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红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
生物试题(理科)
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科学家在生物体内发现一种物质,该物质不仅是储能物质,还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该物质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下列与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是( )
A.脱氧核糖 B.叶绿素 C.胰岛素 D.核糖核酸
2.分泌蛋白的运输方向是( )
A.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C.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
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3.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
B.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越多,功能越复杂
C.细胞膜具有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的功能
D.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4.观察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5.下列关于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病毒和蓝细菌中均含有核糖体
B.原核生物都是营寄生或腐生的异养生物
C.蓝细菌和大肠杆菌都含有细胞壁和染色体
D.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6.下列关于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交叉互换发生在任意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B.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同一时期
C.对人类而言,含有46条染色体的细胞可能含有92条或0条染色单体
D.在玉米体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玉米产生精子的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
7.如果用32P、35S、15N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以在外壳中找到35S和15N B.可以在DNA中找到32P和15N
C.可以在外壳中找到32P、15N D.可以在DNA中找到32P、35S、15N
8.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性状不一定改变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C.基因重组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有性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9.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要实现定向改变农作物的性状,可采用诱变育种的方式
B.将二倍体的花粉传授给三倍体的西瓜植株能获得三倍体的种子
C.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原理是抑制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体的形成
D.杂交育种过程中通常从F2进行筛选,原因是F2开始出现性状分离
10.生物多样性指的是(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A、B、C 全部
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肠道内的消化液属于内环境液体的一部分
B.细胞外液的本质是盐溶液,可作为生命起源环境的一种印证
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形成主要与HCO3-和HPO4-等离子有关
D.内环境稳态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
12.下列有关体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液就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B.体液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C.人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内液中
D.消化道内的消化液属于体液
13.完成呼吸、平衡、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
A.小脑、大脑、大脑 B.脑干、小脑、大脑
C.大脑、小脑、大脑 D.小脑、脊髓、脑干
14.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A能测出静息电位的大小,相当于图2中A点的电位
B.若细胞外Na+浓度适当升高,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C点上移
C.神经纤维的状态由A转变为B的过程中,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
D.若要画出如图2的动作电位,需要多个图1装置测量神经纤维不同位点的电位变化
15.下列关于垂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 B.可以分泌促性腺激素
C.可调节、控制下丘脑的活动 D.可支配甲状腺的活动
16.下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乙和丙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器官,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下丘脑,乙表示垂体,丙表示甲状腺
B.激素③可作用于几乎全身所有器官
C.血液中激素①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②分泌减少
D.幼年时缺乏激素②可能会导致身体矮小
17.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调节方式的特点是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B.如果分泌物是胰岛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肝细胞
C.如果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则靶细胞不能为肝细胞
D.如果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则分泌细胞可以为甲状腺细胞
18.生长激素对软骨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上图,可以确定只有软骨细胞中GH受体基因表达
B.据图预测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水平应于高正常小鼠
C.生长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并作用于软骨细胞
D.口服生长激素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生长
19.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科研人员在康复患者体内检测到了针对病毒特异性的T细胞和抗体,进一步研究发现,特异性T细胞主要针对病毒的S蛋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病毒的S蛋白属于抗原,可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B.康复患者体内存在记忆细胞,不会再次被感染
C.该特异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新冠病毒的抗原参与
D.新冠病毒S蛋白激发产生特异性抗体属于体液免疫
20.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B细胞和T细胞均为免疫细胞,二者都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发育成熟
B.免疫活性物质包含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
C.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主要是被记忆细胞识别,吞噬细胞在二次免疫中并没有发挥作用
D.HIV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发挥作用,摧毁大多数病毒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6大题,共60分)
21.(每空2分)景天科酸代谢是许多肉质植物的一种特殊代谢方式,在夜间,大气中CO2从气孔进入,被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羧化酶催化,与PEP结合形成草酰乙酸(OAA),再经苹果酸脱氢酶作用还原为苹果酸,贮存于液泡中。在白天,苹果酸从液泡中释放出来,经脱羧酶作用形成CO2和丙酮酸,CO2产生后用于卡尔文循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景天科植物成熟叶肉细胞内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__________;其中叶绿体内主要吸收蓝紫光的色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PEP羧化酶分布在细胞的__________中,催化苹果酸合成和分解的酶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强光下,景天科植物叶绿体内被固定的CO2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每空2分)甲植物的叶色同时受E、e与F、f两对基因控制。基因型为E_ff的甲为绿叶,基因型为eeF_的甲为紫叶。将绿叶甲(♀)与紫叶甲(♂)杂交,取F1红叶甲自交得F2。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叶∶紫叶∶绿叶∶黄叶=7∶3∶1∶1。
(1)F1红叶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上述每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
(2)对F2出现的表现型及其比例的解释为:F1产生的配子中某种雄配子致死。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的雄配子致死; 亲本绿叶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F2绿叶甲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除标明外,其余每空1分)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与细胞代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中填字母,“ ”上填文字):
(1)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____。
(2)细胞有氧呼吸利用O2的过程是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血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所经过的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共穿过_______层膜结构(2分),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 (2分)。
(3)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增多的液体是[____],将导致_______________。
24.(除标明外,其余每空1分)据图分析回答相关神经调节的问题:
Ⅰ.图A表示反射弧和脊髓结构图,图B表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据图回答问题。
(1)在图A中,兴奋在③处以_______形式传导,在⑥处以________形式传递。
(2)在图B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
(3)若将药物放在⑤,刺激③,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⑥,刺激③,肌肉不收缩。该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兴奋在_______________有阻断作用。
Ⅱ.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下图为某药物干扰神经细胞间兴奋传递的示意图。
(4)图中①为__________,②为____________。
(5)多巴胺发挥作用后,需要通过突触前膜上的_________(2分)重新运回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中。
(6)该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___,使其对突触后膜的作用__________。
25.(除标明外,其余每空2分)下图为人体内有关生理过程,其中促胰液素是一种动物激素,X、Y分别表示相关结构和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X能感受食物刺激并转化为神经冲动,则X表示反射弧中的______。
(2)饥饿一段时间,血糖浓度仍能保持相对稳定,这主要依赖于肝细胞中Y的分解,则Y是______,参与该调节过程的激素有______和肾上腺素等。
(3)胰腺分泌胰液受到______和______的共同调节(每空1分)。
(4)现有甲(正常)、乙(胰岛B细胞受损)、丙(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三人,在一次性口服较多葡萄糖后,三者胰岛素分泌量由高到低依次为______。
26.(每空1分)下图表示人体中的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_免疫过程。
(2)细胞b的名称为_________,细胞c的名称为_________,d的名称为_________。
(3)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则能迅速被图中细胞_______(填图中代号)特异性识别。
(4)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人体产生的抗体作用于心脏瓣膜细胞,会使人体患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
(5)器官移植后可能会产生排斥反应,这是主要由T细胞引起的,分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起作用,它属于_________免疫。
(6)d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d的合成、分泌与_________、_________等细胞器有关。
参考答案(理科)
一、选择题
1-5:ABDBD 6-10:CBCDD
11-15:BBBDC 16-20:DCBBC
二、非选择题
21、(1)液泡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和胡萝卜素、叶黄素)
(2)细胞质基质 苹果酸脱氢酶、脱羧酶
(3)苹果酸脱羧产生的CO2和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CO2
22、(1)EeFf 基因的分离
(2)Ef Eeff 绿叶:黄叶=1:1
23、(1)2/3
(2)④ e→d→c→f→g 4 淋巴液、组织液
(3)f 组织水肿
24、(1)神经冲动(局部电流、电信号) 神经递质(化学信号)
(2)b
(3)神经元间的传递
(4)突触小泡 受体
(5)运载体(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6)增多 延长(增强)
25、(1)感受器
(2)肝糖原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3)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4)丙>甲>乙
26、(1)体液
(2)浆细胞 记忆B细胞 抗体
(3)c
(4)自身免疫
(5)细胞/细胞免疫
(6)蛋白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