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新趋势2 更加注重“跨模块”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考情分析]
认真研读近几年的全国卷,会发现试题的综合性在增强,从跨章节综合提升到跨模块综合,而且从选择题向非选择题迁移的趋势。基于这一变化,考生在备考时(尤其二轮复习)要注意把高中所学的知识梳理清楚,注意知识点的关联性(如构建思维脑图),再选择这一类综合性强的试题进行专项训练。
生物高考新趋势
年份 题号 考查内容
2020年全国卷Ⅰ T29 必修1细胞膜与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必修3神经调节
2020年全国卷Ⅱ T1 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必修2基因的本质、必修3免疫调节
2020年全国卷Ⅲ T30 必修1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必修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2019年全国卷Ⅰ T29 必修1植物细胞的吸水、光合作用和必修3植物激素调节
2019年全国卷Ⅱ T30 必修1性激素、必修2减数分裂和必修3体液调节
T31 必修1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和必修3生态系统
2019年全国卷Ⅲ T5 必修1细胞呼吸、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和必修3内环境与稳态
1.(2018·全国卷Ⅰ,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解析 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因此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A正确;原核细胞的拟核含一个裸露的环状DNA分子,该DNA的复制及转录都需要酶催化,故拟核中存在由DNA和酶构成的DNA-蛋白质复合物,B错误;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的作用,D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故复合物中参与DNA复制的蛋白质可能是DNA聚合酶,C正确;如果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复合物中必须含有RNA聚合酶,因为RNA中核糖核苷酸之间的连接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D正确。
答案 B
[解密] 本题将必修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以及必修2 DNA分子的复制与转录等知识进行了综合考查。
2.(2019·海南卷,26)人体血液中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成人体内生成红细胞的场所是________;成熟红细胞不能合成血红蛋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元素________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原料。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上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
(3)无氧呼吸是成熟红细胞获得能量的途径,无氧呼吸产生能量的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创面会大量渗出细胞外液,通常需要给患者输入________(填“红细胞悬浮液”或“血浆”)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解析 (1)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增殖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等,因此通常成人体内生成红细胞的场所是骨髓;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核糖体等各种细胞器,不能合成血红蛋白。
(2)金属元素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原料。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基因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导致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
(3)无氧呼吸的场所只有一个,是细胞质基质。
(4)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创面会大量渗出细胞外液,通常需要给患者输入血浆,增加细胞外液的量,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答案 (1)骨髓 没有细胞核 (2)铁 氨基酸的替换 (3)细胞质基质 (4)血浆
[解密] 本题考查了必修1蛋白质的结构、必修2基因突变和必修3内环境稳态等方面的知识。
3.(2018·全国卷Ⅲ,30)回答下列与蛋白质相关的问题:
(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________这一细胞器上形成的。合成的蛋白质中有些是分泌蛋白,如________(填“胃蛋白酶”“逆转录酶”或“酪氨酸酶”)。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高尔基体,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细胞内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________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通常,变性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DNA分子发生突变,导致编码正常血红蛋白多肽链的mRNA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但未引起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氨基酸是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形成肽键;胃蛋白酶属于分泌蛋白;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对来自内质网的分泌蛋白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2)蛋白质中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决定了其生物学功能;蛋白质变性是空间结构遭到了破坏,失去了生物活性。变性蛋白质的肽键暴露出来,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3)编码血红蛋白多肽链的mRNA序列中一个碱基被替换,但其未引起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改变,说明突变前后mRNA上相应密码子对应同一种氨基酸,即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
答案 (1)氨基酸 核糖体 胃蛋白酶 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2)空间 蛋白质变性使肽键暴露,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 (3)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
[解密] 本题对必修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必修2基因突变等跨模块知识进行了综合考查。
1.(2021·江西新余联考)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两者都含有DNA和RNA,都能够进行DNA复制、转录、翻译等活动
C.两者的细胞膜都含有磷脂和蛋白质,且磷脂的含量决定了膜功能的复杂性
D.两者都含有核糖体和内质网,都能够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
解析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真核细胞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而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A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DNA和RNA,都能够进行DNA复制、转录、翻译等活动,B正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细胞膜都含有磷脂和蛋白质,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决定了膜功能的复杂性,C错误;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D错误。
答案 B
2.(2021·山东潍坊统考)如图表示胞外信号分子引起细胞相应效应的部分信号转导途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胞外信号分子不可能是神经递质或植物激素
B.受体蛋白均具有特异性且都分布在细胞膜上
C.基因表达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而细胞代谢发生在细胞质中
D.此信号转导途径可实现对细胞多项生命活动的调控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胞外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胞外信号转化为胞内信号,然后通过一系列的传递过程实现调节作用。神经递质和植物激素也可以作为胞外信号分子实现图中的信息传递过程。受体蛋白可能分布在细胞膜上,也可能存在于细胞内,如性激素的受体。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翻译的场所是细胞质。分析图示可知,通过图示信号转导途径,信号分子可调控细胞内的多项生命活动,如基因表达、细胞形状变化和运动、细胞代谢等。
答案 D
3.(2020·天津静海区)下列叙述与所给的概念模型不相符的是( )
A.若该图表示无氧呼吸,则E可表示葡萄糖,F可代表丙酮酸,G可代表CO2和酒精,H可代表乳酸
B.若该图表示诱变育种,则E可表示诱变因素,F可代表处理材料,G、H可说明变异的不定向性
C.若该图表示能量流动,则E可表示羊摄入的能量,F可代表羊同化的能量,G、H可分别代表被下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和羊粪便中的能量
D.若该图表示体液免疫,则E可表示抗原和淋巴因子,F可代表B细胞,G、H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解析 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的无氧呼吸,其第一阶段的产物为丙酮酸和[H],在不同酶的作用下,第二阶段的产物可能是乳酸或酒精和CO2,依此可知若题图表示无氧呼吸,E可表示葡萄糖,F可代表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丙酮酸,G、H可代表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的产物——CO2和酒精、乳酸,A不符合题意;若该图表示诱变育种,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由此可推断E可表示诱变因素,F可代表处理材料,则G、H可说明变异的不定向性,B不符合题意;若该图表示能量流动,E可表示羊摄入的能量,摄入的能量包括羊的同化量和其粪便中的能量,其中羊的同化量一部分通过羊的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其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才会流入下一营养级,C符合题意;若该图表示体液免疫,E可表示抗原和淋巴因子,F可代表B细胞,则G、H可分别代表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4.(2020·河南名校联盟)CO2是生物体及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化合物,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人体细胞中CO2的产生场所是________。
(2)植物的CO2补偿点是指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已知甲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将正常生长的甲、乙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在适宜光照等条件下培养。当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乙种植物净光合速率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若适当降低光照强度,甲植物的CO2补偿点将变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2是生命活动的调节因子。与神经调节相比,CO2参与的调节方式在作用途径和作用时间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O2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的主要形式,但人类对________的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解析 (1)人体细胞有氧呼吸的产物有CO2和H2O,无氧呼吸的产物有乳酸,因此只有有氧呼吸才会产生CO2,产生CO2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2)根据题中信息分析,已知甲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的,因此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即环境中CO2浓度处于CO2补偿点时),对乙种植物来说环境CO2浓度已经超过其CO2补偿点,因此其净光合速率大于0。若适当降低光照强度,甲种植物的光合速率下降,需要提高环境中CO2浓度才能使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因此甲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将变大。(3)CO2参与的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相比,其作用途径需要体液运输,作用时间比较长。(4)利用所学的教材知识分析,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会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答案 (1)线粒体基质 (2)大于 大 原CO2补偿点是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得的,因此适当降低光照强度后,光合速率下降,需要提高环境中CO2浓度才能使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答案合理即可) (3)需要体液运输,作用时间比较长 (4)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5.(2020·安徽淮北联考)“莲藕生态养鱼”是种养复合生态型的农业新模式,请回答:
(1)荷花的花色有粉色和白色,体现了________的多样性;荷叶有的挺水、有的浮水,错落有致,这种现象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
(2)在相同环境及养殖条件下,若将某池塘中主要鱼种由草食性鱼更换为肉食性鱼,则鱼类产量将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降低”),依据是_____________。
(3)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清除池塘中各种野生植物,扩大莲藕的种植面积,则该池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调查发现,在建设“种养复合生态型新模式”前莲藕种群中DD和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和60%,现该种群中DD和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和70%,该莲藕种群________(填“发生了”或“未发生”)进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荷花的花色有粉色和白色属于同种生物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由等位基因控制,体现了基因的(或遗传)多样性;荷叶有的挺水、有的浮水,错落有致,是同一种群内部的特征,不属于群落的特征。(2)草食性鱼属于第二营养级,肉食性鱼属于第三营养级,由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将池塘中主要鱼种由草食性鱼更换为肉食性鱼后,鱼类的产量将降低。(3)清除池塘中各种野生植物,扩大莲藕的种植面积,则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种类减少,导致营养结构变得简单,其自我调节能力降低。(4)调查发现,在建设“种养复合生态型新模式”前莲藕种群中DD和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和60%,此时该莲藕种群中Dd基因型频率为35%,D的基因频率为22.5%,d的基因频率为77.5%;现该种群中DD和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和70%,此时该莲藕种群中Dd基因型频率为10%,D的基因频率为25%,d的基因频率为75%,比较可知改造前后该莲藕种群的D、d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由于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该莲藕种群发生了进化。
答案 (1)基因(或遗传) 不属于
(2)降低 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肉食性鱼所处营养级高,获得的能量少
(3)减弱 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减少,营养结构变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减弱
(4)发生了 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