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6.3 复习图形的运动 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6.3 复习图形的运动 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26 08:1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3课时 复习图形的运动
整理与复习
一、回顾整理
物体绕一个固定的点或轴转动叫旋转,这个点或轴叫旋转中心,旋转中心在旋转的过程中保持不动。
什么是旋转?
[回顾1]旋转。
一、回顾整理
旋转中心:物体旋转时所绕的固定点(或轴)就是旋转中心。
旋转方向:钟表中指针的旋转方向称为顺时针方向,与指针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称为逆时针方向。
旋转角度:在旋转过程中,物体所旋转的角度通常用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形成的角来表示。
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是哪些?
[回顾1]旋转。
[回顾1]旋转。
一、回顾整理
旋转前后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旋转的特征:
旋转后的图形与旋转前的图形相比,形状、大小都不变。
一、回顾整理
可以用哪些数学方法把它还原呢?
[回顾2]图形的运动。
通过平移和旋转可以将图形还原。
一、回顾整理
你知道这些图案都是怎么被设计出来的吗?这些图案都有哪些特点?
[回顾3]图案的设计。
图案设计的方法:可以利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中的一种,也可以综合利用其中的两种或三种进行图案设计。
图案的特点:一个图形可以由一个基本图形经过不同的变换方式得到。
13.画一画。
二、知识应用
(1)图形A向下平移4格得到图形B。
A
B
13.画一画。
二、知识应用
(2)以图中的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与图形B轴对称的图形C。
A
B
C
13.画一画。
二、知识应用
(3)画出图形D绕点O顺时针旋转 后的图形E。
A
B
C
D
O
E
13.画一画。
二、知识应用
(4)将图形D放大,使新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为2: 1。
A
B
C
D
O
E
14.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二、知识应用
图1中的图形A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2格得到图2。
(1)图形A经过怎样的运动能使图1变成图2
14.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二、知识应用
图1中的图形A先绕右下方的顶点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1格得到图3。
(2)图形A经过怎样的运动能使图1变成图3
三、巩固练习
1.(1)图形B是图形A绕点O( )时针旋转( )后,又向
( )平移( )格得到的。
(2)图形D是图形C绕点P( )时针旋转( )后,又向
左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得到的。

90°

3
90°

2

3
三、巩固练习
2.如图,方格纸上一共有四个直角三角形,其中哪两个通过平移可
以和中间的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请写出平移过程。
把图形①向右平移11格,再向下平移3格;把图形④向上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5格,即可和中间的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四、课堂小结
旋转的意义:物体绕一个固定的点或轴转动叫旋转,这个点或轴叫旋转中心,旋转中心在旋转的过程中保持不动。
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旋转的特征:旋转后的图形与旋转前的图形相比,形状、大小都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