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气层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1大气层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26 14:2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大气层
一、选择题
1.该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2.雾霾天气正威胁着人体健康,雾霾主要分布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流层
3.地球大气对流层厚度的大小与气温高低呈正相关,因此,对流层大的厚度存在明显的纬度差异。据此回答。一架飞机保持12千米的高度从南极上空飞往赤道上空,飞行员途中的感受是( )
A.一直平稳 B.先上下颠簸,后平稳飞行
C.一直颠簸 D.先平稳飞行,后上下颠簸
4.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大气层分为五层,自下而上的顺序是( )
A.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B.外层→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
C.中间层→暖层一对流层→平流层→外层
D.对流层→平流层→暖层→中间层→外层
5.下列关于大气分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B.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C.对流层和平流层的大气温度都随高度上升而下降
D.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6.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下列关于对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其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
B.纬度越高对流层厚度越大
C.飞机、卫星等航天器主要在这层飞行
D.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对流运动剧烈
7.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现象仍然存在的是( )
A.蓝天白云 B.电闪雷鸣 C.火山地震 D.台风寒潮
8.地球上的大气层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将会( )
A.出现晴天、下雨等非常复杂的天气现象 B.没有四季变化
C.地球上会出现类似月球上“月坑”一样的“地坑” D.没有白天和黑夜
9.2019 年 12 月 16 日我国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 52 和第 53 颗北斗导航卫星。 运载火箭在发射升空过程中首先经过大气层中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外层
10.如图为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平流层,②是对流层
B.①的厚度不均,通常低纬度地区比高纬度地区要厚
C.①气温的变化说明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D.②中空气垂直运动强烈,臭氧层也主要集中在此层
11.如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是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其中正确的是()
①图中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图中A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航天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2.大气圈由高到低的变化,正确的是(  )
A.气温逐渐升高 B.气温逐渐降低
C.密度逐渐增大 D.密度逐渐减小
13.2017年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四、二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第一、二颗组网卫星,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双星”从发射升空要经过含有大量臭氧的大气层是哪一层?(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14.夏天,我们常用冰块给鱼保鲜,为了达到最好的保鲜效果,冰块应放在鱼的(  )
A.下面 B.上面 C.中间 D.都一样
二、填空题
15.下图为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示意图,图中与天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是第___________层(填序号),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___________。
16.读下列大气的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___层,该层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
(2)大型客机主要在___________飞行。
(3)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多发生在___________层。其原因有___________。
①该层空气有显著的对流运动
②该层空气上面气温高,下层气温低
③该层集中了大气中绝大部分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④该层有臭氧层吸收紫外线
(4)水循环中,海洋上空气的大气水会输送到陆地上空,这一输送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层(填字母)。
17.(1)读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图中____(选“A”或“B”)曲线能正确表示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情况;
(2)在探测器外面有一测大气温度的仪器,当位于平流层时,它的示数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
18.热在水中是如何传播的呢?某同学认为可能是通过水的流动来传递的。他的探究过程如下:
(1)寻找方法:如图所示,在水中加入一些紫红色高锰酸钾颗粒,通过被染红的水的运动来反映水的流动,以下三种方法中和他所用方法相同的是(_________)
A.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B.用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光传播的路径和方向
C.用烛焰的摆动来反映声波的存在
(2)进行实验:将水装入环形玻璃容器,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在A点(如上图),给该处加热,发现被染红的水沿______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方向运动起来,并很快使水的温度升高。
(3)根据以上的探究可知:如果冬天家中准备安装暖气片,使家中的空气很快变暖,应该将暖气片安装在房间的______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温度低则气体收缩下沉,反之膨胀上升,故不符合题意;
B.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故不符合题意;
C.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故正确;
D.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
大气层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暖层。对流层,占据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故雾霾主要分布在对流层,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选A。
3.D
【详解】
极地全年低温,对流弱,对流层的厚度大约8-9千米,中纬度对流层的厚度平均为12千米,赤道地区全年气温高,对流旺盛,所以对流层的厚度大约有17-18千米。一架飞机保持12千米的高度在南极上空(高纬度)时,在平流层平稳飞行,保持12千米的高度到赤道上空(低纬度)时,在对流层飞行,上下颠簸。故飞机先平稳飞行,后上下颠簸,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故选D。
4.A
【详解】
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大气层分为五层,自下而上的顺序是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故选A。
5.C
【详解】
对流层的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平流层的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上升,C选项错误。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ACD选项正确。故选C。
6.A
【分析】
地球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
【详解】
A、对流层主要热量的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A正确;
B、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B错误;
C、平流层的水汽、悬浮固体颗粒、杂质等极少,天气比较晴朗,光线比较好,能见度很高,便于高空飞行,C错误;
D、对流层,因为其主要热量的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所以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对流层的特征,要求学生理解掌握。
7.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地壳变动是由于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地壳运动是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它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变,促使大陆、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沟和山脉;同时还导致发生地震、火山爆发等。因此火山和地震的发生与大气层无关,而蓝天白云、电闪雷鸣、台风寒潮等均与大气层紧密相关。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大气层的作用,火山与地震的成因,要求学生理解掌握。
8.C
【详解】
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不会出现晴天、下雨等非常复杂的天气现象,A选项错误。只要地球自转和公转,即使没有大气层,也会有白天和黑夜、有四季的变化,BD选项错误。如果没有大气层保护着地球,地球就会被其他天体撞击,出现类似月球上“月坑”一样的“地坑”,C选项正确。故选C。
9.A
【详解】
地球上的大气从近地面垂直向上依次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所以运载火箭在发射升空过程中首先经过大气层中的对流层。故选A。
10.B
【详解】
①是对流层,②是平流层,A选项错误。①的厚度不均,通常低纬度地区由于气温高,对流运动更强,故低纬度地区对流层厚度比高纬度地区要厚,B选项正确。①气温的变化是随海拔上升,气温降低,说明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地面,C选项错误。②中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臭氧层也主要集中在此层,D选项错误。故选B。
11.A
【分析】
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由于90%以上的水气集中在对流层中,所以云、雾、雨、雪等众多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详解】
A层是对流层,对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①符合题意。对流层是A层,降雨下雪等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②符合题意。图中B层是平流层,航天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并不在平流层,③不符合题意。图中B层是平流层,平流层并不是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因为对流层才是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C
【详解】
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地表附近的对流层,其温度是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平流层,它的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所以这一层的最大特点是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中间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下降;大气圈的最外层是高层大气,它是靠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的。很显然在大气圈中气温不是随高度增加一味增加或者减少。故AB错;就整个地球来说,愈靠近核心,组成物质的密度就愈大。大气圈是地球的一部分,大气圈的高层和低层相比较,高层的密度比低层要小得多,而且越高越稀薄。因此题目中大气圈由高到低的变化是越低密度越大,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点。
13.B
【详解】
大气从近地面向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包括中间层和暖层),其中有大量臭氧的是平流层,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14.B
【解析】
【详解】
用冰来冷却海鲜,冰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密度变大要下沉,这样有助于对流的发生,所以把冰放在冷藏的食物的上方,故B正确,ACD错误。
15.① 对流运动
【详解】
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①对流层,温度变化规律为: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16.对流 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平流 对流 ①③ A
【详解】
(1)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图中A代表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2)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平稳,适合大型客机飞行。
(3)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原因是①该层空气有显著的对流运动、③该层集中了大气中绝大部分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4)水循环中,海洋上空气的大气水会输送到陆地上空,该过程发生在对流层,即A。
17.A 增加
【详解】
(1)[1]大气分层从低往高的顺序为第一层为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第二层为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由等温分布变逆温分布。气温又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出现逆温层;第三层为中间层:从平流层顶到85公里高度为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增高而迅速降低;第四层为暖层:随高度的增高,气温迅速升高。因此A曲线能够正确表示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情况。
(2)[2]平流层的温度是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出现逆温层。
18.C 顺时针 下方
【详解】
(1)通过被染红的水的运动来反映水的流动,采用的是转换法。
A.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应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B.研究光现象时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传播的路径和方向,采用的是模型法;
C.声波看不见、摸不着,用烛焰的摆动来反映声波的存在采用的是转换法;
故选C;
(2)液体或气体中,较热的部分上升,较冷的部分下降,循环流动,互相搀和,使温度趋于均匀的过程叫对流。所以将水装入环形玻璃容器,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在A点,给该处加热,发现被染红的水沿A→B→C→D→A的方向运动起来,即顺时针运动;
(3)从底部加热,水会循环流动起来,很快使水的温度升高,这种现象叫做对流,它能发生在各种气体和液体中。根据以上的探究可知:如果冬天家中准备安装暖气片,应该安装在房间的下方,取暖效果最好。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