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考情分析]
生物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运用生物学的专业语言来分析生命现象、解释相关生命现象的原因、推理生命活动的规律、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思维方法。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要求考生填写简单词句的比例有所下降,而要求考生分析原因、进行逻辑推理、阐述理由的试题比例有所上升。在备考中要注意自觉地运用生物学知识思考并解释生物学现象,体会科学研究过程与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精准地进行表达与交流。
新趋势6 长句叙述题比例增加,更加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
生物高考新趋势
年份 题号 考查内容
2020年全国卷Ⅰ T30(1)(2) 中耕松土并除草的作用,施肥后浇水的原因
T31(3) 糖尿病大鼠体重下降的原因
T32(1) 基因重组的两条途径
2020年全国卷Ⅱ T30(3) 叶绿体双层膜破裂后照光,有氧气释放的原因
2020年全国卷Ⅲ T30(2)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T32(3) 写出杂交实验设计的思路
2019年全国卷Ⅰ T29(2)(3) 干旱处理植物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T30(1)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的原因
2019年全国卷Ⅱ T29(2)(3) 胚芽鞘弯曲的原因及与对照组弯曲角度不同的原因
2019年全国卷Ⅲ T29(2) 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及结论
T32(2) 1.(2019·海南卷,27)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根细胞对a、b两种物质的吸收速率与外界溶液中这两种物质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a、b两条曲线分别代表植物根细胞对不同浓度a、b两种物质的吸收速率)。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发现a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运输的。自由扩散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当外界溶液中b的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再增加b的浓度,根细胞对b的吸收速率不再增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同学据图认为b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李同学认为是协助扩散。请设计实验确定王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方式进出细胞即自由扩散,该过程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受细胞内外浓度差的影响。
(2)由图可知,b可能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b需要载体协助,当外界溶液中b的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载体数目饱和,再增加b的浓度,根细胞对b的吸收速率不再增加。
(3)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的区别在于前者不需要消耗能量,后者需要消耗能量。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多,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少,故实验设计的自变量是有无氧气,因变量是细胞对b的吸收速率。设计实验时要注意等量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思路:将长势相同的某植物根细胞平均分为两组,甲组放在有氧条件下,乙组放在无氧条件下,将甲乙两组植物根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根细胞对b物质的吸收速率。
结果及结论:若甲组根细胞对b物质的吸收速率大于乙组,则说明b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若甲组和乙组根细胞对b物质的吸收速率大致相同,则说明b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答案 (1)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2)载体数量饱和
(3)思路:将长势相同的某植物根细胞平均分为两组,甲组放在有氧条件下,乙组放在无氧条件下,将甲乙两组植物根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根细胞对b物质的吸收速率。结果及结论:若甲组根细胞对b物质的吸收速率大于乙组,则说明b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若甲组和乙组根细胞对b物质的吸收速率大致相同,则说明b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1.(2021·江西九江质检)激素调节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网购的猕猴桃一般比较硬,若与成熟的苹果一起密封保存可加速其软化,该做法依据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产品生产中应用广泛,若施用不当,残留在蔬菜水果上的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会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在施用时,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等问题。
(3)在窗台上种植盆栽植物时,最好每周将花盆旋转一定的角度,该做法依据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研究表明:胚芽鞘的向光弯曲生长不是因为单侧光引起了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而是因为单侧光导致了向光侧的生长素分解。请以燕麦胚芽鞘和琼脂块等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解析 (1)植物成熟的果实能产生并释放乙烯,而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因此将未熟的猕猴桃与成熟的苹果混合储存,苹果释放的乙烯可加速猕猴桃的成熟。(2)蔬菜水果上残留的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会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在农业生产上,在施用时,还要考虑施用时间、处理部位、药物毒性和残留、施用的浓度和施用次数等问题。(3)摆放在窗台上的盆栽植物长期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会向光生长而发生弯曲,定期转动一定的角度可保证植株比较均匀地接受光照,从而避免植物向光生长而发生弯曲。(4)本题为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是证实胚芽鞘的向光弯曲生长不是因为单侧光引起了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而是因为单侧光导致了向光侧的生长素分解。实验思路:选取四块大小相等的琼脂块甲、乙、丙、丁,将甲、乙放在同一未经单侧光照处理的胚芽鞘尖端下收集生长素(甲、乙不接触),将丙、丁放在同一经单侧光照处理的胚芽鞘尖端的向光侧和背光侧下收集生长素(丙、丁不接触),再将琼脂块分别转移到去除尖端的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四组胚芽鞘切段的弯曲程度。预期结果:放置琼脂块甲、乙、丁的胚芽鞘切段弯曲程度相同,而放置琼脂块丙的胚芽鞘切段弯曲程度较低。
答案 (1)成熟的苹果会释放乙烯,乙烯可促进果实的成熟
(2)施用时间、处理部位、药物毒性和残留、施用浓度和次数(至少答出两点,答案合理即可)
(3)旋转花盆可使植株均匀接受光照,避免植物向光生长而引起植株弯曲
(4)实验思路:选取四块大小相等的琼脂块甲、乙、丙、丁,将甲、乙放在同一未经单侧光照处理的胚芽鞘尖端下收集生长素(甲、乙不接触),将丙、丁放在同一经单侧光照处理的胚芽鞘尖端的向光侧和背光侧下收集生长素(丙、丁不接触),再将琼脂块分别转移到去除尖端的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四组胚芽鞘切段的弯曲程度。
预期结果:放置琼脂块甲、乙、丁的胚芽鞘切段弯曲程度相同,而放置琼脂块丙的胚芽鞘切段弯曲程度较低。
2.(2020·河南名校联盟)当动物经历条件恐惧后,再次接触相同刺激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科学家进行了暗示与关联条件恐惧实验,以测定动物学习、记忆不悦经历和环境暗示之间关联的能力。实验中用声音或光暗示作为条件刺激,以厌恶性刺激(如电击)作为非条件刺激,二者配合出现。经过这种训练,动物不仅学会声音或光和电击之间存在联系,而且知道电击和周围环境之间也存在某种联系。前者为暗示条件恐惧,后者为关联条件恐惧。请回答相关问题。
(1)参与条件关联学习过程的脑部结构主要是____________。
(2)动物在神经紧张时,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种激素)的分泌会增多。
(3)动物因紧张而感到口渴,原因是位于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_会产生兴奋。
(4)破坏了动物脊髓后,关联条件恐惧不再出现,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学习和记忆主要是由大脑皮层完成的。(2)动物在神经紧张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均会增加,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3)产生口渴感觉需要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之产生兴奋并传递到大脑皮层。(4)通过题意分析可知,关联条件恐惧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建立,非条件反射由脊髓参与完成,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参与完成,当脊髓被破坏后,非条件反射无法完成,则关联条件恐惧无法建立。
答案 (1)大脑皮层
(2)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
(3)渗透压感受器
(4)关联条件恐惧由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共同形成,非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当脊髓被破坏时非条件反射无法完成,影响关联条件恐惧的形成
3.(2020·湖南名校联考)谚语讲: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为了探究春季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科研小组在小麦发育的起身期、拔节期及挑旗期分别追施氮肥90 kg·km-2,获得的研究数据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时期 穗数/(104穗·km-2) 穗粒数/粒 粒重/mg 产量/(kg·km-2)
起身期 692.5±121.9 34.1±0.36 36.2±0.4 8 252.2±408.7
拔节期 662.6±26.9 36.2±0.45 39.3±1.1 9 014.5±141.7
挑旗期 659.1±33.0 35.3±0.43 37.9±0.3 8 570.2±276.2
(1)氮肥能提高小麦产量的原因之一是氮肥中的氮元素是组成________________(答两个参与光反应的物质)的必需元素。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小麦田中要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三个不同时期追施氮肥的量相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增加本实验的严谨性,需要增加一个组别,其相应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表中数据可知,________期追施氮肥小麦产量最高,这可能是因为该时期追施氮肥使________明显增强,使有机物积累明显增多。
(4)请结合本实验相关内容,设计实验探究春季不同时期适量灌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其简要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参与光反应的叶绿素、ADP、酶和NADP+等都含有氮元素。由于大量氮元素随农产品源源不断地从小麦田中输出而输出,故小麦田中需要不断施加氮肥。(2)实验中三个不同时期追施氮肥的量属于无关变量,为了排除施肥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三个不同时期追施氮肥的量应该相等。为了探究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需要与各个时期均不追施氮肥的组别进行对照。(3)与起身期和挑旗期相比,拔节期追施氮肥,穗粒数和粒重均最大,小麦产量最高,这可能与(净)光合作用明显增强有关。(4)仿照探究春季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的实验思路来设计实验,进一步探究春季不同时期适量灌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简要实验思路见答案。
答案 (1)叶绿素、酶、ADP、NADP+等(答出两个即可) 大量氮元素随农产品的输出而输出,需不断补充(答案合理即可)
(2)排除施肥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答案合理即可) 各个时期均不追施氮肥
(3)拔节 (净)光合作用
(4)在小麦发育的起身期、拔节期及挑旗期,分别对不同组别给予等量且适量灌溉,统计穗数、穗粒数、粒重及产量,并进行比较(答案合理即可)
4.(2021·河北衡水金卷)某昆虫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体色的灰色与黑色受一对等位基因N/n控制;另有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当隐性纯合时会导致雄性个体反转为不育的雌性,对雌性个体无影响。现有灰色雄性个体与黑色可育雌性个体杂交,F1中雄性个体只有黑色,雌性个体中灰色∶黑色=2∶1,且雌性∶雄性=3∶1。不考虑相关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控制该昆虫体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
(2)F1中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中灰色不育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若用X射线对F2中灰色不育雌性个体进行处理,极少数个体又会恢复成可育的雄性个体,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昆虫的红、白眼性状受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现让基因型为aaBB的红眼可育雌性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白眼雄性个体杂交产生F1,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F2,来判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预期结果和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据题干信息分析,灰色雄性个体与黑色可育雌性个体杂交,F1雄性个体的表现型与雌性个体的表现型不同,说明控制该昆虫体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且黑色为显性性状,因此亲本灰色雄性个体有关体色的基因型为ZnZn,黑色可育雌性个体有关体色的基因型为ZNW;F1中雌性∶雄性=3∶1,推断雄性个体中有50%的个体(aa)发生了性反转,则亲本关于A/a的基因型组合为Aa×aa,再结合aa的存在会导致雄性个体反转为不育的雌性,可知亲本灰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只能为AaZnZn,亲本黑色可育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ZNW。(2)F1的基因型为1/4AaZNZn、1/4aaZNZn、1/4AaZnW、1/4aaZnW,其中aaZNZn性反转为不育的雌性个体,因此F1中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实际上为AaZNZn分别与1/2AaZnW、1/2aaZnW交配,F2中灰色不育雌性个体是由基因型为aaZnZn的雄性个体发生性反转而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分析,关于
A/a,F1产生的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1/2A、1/2a,F1产生的雌配子种类及比例为1/4A、3/4a,则F2中aa个体占3/8;关于N/n,F2的基因型为1/4ZNZn、1/4ZnZn、1/4ZNW、1/4ZnW,所以F2中灰色不育雌性个体(aaZnZn)所占的比例为3/8×1/4=3/32。用X射线对F2中灰色不育雌性个体进行处理,可能使极少数个体中的基因a突变成基因A,从而恢复成可育的雄性个体。(3)红眼可育雌性个体(aaBB)与白眼雄性个体(AAbb)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Bb,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子代雌、雄个体中红眼∶白眼均为3∶1;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2的基因型为1/4aaBB、2/4AaBb、1/4AAbb,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个体性反转为雌性,则雌性个体中红眼∶白眼=4∶1,雄性个体中红眼∶白眼=2∶1。
答案 (1)Z AaZnZn×aaZNW
(2)3/32 极少数个体中的基因a突变成了基因A
(3)若子代雄(或雌)性个体中红眼∶白眼=3∶1,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子代雄性个体中红眼∶白眼=2∶1,雌性个体中红眼∶白眼=4∶1,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