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练习课
复习目标
在练习中,经历对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有关知识系统复习与整理的过程。
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有关知识,能用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回顾与复习的好习惯,查漏补缺,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复习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有关知识,能用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要想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 )。
2、要反应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选择( )。
3、要想直观地看出数量多少。可以选择( )。
4、扇形统计图用( )表示总数,用( )表示部分占总体的百分之几。
(二)题型、方法归纳与典例精讲
1、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例:林桥小学红领巾广播站每周播音2小时。右图表示各个节目的播音时间。
哪个节目的播音时间最长?《音乐欣赏》的播音时间占每周播音总时间的15%,它的播音时间是多少分钟?
统计图的对比
我国6——12周岁小学生平均身高如下表:
整理自己6周岁以来每年测得的身高数据,与表中男生或女生的数据进行比较,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从6周岁到现在,你一共长高了多少厘米?其中几岁到几岁长的最快?
与全国小学生的平均身高比较,你怎样评价自己的身高变化情况?在全班交流。
(三)随堂检测
1、王阿姨在一块蔬菜地里种植了4种不同的蔬菜,各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分布如右图;其中黄瓜的种植面积是80平方米,你能吧下表填写完整吗?
顾英收集了本班20名女生50米跑的测试成绩和自己四年级以来五个学期50米跑的测试成绩,制成如下统计图。
上面的数据还可以用什么统计图表示?算一算,画一画。
表示同一组数据的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从中各能获得哪些信息?
你们班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怎么样?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了解?
参考下面的问题,确定一项调查内容,并设计调查表。
收集、整理数据,在第112页的方格纸上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
根据统计结果,你怎样评价自己班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
如果要比较不同班级或不同年级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可以怎样开展调查?
4、动手做
4人一组开展下面的活动,每人做6次,记录活动数据,并在第112页的方格纸上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
将一把长20厘米的直尺竖直放在墙上,用食指按住0刻度处。
松开食指让直尺下落,然后迅速用食指按住下落的直尺。
记录食指按住的刻度(取整厘米数)
比较小组同学反应速度的差异,用哪个数据比较合理?
想一想,要比较男、女生反应速度的差异,可以怎样收集、整理数据?
板书设计
用统计图表示数据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能直观地反映数量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的关系。
作业布置
下图是聪聪家十月份生活支出情况统计图。
(1)这是( )统计图。
(2)购买衣物的支出比文化教育支出少百分之几?
(3)如果聪聪家这个月的支出是2000元,请你分别计算出各项支出的钱数。
2、预习第9、10、11页的有关内容。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