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七课 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1)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七课 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1)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2-24 20:4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简析西方舶来品教学设计
教学单元 美术鉴赏 授课人
课题 简析西方舶来品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 合作探究法 上课时间
教材分析 简析西方舶来品这一课是源自人教版《美术鉴赏》一书中外国美术鉴赏,本课所授内容主要是对西方艺术——油画作品的品鉴,西方艺术在我国兴起的时间很短,但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从萌芽到兴起再到发壮大、再自成一体,形成了一种中国文化、中国艺术。
教学内容 简析西方舶来品 ——外来画种生根发展 鉴赏人体艺术——《打麻将的女人》
学情分析 学生对绘画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只是停留在表层,简单的知道绘画的品种,对于绘画作品的鉴赏还停留在像与不像的层面上,更多的学生在鉴赏绘画作品的时候没有对文化背景、作者的情况等一系列的知识联系起来,甚至缺乏鉴赏意识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方绘画传统的分类。 2. 过程与方法:了解中国当代有代表性的油画家和他们的创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鉴赏作品了解油画艺术不同的语言特色,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美术鉴赏的认识。
教学重点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油画不只是外来画种引入问题,而是中西方两种画种的文化背景、两种艺术概念、两种造型观和表现语言的相互碰撞、交融、吸收、借鉴。
教学难点 欧洲传统油画的造型基础训练,西方近代艺术思潮对中国当代美术和未来发展都有相互影响,启发学生对世界文化兼容并色取长舍短。
教学准备 教师:电脑多媒体、自制多媒体课件、导学案等 学生:课前搜索知名油画并进行简单了解和油画进入中国的时间。
教学设计 学案 导案 备注
直观思考 1.学生通过教师展示PPT并提出新名词“舶来品”后主动思考西方传入的新鲜玩意。 2.根据课前要求搜索了解西方画从何时传入中国的时间。 3.了解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二、深入了解本课内容 1。根据学生平时对油画与国画的理解分组讨论中国画和油画的区别。 2。初步感知中国画与油画的不同。 3.了解油画在中国的起源.。 三、作品赏析 1. 欣赏徐悲鸿《渓我后》 描述作品 根据教师讲解方法和课前资料准备进行试分析,结合历史学科和语文学科进行总结。从绘画最基本的尺寸、历史背景、画面呈现图片。 2. 欣赏欣赏董希文《开国大典》 3.赏析《打麻将的女人》(重点) 刘溢是在加拿大的一个中国画家,告诉学生此画还有一个名字《北京2008》,并简单告诉学生此画背景。学生结合历史和语文学科及当时的时事政治对此画进行赏析。了解以下方面问题: 五个女人分别代表的国家,有何意义 画面当中灰色背景有何意义 为什么以打麻将为主题 女人为什么以裸体示人 墙壁上的挂像有何特点。 四、课堂总结 通过课堂总结,了解美术作品欣赏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对《血衣》进行综合分析。 直观导入 1.向学生展示出火机引出“舶来品”。并要求学生列举西方舶来品与中国传统文化。 引出最早产于美洲、哥伦布、欧洲传入中国。 二、深入课题: 油画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 人物画中又分为: 肖像画 风格画 米勒 《拾穗者》 《晚钟》 历史画 《开国大典》 军事画 2.油画在中国的起源; 三、作品赏析 1.徐悲鸿《徯我后》 美术鉴赏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从基础的绘画背景、绘画作者了解进行分析 作品绘画年份:1930-1933, 绘画大小:230*318CM 讲述该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期盼的愿望。
2。同样的方法欣赏董希文《开国大典》1952年 作品尺寸:230*400CM 历史背景:描绘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刻。 绘画过程:经三次修改,第一次1995年删除反党的高岗。第二次1968年删除刘少奇,将董必成补上。第三次去掉林佰柒。但董希文已病,让弟子临摹一幅。 3.小组讨论:赏析《打麻将的女人》刘溢是在加拿大的一个中国画家,告诉学生此画还有一个名字《北京2008》,并简单告诉学生此画背景。 提出以下问题: 给出历史源头,世界历史格局等 打麻将的女人、每一个人分别代表着哪一个国家?有何意义?(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台湾) 画面当中灰色背景有何意义 为什么以打麻将为主题 女人为什么以裸体示人 墙壁上的挂像有何特点。 四、课堂总结 五.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对《血衣》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