中老铁路建设中面临的较大困难是
①沿线地势起伏大,桥隧比例高 ②地质不稳定,滑坡、泥石流多发
③气候高温少雨,施工过程易中暑 ④河流珍稀鱼多,生态环境脆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桥隧比例高对铁路运营的积极影响
①缩短线路距离 ②降低施工难度
③提高运行速度,提高运输效率 ④降低路线坡度,保证运营安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南美洲区域图,完成3、4题。
3.图中40°$以南山脉东、西两侧同海拔地区自然带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光照 D.岩性
4.图中洋流甲
A.使沿岸增温增湿 B.自南向北流
C.利于海洋渔场的形成 D.使该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北凸出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和岩层地质界线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示地区主要的构造地貌类型和成因分别是
A.背斜山地 B.向斜谷地 C.向斜山地 D.背斜谷地
6.下列关于图中四地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甲处垂直高差可能是770 B.乙丙之间相对高度为500
C.丙处可能发育成为河流 D.丁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汩罗江地处湘东北,长250千米,向西注入洞庭湖。汩罗江上中游及大部分支流穿行于山区,水位变化具有暴涨暴落的特点。该河流在雨季结束后,常出现夏旱、秋旱或夏秋连旱灾害天气。完成7、8题。
7.汩罗江流域干旱发生时,河流仍不会断流,此时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A.冰雪融水 B.雨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8.端午节前后,汩罗江的水位往往会暴涨,当地称之为“端午水”,影响汩罗江“端午水”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地形 D.海陆位置洋流
右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曲线图。完成9、10题。
9.关于北半球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②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③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④海洋热量的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有关海洋表层水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温高于寒流流经海区 ②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③各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速度基本一致 ④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图2为图1中甲地盐场景观图,有1300多年的手工晒盐历史。当地大部分盐田由多根木柱搭架,架上用泥土铺成平面夯实,四周筑以泥梗围栏。完成11、12题。
11.甲地采用木柱搭架方式晒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资源 C.气候 D.植被
12.形成甲地深切河谷主要内、外力作用是
①板块张裂 ②板块挤压 ③风力侵蚀 ④流水侵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波浪式“陀螺状”丹霞地貌广泛发育在我国黄土高原向沙漠高原的过渡地带,该地区春秋季多寒潮霜冻,夏秋多暴雨。地质学界认为该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早白垩世(距今约1.37亿年)的风成沙漠相砂岩,晚白垩世该地地壳运动活跃。完成13、14题。
13.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A.岩浆喷出-冷却凝固一风化侵蚀一风力堆积
B.风力堆积一固结成岩-地壳抬升一风化侵蚀
C.岩浆侵入一冷却凝固-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一固结成岩-风化作用一风力堆积
14.目前,下列地质作用中对该地区丹霞地貌改造最明显的是
A.流水溶蚀 B.地壳抬升 C.生物风化 D.冻融作用
冰川风是指在冰川谷地中,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它的形成主要由于冰雪面气温往往低于同高度谷地气温,近年来祁连山北侧冰川风变化显著,图为冰川风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下列变化能导致冰川风风速增大的是
A.山坡坡度增大 B.昼夜温差变小
C.植被覆盖率降低 D.地形起伏变小
16.下列关于祁连山冰川风说法正确的是
①冰川风延长谷风的时间,增强谷风的势力
②冰川风延长山风的时间,增强山风的势力
③全球变暖,祁连山冰川面积减少,冰川风减弱
④受冰川风下沉增温影响,谷底生长喜暖植物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2021年11月17日北京时间17时,中国乒乓球队队员们经过13小时的飞行,安全抵达休斯敦(30°N,95°W)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完成17、18题。
17.飞机到达时,休斯敦当地时间为
A.11月16日13:40 B.11月17日13:40
C.11月17日15:40 D.11月18日15:40
18.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将于北京时间11月24凌晨1点开始,此时全球日期为11月24日的约占全球面积的
A.1/2 B.5/24 C.19/24 D.17/24
右图是北半球某地夏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百帕)垂直分布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该天气系统过境A市,可能出现
A.阴雨绵绵 B.持续干旱 C.大雪纷飞 D.狂风暴雨
20.该天气系统经A市向北移动时,该市的风向
A.东北风转西南风 B.东南风转西南风
C.东北风转西北风 D.西北风转偏南风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撒哈拉沙漠南缘的11个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完成21、22题。
21.图示非洲的“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接带延伸,分别是
A.热带沙漠气候区与地中海气候区 B.热带沙漠气候区与热带雨林气候区
C.热带雨林气候区与热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沙漠气候区与热带草原气候区
22.下列关于A地常年高温多雨说法正确的是
①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 ②沿岸暖流增温增湿的作用显著
③西南暖湿气流影响,降水丰富 ④东南信风迎风坡水汽抬升致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砖红壤发育在热带雨林或季雨林环境下;燥红土发育在热带干热地区稀树草原环境下;赤红壤发育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黄壤发育于常绿阔叶林环境下,多云雾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如图为“海南岛土壤类型分布图”。完成23、24题。
23.图中黄壤的分布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24.燥红土分布在该岛西南部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沿海,地形平坦 B.蒸发旺盛,降水较少
C.终年高温,草原广布 D.流域较小,河流短小
山西陶寺古观象台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圆弧形排列。古人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日出方位,可确定节气,安排农耕。考古队在原址复制模型进行观测,从第7个狭缝看到日出为春分日,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从右向左)。右图为考古员从观测点拍摄的日出景观。完成25题。
25.图示此时日出位置最接近日期为
A.12月22日 B.2月1日 C.4月7日 D.11月23日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
26.读亚洲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示最可能是北半球__________(季节)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依据是__________。
(2)此时戊地的风向为__________,其风力比乙地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3)图中①天气系统影响盛行__________气流,丁地受__________(天气系统)影响,将出现_________等天气现象。
(4)图示季节,下列说法可信的是__________(2分)
A.浙江西湖荷花盛开 B.从大西洋驶入地中海的轮船逆风逆水
C.我国北方暴雨骤降 D.南极科考队正开展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厄瓜多尔地处南美洲西北部,2018年中厄两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等合作文件。目前,中厄在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图1是厄瓜多尔略图,图2图3是该国两城市的气候统计图。
(1)推测基多的气温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4分)
(2)描述瓜亚基尔的降水特征。(2分)
(3)简要说明厄瓜多尔的地形对该国东部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4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下图为意大利及科西嘉最大降水季节分布图,意大利境内大理石资源丰富。
(1)I、V两地最大降水季节不同,直接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1分)
(2)西西里岛地处__________板块和欧亚板块的__________边界,多火山活动。(2分)
(3)意大利境内河流主要补给类型有__________和冰川融水。(1分)
(4)从岩石成因看,大理石属于__________岩。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意大利境内大理石的形成过程。(5分)
(5)简述意大利当地植物的叶子特点并分析原因。(3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广义的黄土高原,西至乌鞘岭,东到太行山西麓,北抵阴山南到秦岭。黄土地貌以地面破碎、沟谷众多为主要特征,沟间地貌可分为塬、墚、峁。图1为黄土高原区域示意图,图2为黄土墚景观。
材料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当地人根据不同地貌特点,采用“保塬、护坡、固沟”的措施,其中打於地坝是长期固沟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从2001到2021,延安市森林覆盖率增长56%。图3为“保源、护坡、固沟”示意图,图4为於地坝示意图。
(1)黄土高原地处__________(气候类型),黄土高原上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其影响因素为__________。(2分)
(2)推测黄土墚的形成过程。(3分)
(3)“保塬、护坡、固沟”是治理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治理措施,说出在沟道中修建於地坝的作用。(4分)
(4)黄土高原“变绿”了,试从整体性的角度,分析黄土高原的变化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4分)
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份联考
地理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I(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C A A C A D A D C A D B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D C B D A
二、选择题II(每小题3分,共15分)
21 22 23 24 25
D A D B A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
26.(1)冬季(1分)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1分)
(2)东北风(1分)大(1分)戊地的等压线更密集,气压梯度力更大(1分)
(3)下沉(1分)冷锋(1分)大风、降温、阴雨天气(1分)(4)D(2分)
27.(1)终年温和(1分)年较差小,昼夜温差大(1分)纬度位置(1分)地形(1分)
(2)降水总量较丰富(900m),(1分)降水量年内变化大,年内旱季时间长,(有明显的旱雨季)(1分)
(3)受山地抬升影响,降水丰富(1分),径流量大(1分);地势落差(起伏)大,(1分)河流流速快(写含沙量大也可)。(1分)
28.(1)大气环流(1分)
(2)非洲板块(1分)消亡(1分)
(3)大气降水(1分)
(4)变质(1分)在地质历史上,该地是古地中海(曾经是海洋),(1分)有大量石灰岩形成(1分);后来由于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山地,同时由于岩浆活动剧烈(1分)石灰岩(与岩浆接触)变质(1分)。形成大理岩。
(5)叶子特点:叶片不大,叶子坚硬,(1分)叶面多有“蜡质层”(1分)。
原因: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植物叶子的这种特点可有效减少水分蒸腾(1分)。
29.(1)温带季风气候(1分)地形(1分)
(2)黄土塬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流水作用给1分)原有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1分)顶部面积减小,变成长条形的黄土墚。(1分)
(3)拦泥保土,减少入黄泥沙(1分);於地造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1分);防洪减灾,保护下游安全(1分);优化土地结构,促进退耕还林还草(1分)。
(4)使黄河下游沿岸土壤肥力下降;(1分)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减缓甚至海岸侵蚀后退;(1分)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1分)黄河下游河床淤积减轻,洪水灾害可能减轻。(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