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统计回顾与整理(二)
复习目标
1、经历选择统计图表示数据,根据统计数据进行预测,读生活中的统计图的过程。
2、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了解各种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特点,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3、能读懂生活中的统计图,体验统计数据及统计图在表示、研究问题中的价值,感受数据。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复习重难点
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了解各种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特点,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画统计图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你能举例说说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吗?
师生交流,生展示讨论结果。
知识回顾:
1、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够看出( ),而且能够更清楚地看出数量的( )情况。
2、在折线统计图中,某段折线倾斜程度越大,说明相应数据( );某段折线倾斜程度越小,说明数据( )。
3、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复式统计图不仅能表示( )情况,而且更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 )。
4、在条形统计图中,直条的高度是( )决定的。
5、条形统计图能( )地表示数据。
(二)题型、方法归纳与典例精讲
1、用统计表进行统计。
例:下面是东方小学六年级三班男生仰卧起坐测试成绩记录单(单位:个)
六年级男生仰卧起坐测试成绩在43个及以上的为优秀,34——42个为良好,22——33个为及格,21个及以下的为不及格,整理上面的数据,并填写统计表。
用统计图进行数据统计。
例: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一年级学生中有几颗龋齿的人数最多?
两个年级中没有龋齿的学生人数各占百分之几?
哪个年级学生的牙齿健康情况好一些?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随堂检测
东塘小学计算机兴趣小组男、女生1分钟汉字录入比赛的成绩如下。可以怎样比较男、女生的汉字录入速度?
2、你能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填写统计表吗?
从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与同学交流。
我国6——12周岁小学生平均身高如下表:
整理自己6周岁以来每年测得的身高数据,与表中男生或女生的数据进行比较,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从6岁到现在,你一共长高了多厘米?其中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
与全国小学生的平均身高比较,你怎样评价自己的身高变化情况?在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统计回顾与整理(二)
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
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更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统计图能更直观、更形象地表示数据。
作业布置
1、下表是2012年“中秋”“十一”八天长假期间某景点接待游客的人数。
日期 第1天 第1天 第1天 第1天 第1天 第1天 第1天 第1天
人数(万人) 2.5 3.7 4.8 5.6 3.9 2.8 1.9 1.1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数据。
2、预习第106页的有关内容。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