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数据的分析讲学稿(缺最后一节内容)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章数据的分析讲学稿(缺最后一节内容)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10-27 21:1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20.1.1平均数
课型:新授 主备人:李文慧 审核:
时间:2012年5月8日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难点:对“权”的理解.
一.学前准备
1.在1,2,3,4,5,6,7,8,9,10中,这10个数的平均数是
2.在一次篮球比赛中,赛场上五名队员的身高分别是192,201,212,206,198(单位:cm).求这五名队员的平均身高.
二.探究活动
1.阅读教材P124,回答问题
(1)一般地,如果有n个数…,xn,那么叫做这n个数的 ,通常用表示,读作 .
(2)若n个数…,xn的权分别是,则叫做这n个数的 .
(3)加权平均数的“权”的意义是什么?
4.已知有8个数的平均数是11,还有12个数的平均数是12,那么根据加权平均数的概念,请你回答:
(1)数据11和12的权是多少?
(2)这20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2.操作探究
某校初二年级共有4个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参考人数和成绩如下:
班级
1班
2班
3班
4班
参考人数
40
42
45
32
平均成绩
80
81
82
79
求该校初二年级在这次数学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下述计算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79+80+81+82)=80.5
三.应用新知
例1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甲,乙两名应聘者在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应试者





85
83
78
75

73
80
85
82
(1)如果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3:3: 2:2 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2)如果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2:2: 3:3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例2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部门经理,现对甲.乙两名应聘者从笔试.面试.实习成绩三个方面表现进行评分,笔试占总成绩20%.面试占30%.实习成绩占50%,各项成绩如表所示:
应聘者
笔试
面试
实习

85
83
90

80
85
92
试判断谁会被公司录取,为什么?
四.课堂练习
1.数据6,5,0,5,4的平均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2.在数据1,2,2,3,4,2,3,3,6,4,1,2中,数据1的权是 ,2的权是 ,3的权是 ,4的权是 ,6的权是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3.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对甲.乙两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下:甲.面试86.笔试90.;乙面试92.笔试83.(百分制).
(1)如果公司认为面试和笔试成绩同等重要,从他们的成绩看,谁将被录取? (2)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的成绩应该比笔试的成绩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计算甲.乙两人各自的平均成绩,看看谁将被录取?
四.归纳小结
1.这堂课我的收获是
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是
五.课后练习
1.在一个样本中,2出现了x次,3出现了x次,4出现了x次,5出现了x次,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 .
2.某人打靶,有a次打中环,b次打中环,则这个人平均每次中
靶 环.
3.在一次英语口试中,已知50分1人.60分2人.70分5人.90分5人.100分1人,其余为84分.已知该班平均成绩为80分,问该班有多少人?
六.教(学)后记:
家长检查签字: 组长检查签字:
课题:20.1.2平均数
课型:新授 主备人:李文慧 审核:
时间:2012年5月8日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从一批灯泡中抽取1000个灯泡检测这批灯泡的使用寿命,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 ,样本容量是 .
2.在计算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时,如果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这里f1+f2+…+fk=n)那么着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为 ,也叫做x1,,x2,…,xk这k个数的 ,其中f1,f2,…,fk分别叫做x1,,x2,…,xk的 .
3.当考查对象很多,或考查本身带有破坏性时,统计中常常通
过 的方法来获得对整体的认识.例如,实际生活中经常用样本的平均数来估计总体的 .
三.探究活动
操作探究1:请同学读P128探究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统计表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2)这里的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样确定的?
(3)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指什么呢?
(4)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为均匀,比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探究操作2:
所用时间t(分钟)
人数
0<t≤10
4
<t≤
6
20<t≤20
14
30<t≤40
13
40<t≤50

50<t≤60
4
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右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
(1)请把表格填写完整
(2)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3)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
三.课堂练习
1.为了预防“甲流”,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有关部门加强了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在对某商店检查中抽检了5包口罩(每包10只),5包口罩中
合格口罩的只数分别为9,10,9,10,10,则估计该商店出售的这批口罩的合格率约为( )
A 95% B 96% C 97% D 98%
2.某校测量了八年级(2)班学生的身高
(精确到0.1cm),按10cm为一段进行分
组,得到如下频数直方图,从图中可
知:每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
这个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 cm
(精确到0.1cm)
3.我国从2008年6月1日起执行“限塑令”.“限塑令”执行前,某校为了了解本校学生所在家庭使用塑料袋的数量情况,随机调查了10名学生所在家庭月使用塑料袋的数量,结果如下(单位:只):65,70,85,75,79,74,91,81,95,86.
(1)计算这10名学生所在家庭平均每月使用塑料袋多少只?
(2)“限塑令”执行后,家庭每月使用塑料袋数量预计减少50%.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估计该校1500名学生所在家庭每月使用的塑料袋总共可减少多少只?
四.课后练习
年龄
频数
28≤X<30
4
30≤X<32
3
32≤X<34
8
34≤X<36
7
36≤X<38
9
38≤X<40
11
40≤X<42
2
1.下表是截至到2002年费尔兹奖
得主获奖时的年龄,根据表格中的
信息计算获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
平均年龄?
2.为调查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环保局对所辖的50个居民区进行了噪音(单位:分贝)水平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求每个小区噪音的平均分贝数.
五.归纳小结
1.这堂课我的收获是
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是
六.教(学)后记:
家长检查签字: 组长检查签字:
课题:20.1.3中位数和众数
课型:新授 主备人:李文慧 审核:
时间:2012年5月8日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
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一.学前准备
1.数据15,16,15,15,16,18,19,16,16,18,若用加权平均数计算, +16 +17 +18 +19 )= .
2.把数据2,1,3,4,2,3,4,4,3,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除了平均数以外,我们也常用 和 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2.将一组数据按照 (或 )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 ,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 ,则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数据2,1,3,4,2,3,4,4,3,4的中位数为 .
4.一组数据中出现 的数据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5.如果一组数据中有两个数据 一样,都是最大,那么这两个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当一组数据有较多的重复数据时, 往往是人们所关心的一个量.
二.探究活动
操作探究1:
在一次女子体操比赛中,八名运动员的年龄(单位:岁)分别为:
14,12,12,15,14,15,14,16
(1)这八名运动员的平均年龄是多少?
(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多少岁?
探究操作2:
某班七个兴趣小组人数分别为3,3,4,x,5,5,6
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则x的值为多少?
在(1)的条件下,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多少?
概念说明1:(1)在求中位数时必须先对数据进行大小排列;
(2)中位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
(3)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一个数,也可能不出现在这组数据中;但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只有一个
概念说明2:(1)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而不是出现的次数;
(2)在求众数时,应“一看二找”,即先看各数据出现的次数,再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3)众数一定是一组数据中的数,而且有时不止一个.
三.课堂练习
1.数据4,5,6,7,7,8的中位数是 ( )
A 7 B 6.5 C 5.5 D 7.5
2.“情系玉树,大爱无疆”在为青海玉树的捐款活动中,某小组7位同学的捐款数额(元)分别是:5,20,5,50,10,5,10,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3.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销售金额,统计了这15个人的销售量如下(单位:件)
1800.510.250.250.210.250.210.210.150.210.150.120.120.210.150
求这15个销售员该月销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定额定为320件,你认为合理吗?如果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
4.某商店3.4月份出售某一品牌各种规格的空调,销售台数如表所示:
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商店出售的各种规格空调中,众数是多少?
假如你是经理,现要进货,6月份在有限的资金下进货单位将如何决定?
1匹
1.2匹
1.5匹
2匹
3月
12台
20台
8台
4台
4月
16台
30台
14台
8台
四.课后练习
数据8.9.9.8.10.8.99.8.10.7.9.9.8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一组数据23.27.20.18.X.12,它的中位数是21,则X的值是 .
数据92.96.98.100.X的众数是96,则其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97.96 B.96.96.4 C.96.97 D.98.97
如果在一组数据中,23.25.28.22出现的次数依次为2.5.3.4次,并且没有其他的数据,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4.25 B.23.24 C.25.25 D.23.25
随机抽取我市一年(按365天计)中的30天平均气温状况如下表:
请你根据上述数据回答问题:
(1).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什么?
温度(℃)
-8
-1
7
15
21
24
30
天数
3
5
5
7
6
2
2
(2).若当气温在18℃~25℃为市民“满意温度”,则我市一年中达到市民“满意温度”的大约有多少天?
五.归纳小结
1.这堂课我的收获是
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是
六.教(学)后记:
家长检查签字: 组长检查签字:
课题:20.1.4中位数和众数
课型:新授 主备人:李文慧 审核:
时间:2012年5月8日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数据的代表.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
3.能灵活应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差异.
难点:灵活运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
一.学前准备
1.已知一组数据5,6,8,8,8,8,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中位数是       ,众数是        .
2.某班派9名同学参加拔河比赛,他们的体重分别是(单位:千克):67,59,61,59,63,57,70,59,65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       .      .和     都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特点,能够从不同角度提供信息.实际应用中,需要分析具体问题的情况,选择适当的量来代表数据.
2.对于两个班的数学成绩进行比较,往往比较        来确定;对于参赛运动员来说,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进入下一轮的比赛,往往关心自己的成绩和        来确定;对于商场经营者的进货方案选择时,往往关心销售产品型号的           来确定.
二.探究活动
操作探究1:
某商贸公司有10名工作人员,去年完成的销售情况统计如右图所示
求销售额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今年公司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提高销售额,准备采取超额有奖的
措施,请你根据(1)的计算结果,
通过比较,帮公司领导确定今年每一个人统一销售标准应是多少万元?说说你的理由.
探究操作2:
下表是某校九年级(1)班20名学生某次英语测验的成绩统计表:
成绩(分)
60
70
80
90
100
人数(人)
1
5
X
Y
2
若这20名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数为82分,求x,y;
在(1)的条件下,求这20名学生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和区别总结:
联系: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对任何一组数据来说,都可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区别:(1)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它随改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是最为重要的量;
(2)中位数则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不受个别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一般用它来描述集中趋势;
(3)众数只与数据出现的次数有关,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不受个别数据的影响,有时是我们最为关心的统计数据.
三.课堂练习
1.在一次环保知识竞赛中,某班50名学生成绩如下表所示:
得分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人数
2
3
6
14
15
5
4
1
分别求出这些学生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公园里有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两群游客的年龄如下
甲群:13、13、14、15、15、15、16、17、17.
乙群:3、4、4、5、5、6、6、54、57.
(1)甲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 岁,中位数是 岁,众数是 岁,其中能较好反映甲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
(2)乙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 岁,中位数是 岁,众数是 岁.其中能较好反映乙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
四.课后练习
某公司的33名职工的月工资(以元为单位)如下:
职员
董事长
副董事长
董事
总经理
经理
管理员
职员
人数
1
1
2
1
5
3
20
工资
5500
5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求该公司职员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5000元提升到20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5500元提升到30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什么?(精确到元)
(3)你认为应该使用平均数和中位数中哪一个来描述该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
2.某公司有15名员工,它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示:
部门
A
B
C
D
E
F
G
人数
1
1
2
4
2
2
3
每人所创的年利润
20
5
2.5
2.1
1.5
1.5
1.2
根据表中的信息填空: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多少万元.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中位数是多少万元.
你认为应该使用平均数和中位数中哪一个来描述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一般水平?

五.归纳小结
1.这堂课我的收获是
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是
六.教(学)后记:
家长检查签字: 组长检查签字:
课题:20.2.1极差
课型:新授 主备人:李文慧 审核:
时间:2012年5月8日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极差的定义,知道极差是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一个量
2.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难点: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接受,不存在难点.
一.学前准备
1.小明身高1.73米,小红身高1.57米,那么小明比小红高 米
2.一次数学考试中,八(2)班学生考试成绩的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27分,那么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 分
3.我国地势最高的地方时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地势最低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海拔-154米,那么它们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一组数据中的 与 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2.极差能反映数据的 ,是最简单的一种度量 波动的量,受 的影响最大
二.探究活动
操作探究1:
已知下列数据:
①-2,-1,-2,3;
②110,111,112,110,109;
③-1000,-2000,-3000;
请计算出上述三组数据的极差;
极差最大的是哪一组?
探究操作2:
已知数据2,a,3,4的极差是3
(1)试求a的值
(2)试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概念理解:极差是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它是刻画数据波动情况的最简单的统计量,反映一组数据的变化范围,它的计算方法:极差=最大值-最小值;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级差越大,波动的程度越大,极差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
三.课堂练习
1.一组数据:473.865.368.774.539.474的极差是 ,一组数据1736.1350.-2114.-1736的极差是 .
2.一组数据3.-1.0.2.X的极差是5,且X为自然数,则X= .
3.下列几个常见统计量中能够反映一组数据波动范围的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极差
4.一组数据X.X…X的极差是8,则另一组数据2X+1.2X+1…,2X+1的极差是( )
A. 8 B.16 C.9 D.17
四.课后练习
1.已知样本9.9.10.3.10.3.9.9.10.1,则样本极差是( )
A. 0.4 B.16 C.0.2 D.无法确定
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第一小组14名学生的成绩与全组平均分的差是2.3.-5.10.12.8.2.-1.4.-10.-2.5.5.-5,那么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 )
A. 87 B. 83 C. 85 D无法确定
3.已知一组数据2.1.1.9.1.8.X.2.2的平均数为2,则极差是 .
4.若10个数的平均数是3,极差是4,则将这10个数都扩大10倍,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极差是 .
5.某活动小组为使全小组成员的成绩都要达到优秀,打算实施“以优帮困”计划,为此统计了上次测试各成员的成绩(单位:分)
90.95.87.92.63.54.82.76.55.100.45.80
计算这组数据的极差,这个极差说明什么问题?
将数据适当分组,做出频率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五.归纳小结
1.这堂课我的收获是
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是
六.教(学)后记:
家长检查签字: 组长检查签字:
课题:20.2.2 方差
课型:新授 主备人:李文慧 审核:
时间:2012年5月8日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 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方差公式
一.学前准备
1.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的 除以数据的 的值.例如:数据3,4,5,6,7,8,9的平均数=
2.已知数据1,2,0,-1,x,1的平均数是1,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极差可以反映数据的 范围,除此之外,统计中还常用考察一组数据与它的 之间的差别的方法,来反映这组数据的波动情况
2.设有n个数据x1,x2,…,xn,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是(x1-)2,(x2-)2,…,(xn-)2我们用它们的平均数,即用s2=
来衡量这组数据的 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记作s2
3.方差越大,数据的 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 越小
二.探究活动
操作探究1:
乙两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单位:cm)如下:
甲队:178 177 179 178 177 178 177 179 178 179
乙队:178 179 176 178 180 178 176 178 177 180
(1)将下表填完整:
身高(cm)
176
177
178
179
180
甲队(人数)
3
4
0
乙队(人数)
2
1
1
甲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多少厘米 ,乙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多少厘米?
(3)你认为哪支仪仗队身高更为整齐?简要说明理由
探究操作2:
有一组数据如下:3,a,4,6,7
(1)若平均数是5,试求a的值
(2)试求这组数据的方差
概念理解:设有n个数据x1,x2,…,xn,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是(x1-)2,(x2-)2,…,(xn-)2我们用它们的平均数,即用s2=〔〕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记作s2.方差越大,数据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波动越小.
三.课堂练习
1. 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株苗,分别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
甲:9.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

(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
2. 段巍和金志强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
测试次数
1
2
3
4
5
段巍
13
14
13
12
13
金志强
10
13
16
14
12
四.课后练习
1.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
2.甲.乙两名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
经过计算,两人射击环数的平均数相同,但S S,
所以确定 去参加比赛.
3. 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天出的次品分别是( )
甲:0.1.0.2.2.0.3.1.2.4
乙:2.3.1.2.0.2.1.1.2.1
分别计算出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你的计算判断哪台机床的性能较好?
小爽和小兵在10次百米跑步练习中成绩如表所示:(单位:秒)
小爽
10.8
10.9
11.0
10.7
11.1
11.1
10.8
11.0
10.7
10.9
小兵
10.9
10.9
10.8
10.8
11.0
10.9
10.8
11.1
10.9
10.8
如果根据这几次成绩选拔一人参加比赛,你会选谁呢?
五.归纳小结
1.这堂课我的收获是
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是
六.教(学)后记:
家长检查签字: 组长检查签字:
课题:20.2.3 方差
课型:新授 主备人:李文慧 审核:
时间:2012年5月8日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了解样本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理解样本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样本方差的计算.
难点:运用样本方差解决实际问题.
一.学前准备
1.数据-2,-1,0,1,2的极差是 ,平均数是 ,方差是
2.方差反映了 的大小,方差越大, 越大;方差越小, 越小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我们知道用样本估计 是统计的基本思想.在考察总体方差时,如果所要考察的总体中包括很多 ,或者考察本身带有 ,实际中常常用样本的方差来估计 的方差
2.我们知道,极差和方差是度量数据波动的统计量,此外,统计中还常
用 等来度量数据的波动
3.数据的平均差是指每个数据与其平均数的 的平均数;标准差是方差的
二.探究活动
操作探究1:
小明的爸爸开了一个牛奶销售店,主要经营某品牌的A.B.C三种牛奶.可由于经营不善,经常有某种品牌的牛奶卖不完或不够卖,造成浪费或亏损,细心的小明结合所学的统计知识帮爸爸统计了一个星期牛奶销售情况,并绘制了下表:
品种 星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A
2
1
0
1
0
9
8
B
70
70
80
75
84
81
100
C
40
30
35
30
38
47
60
计算个品种牛奶的日平均销售量,并说明哪种牛奶的销售量最高?
计算各种牛奶的方差(保留两位小数),并比较哪种牛奶销售量最稳定?
假如你是小明,你会对爸爸有哪些好的建议?
探究操作2:
为检测一批橡胶制品的弹性,特抽测15条皮筋抗拉伸程度如下:(单位:牛顿)5 4 4 4 5 7 3 3 5 5 6 6 3 6 6
(1)这批橡胶制品的最大抗拉伸程度与最小抗拉伸程度的差是多少?
(2)若生产产品的抗拉伸程度的方差大于1.3,则这家工厂就应该对机器进行检修,现在这家工厂是否应检修生产设备.
三.课堂练习
1.样本方差的作用是 ( )
A 估计总体的平均水平 B 表示样本的平均水平
C 表示总体的波动大小 D 表示样本的波动大小,从而估计总体的波动大小
2.从甲.乙两种棉苗中各抽10株,测得它们的株高分别如下:(单位:cm)
甲:25 41 40 37 22 14 19 39 21 42
乙:27 16 44 27 44 16 40 40 16 40
那么, 种棉花的苗长得高; 种棉花的苗长得整齐
3.农科所在8个实验点对甲.乙两种玉米进行对比实验,这两种玉米在各实验点的亩产量如下:(单位:千克)
甲 550 560 550 530 550 560 540 560
乙 540 570 560 540 530 550 570 540
(1)试分别求出甲.乙两种玉米产量的方差;
(2)甲.乙两种玉米哪一种产量比较稳定
四.课后练习
1.甲.乙两同学近期5次百米跑测试成绩的平均数相同,甲同学成绩的方差
s甲2=4,乙同学成绩的方差s乙2=3.4,则对他们测试成绩的稳定性判断正确
的是 ( )
A甲的成绩比较稳定
B 乙的成绩比较稳定
C 甲.乙成绩的稳定性相同
D 甲.乙成绩的稳定性无法比较
2.有甲.乙两个新品种的西红柿,要比较出产量较高.稳定性较好的一种,各抽取5株西红柿比较其结果的个数,其产量如下:(单位:个)
甲:52 50 53 54 56 乙:53 53 53 52 57
平均结果个位数较多的是 ,稳定性较好的是 ,应选择 品种.
3. 对两台机床A.B生产的零件进行抽样测量,平均数.方差计算结果如下:
A=10,,B=10,sA2=0.055,sB2=0.125,从中可以看出机床 波动性大,机床 性能好.
4.甲乙两台包装机同时包装质量为200g的糖果,从中抽出10袋,测得其实际质量分别如下(单位:g)
甲:203 204 202 196 199 101 205 197 202 199
乙:201 200 208 206 210 209 200 193 194 194
(1)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极差.平均数.方差;
(2)从计算结果看,哪台包装机包装的10袋糖果的平均质量更接近于200g,哪台包装机的10袋糖果的质量比较稳定
五.归纳小结
1.这堂课我的收获是
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是
六.教(学)后记:
家长检查签字: 组长检查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