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是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破裂,中国共产党经过反思和探索,继续领导中国革命并走出了一条从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对于中国革命而言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无论从知识内涵、道德情操、能力培养等方面来讲,本课都非常重要。
2.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
围绕课标要求本课由“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以及“工农武装割据”三个子目构成。本节课将围绕“路”这个字通过三个篇章和毛泽东名句来贯穿主要内容,第一篇章:寻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通过年代尺的方式复习历史事件,最后引出“井冈山道路”。第二篇章:辟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本课的重点,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地图资料、视频资料、材料分析来呈现主要内容。第三篇章:领路—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升华井冈山精神,引出只有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尝试走武装斗争的道路挽救中国革命。随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以城市为中心开展的武装斗争相继失败。实践证明,俄国的革命道路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决定向敌人薄弱的农村进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中国共产党展开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使中国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二、教学目标
1. 唯物史观:能够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能够理解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决定力量,领袖人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关键因素;能够理解井冈山道路这一正确的理论指导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2. 时空观念:能准确说出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井冈山会师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能从宏观上了解1924年至1949年间的历史分期: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个时期,知道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属于土地革命时期;能在地图上指出南昌、瑞金、井冈山的大致位置;能根据地图大致了解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分布情况。
3.史料实证:能够通过文字、图片等史料,了解南昌起义、古田会议等重大事件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了解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大致经过,了解寻找正确道路、坚持正确道路的艰难,理解确立井冈山道路的历史意义。
4. 历史解释:能够理解相关历史概念,如土地革命、井冈山道路;能够通过史料解读,理解中国革命选择井冈山道路、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和正确性。
5.家国情怀:知道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敌人,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了解中国革命的艰难不易;能发自内心地认同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初步形成坚持真理、坚持实事求是和报效祖国和民族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①南昌起义:教师通过补充材料突出南昌起义的背景;
教师通过让学生叙述史实突出南昌起义的影响。
②井冈山会师:教材着重叙述了会师的经过和意义
经过部分:通过播放井冈山会师的影视资料,让学生感悟那震撼人心的一幕;意义部分:通过材料分析让学生明确壮大了力量、开创了革命根据地的崭新局面、铸就井冈山精神。
2. 难点:①转向农村进军;②工农武装割据。这两个知识点学生比较难理解。将通过故事讲述和材料分析的方式突破。
四、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歌曲导入:播放《红军阿哥你慢慢走》的视频歌曲。
教师提问:同学们,刚刚听到的这首歌中有句歌词“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小心路上有石头”表达了当时老百姓对红军一种怎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爱戴、不舍、依恋......
教师陈述: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上的这节课里面。
正课讲授
教师讲述:本课时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请同学们翻到第75页。我们今天将分三个主题来复习这一课。
(1)寻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教师提问: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提问:为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1840年—1927年,中国人民作出了哪些努力?
学生回答: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出示年代尺)
教师总结:无论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底当时的中国应该走怎样的道路?
学生回答:井冈山道路
(2)辟 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教师提问:井冈山道路的形成位于以下四个阶段中的哪个阶段?其它阶段你能回答出来吗?(引导学生看年代尺,回答出每个阶段的特征)
教师过渡:1927年是国史、党史、军史上非常关键的一年,是中国革命的分水岭,让我们回到那个白色恐怖的1927年,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蒋想一举全歼对他有威胁的共产党。于是开始了血腥镇压。4月12日,5000名共产党员惨遭杀害。一位目击者说:“头颅滚动,犹如成熟的李子,充满沟渠。疲惫不堪的刽子手们挥动着大刀,拉布风扇的人在一旁一下一下地为他们扇风。”
——迪克 威尔逊《周恩来传》
材料二:从一九二七年三月到一九二八年上半年,共产党员和进步群众被杀害的达31万多人,党员人数从大革命高潮时的近6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各地农会和农民协会遭到查禁或解散,相当多的中间派人士在白色恐怖下同共产党拉开了距离。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由于农村的贫困和日益加剧的压力,中国内部出现了一种紧张的气氛,只有变才能使这种气氛平静下来—如果可能的话,就采取和平手段;如果没有别的路可走,就只有借助暴力了。
——西奥多 怀特、安娜 雅各布《风暴遍中国》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出现了什么情况?(2分)
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在当时情况下,共产党人认识到了什么?(2分)
教师总结:共产党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武装反抗,武装反抗要从哪里开始呢?出示幻灯片上陈旭麓的一段话)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课本第75页,然后归纳出南昌起义的具体史实。
教师讲述:南昌起义后,毛泽东发动了准备进攻大城市长沙的秋收起义,但因敌人力量太强大,最后放弃攻长沙的计划向偏远的山区进军。(出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
教师讲述毛泽东艰难上井冈山的故事(出示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话)
教师过渡:毛泽东到达井冈山后,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他又碰到了哪些困难?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贫农因长期地被摧残及感觉革命胜利无保障,不敢积极行动。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材料二:1928年四月以后,湘赣边界的割据,正值南方统治势力暂时稳定的时候,湘赣两省派来“进剿”的反动军队,至少有八九个团,多的时候到过十八个团。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材料三: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艰苦,尤其是红军,因为根据地内的土豪几乎打尽了,现金缺乏,从军长到普通战士,一律吃5分钱的伙食。但就是这每天5分钱的油盐柴菜钱,很快也难以为继了。
——《开创新道路创建井冈山革命革命据地》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78第一段,说说他们是如何应对这些困难的?
教师总结:缺乏农民支持—土地革命;国民党武力威胁—武装斗争;
根据地经济困难—根据地建设;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教师讲述:另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的余部和湘南的工农武装因受敌人的强力追击,要向井冈山撤退,毛泽东立刻派人去接应,4月底,34岁的毛泽东和42岁的朱德在井冈山会师。
播放视频:《井冈山会师》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部队大了,我们才有力量打下永新。当然,在这之前打了茶陵、遂川,也占领了宁冈县城。那时不敢走远,因为国民党来上两个团我们就打不赢。可是朱毛会师后力量就大了。 ——《党史会议报告集》,1982年3月
材料二:关于毛泽东军队建设的思想:
“毛泽东明确提出革命军队应该担负起三大任务:一是打仗消灭敌人;二是打土豪筹款子;三是做群众工作。自古以来,人们总认为军队的任务就是打仗。提出军队的任务不只是打仗,而且要做群众工作,这是毛泽东提出的全新观念,它所产生的影响十分深远”远。”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红军决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离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设革命政权等项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年12月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这个部队的名称是什么?(1分)根据材料指出它的创建有何意义?(1分)
2.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军队建设的思想是什么?(1分)这种思想在古田会议上确立的什么原则?(2分)
学生活动:整理线索,把事件名称填在年代尺上。
教师讲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方志敏、邓小平、徐向前等人在各地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几十块革命根据地,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成立,定都瑞金。这些根据地的地理位置有一个共同点,都在省与省的交界处,对敌人形成包围之势。
学生活动:综合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初创时期的弱小革命军队来说,为了避免在力量不足时同优势的敌人决战,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唯一办法就是把进军方向转向农村,特别是转向两省或数省交界的山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历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也是在遭受严重挫折的实践中才能懂得的。”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毛泽东的真正创新之处,在于把三个方面结合在一起,枪杆子、农民力量、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在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先锋。但是,在把这三者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战略方面,他是先锋。
——罗斯 特里尔《毛泽东传》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2016年2月1日至3日,习近平到江西的讲话
问题一: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列举进攻城市和进军农村史实?(2分)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的创新是什么?(1分)这一创新对中国后来的革命有何影响?(1分)
问题三: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井冈山精神有哪些内容?(4分)
教师过渡: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在我们今天这样的和平年代仍然在发扬着这种精神,指引我们不断前进。
(3)领 路——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教师提问:中国在建设的实践中,还开辟了什么道路?
学生回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教师总结: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无论在经济、科技、军事领域都位于世界前列(出示代表性成就的图片)。中国不仅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大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世界舞台上也展示大国的责任,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立和谐世界而共同努力。
3.课堂总结:
出示思维导图图式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和建设要成功,民族要独立,国家要富强,必须跟党走,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符合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