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东片四校2021-2022学年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综合检测题(word,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东片四校2021-2022学年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综合检测题(word,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26 03:3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下地理综合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如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与①④两区域的分界线大致相同的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B.南方与北方的界线
C.热带与亚热带的界线 D.地势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2.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④区传统民居为蒙古包,适应游牧生活 B.③区沙尘暴气象灾害频发
C.②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D.①区年降水量一般少于800 mm
第1—2题图   第3—4题图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结合“东北地区矿产、城市和交通分布图”,完成第3—4题。
3.“龙江熟,天下足”,下列属于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的是( )
A.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B.雨热同期,气候适宜
C.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 D.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4.东北重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先进的高科技条件
C.发达的水运条件 D.丰富的矿产资源
近代以来黄土高原因掠夺性林地采伐和开荒种地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延安市近20年来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整治工作,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苹果等特色产业,林草植被覆盖度达87.8%。读图,完成第5—6题。
第5—6题图
5.根据图文信息,延安20年前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石漠化 B.土地沙漠化
C.水土流失严重 D.洪涝灾害频繁
6.近20年来,经过“绿色革命”,如今的延安山绿水清,天蓝民富,延安生态环境整治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退耕还林 ②大力发展放牧业 ③扩大耕地面积 ④调整产业结构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睡城”也称“卧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人口相对集中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人口虽然大量入住,但是仅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乘车赶往市中心上班。燕郊隶属于河北省三河市,是我国众多“睡城”中的典型代表。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在燕郊和北京之间的道路上,呈现出明显的“潮汐式”流动。如图为燕郊相对位置示意图,图中箭头及数字表示京漂族每天上班的方向及平均距离。读图,完成第7—8题。
7.燕郊成为“睡城”,其原因有( )
①交通便利         ②工资水平高 
③房价相对较低       ④与北京、天津的距离较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人口“潮汐式”流动会给北京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下列有利于缓解这些问题的措施是( )
A.在燕郊及附近地区大量建住宅区
B.在北京与燕郊之间增建高速公路
C.北京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燕郊及附近地区承接北京转移的部分产业
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第9—11题。
9.长江中游城市群包含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鄂、湘、赣 B.黔、蜀、渝 C.皖、浙、沪 D.苏、鲁、豫
10.有关长江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论述正确的是( )
A.通航能力自西向东逐渐增强     
B.成渝经济区西部的三峡工程提供了充足的电能
C.水能资源蕴藏量自西向东逐渐增多  
D.长江下游与京广、京九铁路交汇,形成水陆联运网
11.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成渝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是( )
A.资金和劳动力资源充足 B.矿产和水力等资源丰富
C.人才和技术力量雄厚 D.海陆空交通运输便利
第9—11题图 第13题图 第14—15题图
12.2018年10月24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使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联系更加密切。关于香港、澳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②香港的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比重大 
③澳门旅游业发达         ④澳门工矿业发达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读“台湾省地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 B.夏季易受台风影响,多暴雨
C.盛产香蕉、菠萝等热带水果 D.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读图,完成第14—15题。
14.关于该盆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处中温带 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城镇多分布在山麓绿洲上 ④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关于该盆地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
B.夏季降水丰富,河流进入汛期
C.均为外流河
D.大部分为季节性河流
如图是青藏地区农牧业的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6—17题。
16.青藏地区冬寒夏凉,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河谷地形平坦开阔    B.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稍高
C.晴天多,光照时间长    D.降水丰富,灌溉水源足
17.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青海省的西宁有“日光城”之称 B.畜牧业是当地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
C.当地优良畜种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 D.主要的农作物是青稞、小麦和豌豆等
18.下列有关青藏高原自然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干旱是其最显著的自然特征
C.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D.有“世界屋脊”之称
19.位于北方地区的我国最大的盐场是( )
A.长芦盐场 B.淮北盐场 C.莺歌海盐场 D.布袋盐场
20.每年夏季,我国沿海海域都进入休渔期,期间大小船只一律禁止捕鱼,目的是( )
A.增加渔业收入 B.保护渔业资源 C.保护捕捞安全 D.降低海洋污染
二、综合题(共40分)
21.东营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在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进行了一次研学旅行活动。下面是研学旅行的相关材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一)研学目标
了解研学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二)研学过程
同学们搜集了研学地区的有关地图。
第一站:东北平原
(1)东北平原,春季是小麦等农作物的播种季节,该季节土壤水分较充足。分析这里春旱不严重的自然原因。(1分)

第二站:内蒙古高原
(2)河套平原是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区,因种植业发达,被称为“塞上江南”。分析该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1分)

第三站:黄土高原
(3)大家来到黄土高原,看到这里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请分析原因。(2分)

(三)研学总结
(4)同学们研学归来后,对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和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请根据所学知识将下表补充完整。(4分)
地形区 土地利用类型 农业部门 农作物熟制 生态环境问题
东北平原 旱地 种植业 ① 水土流失,湿地锐减
内蒙古高原 草地 ② ③
黄土高原 ④ 种植业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水土流失
22.读我国南方地区“集中连片扶贫攻坚主战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有 平原和东南丘陵交错分布,西部以 高原和 盆地为主。南方地区集中连片扶贫攻坚主战场的主要地形是 。(4分)
(2)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 ”。长江三角洲地区河网密布,物产富饶,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 ”。(2分)
(3)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我国最大城市群,核心城市是 。(1分)
(4)香港是世界著名 。澳门 发达,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台湾岛上森林面积广阔,有“ ”的美誉。(3分)
23.国庆期间滨州学院李教授带学生对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进行考察。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0分)
喀什地区城镇分布图 甲 乙 京津冀地区图
(1)考察团用“三山夹两盆”来概括图 (选填“甲”或“乙”)区域的地形特征。从地势看,图乙中的A区域主要位于第 级阶梯。(2分)
(2)考察团一行到新疆阿克苏后,得知当地苹果采摘期比山东晚一个多月,以其独特的“冰糖心”被誉为新疆的“水果皇后”。请分析阿克苏苹果“冰糖心”形成的有利条件。(1分)

(3)考察团对喀什地区的城镇分布进行了考察,请你结合喀什地区城镇分布图分析喀什地区城镇分布的主要特点。(1分)

(4)考察团在西北地区考察时谈到“西气东输”工程,该工程是把甲区域 盆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通过 运输(方式)输送到能源需求量大的长江三角洲地区。(2分)
(5)考察团在B地区考察时,发现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请结合京津冀地区图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2分)
(6)通过考察发现松花江和塔里木河丰水期都在夏季,请你分析塔里木河丰水期在夏季的原因。(2分)

24.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巨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强区域合作,达到优势互补。读“我国某大型资源调配工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填出图中字母或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4分)
山脉:B ,灌溉农业区:C ,省区:① 省,支流:E 。
(2)图中大型资源调配工程是 工程,该工程对于甲地区的积极影响有 (任意答一点即可)。(2分)
(3)D所在地形区的传统民居是 ,优势能源主要有 煤炭 和水能;乙省区代表性的粮食作物是 。(2分)
(4)请分析甲省区有利于长绒棉生长的优势条件。(2分)

(5)请根据A城市的气温降水图,分析华北平原春旱形成的原因。(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