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变的线条(教案) 美术二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会变的线条(教案) 美术二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2-24 20:3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会变的线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美版教材第三册中的第一课。课题是《会变的线条》属于“造型·表现”课型。这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种线条给人带来的美感,让学生掌握线条的运用,让学生熟悉并掌握线条的运用,创作出优秀的线描作品,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单纯的绘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授。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不同线条,发现和感受绘画作品中线条的组合美和韵律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大量的欣赏内容让学生产生对线条的学习兴趣,熟悉并掌握线条的运用。
(2)观察生活中线条,用线描的形式尝试画出自己喜欢的形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问题。
(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从中体会学习研究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用简单的美术专业术语、从审美的角度,用自己的观点评述自己或他人的作品,加强语言表述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条变化的美感。
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种线条表现出画面的美感。
三、学情分析
线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之一。线条,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他们对各种不同的线条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通过《会变的线条》这一课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线条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学法设计
本课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运用了“循序渐进”及“情境性教学方法”,学习过程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方法。从认识线—体会线—运用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线条的变化,从自己身边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教学媒体设计
多媒体 实物图片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过 程
主备年级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启迪美 教师用一条直线的变化画出一副画,启迪孩子发现线条的存在和线条的种类。学习《会变的线条》。(师板书课题)二、课堂新知----理解美(一)认识线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直线、曲线、弧线、折线……认识自然和生活中的线。师演示课件,生观察后回答,感受线条的表现力:(有的线条流畅舒缓,如行云流水;有的线条刚强有力,如铁划银钩;有的线条潇洒奔放,自由痛快;有的线条秀丽妩媚,婀娜多姿┈)(二)体会线刚刚我们看到了许多线条:直线挺拔、曲线飘渺、折线坚硬、弧线柔美、立交桥旋转。看来线条还真是到处都有,那么你能不能试试画画呢?展示学生画的线条,做简短的总结。 (三)欣赏线(1)欣赏画家的作品,感受线条的美感。(课件演示)毕加索《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小组讨论:这幅图画了什么形象?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课件讲解作品。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一下绘画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线的疏密关系)(2)欣赏学生的作品(演示课件)小组讨论 :图上画了些什么?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你喜欢哪幅图,为什么? (四)观看教师 ( http: / / www.5ykj.com / )范画 教师现场示范画一幅画。三、个性发挥----创造美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那么多的线条作品,那么我想请你们做一回小小设计师,用你喜欢的线条来装饰衣服、花瓶以及各种各样的东西布置作业,每人用不同种类的线,选择一个内容创作出一幅画。四、作品展示----评价美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哪一副作品的线条比较突出,变化比较多?为什么?哪里副需要改进?通过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五、课后延伸----热爱美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课后了解更多的线条画吗?搜集有关线条画的图片进行创作,相信你们会创作出更美,更好的作品。六、教后反思 学生观察教师的动作回答问题:直线-----曲线 学生积极地想跃跃欲试 小组合作交流:仔细观察图片中的线条,总结问题,教师可适当提示。 小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的示范给学生直观印象,优美的乐曲给学生美的享受,轻松片刻使思维调整到最佳状态,化减学生作画的畏难情绪,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学生自主合作,用线条为服装、陶罐进行装饰。灵活运用各种线条组成丰富的画面。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学生自评互欣赏,评述作品(肯定优点,指出问题) 自我陈述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之处 通过小道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活跃起来,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线条,学会自主探究 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美的能力 积极的思考运用自我的直观感受,欣赏大师的作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大胆的谈谈自己的想法,产生思想的火花。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合作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评价能力;作业展示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激励差生很好的办法
七、板书设计
会变的线条 直线、曲线、折线、弧线、螺旋线、交叉线:秩序、变化、疏密、长短、粗细 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