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统计回顾与整理(一) 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7.24统计回顾与整理(一) 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26 19:4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24统计回顾与整理(一)
复习目标
使学生在整理和反思有关统计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常用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认识有关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对简单数据进行一些分析和解释。
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经验,提高运用统计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和应用意识。
使学生在参与复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统计活动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复习重难点
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经验,提高运用统计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和应用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你能举例说明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哪些吗?
举例说说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有哪些。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师生交流,生展示讨论结果。
知识回顾:
1、统计表中的合计数的计算方法是( )。
2、直条的高度是( )决定的。
3、统计表是用( )呈现数据的,条形统计图是用( )呈现数据的;
4、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反映出( );
5、条形统计图能( )地表示数据。
6、整理数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按编号的顺序依次进行整理。做到既不( )又不( );
完成整理后要数出每个身高段人数的和是不是等于调查总数,如果有差错要及时( );
填写统计表时要记得填入( )。
(二)题型、方法归纳与典例精讲
1、用统计表进行统计。
例:下面是东方小学六年级三班男生仰卧起坐测试成绩记录单(单位:个)
六年级男生仰卧起坐测试成绩在43个及以上的为优秀,34——42个为良好,22——33个为及格,21个及以下的为不及格,整理上面的数据,并填写统计表。
用统计图进行数据统计。
例:小晴把学校气象站在5月21日白天测得的室外气温制成了折线统计图。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晴每几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几时气温最高?几时气温最低?
(3)气温升得最快是几时到几时?降得最快呢?
随堂检测
解决下列问题,各可以怎样收集数据?
体育老师想了解学校篮球队队员的身高和体重。
了解黄豆和绿豆的发芽情况。
学校广播站想了解哪个节目最受同学欢迎。
2、林桥小学红领巾广播站每周播音2小时。右图表示各个节目的播音时间。
哪个节目的播音时间最长?估计大约有多少分钟?
每周播出《学法交流》专题节目24分钟,占每周播音时间的百分之几?
《音乐欣赏》的播音时间占每周播音总时间的15%,它的播音时间是多少分钟?
学校广播站每周都有用的时间播报《校园新闻》,你能分别求出《校园新闻》和《故事天地》的播音时间吗?
上面的数据还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先说一说,再画一画。
板书设计
统计回顾与整理(一)
统计表是用表格呈现数据的,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呈现数据的;
统计表能清楚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统计图能形象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
通过分段整理,可以知道各类数据的多少,分段整理时,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
作业布置
1、调查你班同学的父亲的身高情况,并进行分段统计,制成统计表。
2、预习第103、104、105页的有关内容。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