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考查先秦文化。材料中太
商无视人力资源
种怀柔重民的政策,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先秦时期珍惜人力资源的重要表现,是敬德保
人本思想的体现,故选
材料主旨是强调用怀柔保民的政策代替野蛮的屠杀政策,以缓和与殷商遗民的矛
冶,没有反映宗法观念、选贤任能,故排除
两项;“民贵君轻”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排除
方诸侯如果掌握了盐、铁等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杉
有条件收买
威信从而威
集权。因
持要由官府直接控制盐、铁等的生产与销售,是出于加强中央集
C项,并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
守外虚内的信息,故排除B、D两
材料中刘昫从唐太宗善于选贤任能的角度肯定其贡献,苏轼从仁德爱民的角度
与汉高祖、汉光武帝、宋太祖三人并立,王夫之从弑兄
角度认为李世民黑暗阴险,三者站在不同角度对唐太
作岀不同的评价,故选C项。A项叙述过于绝对,故排除;谂论从史岀,根据史料可以得出相应结论,故排除
不符合唯物史观,故排除
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材料反映宋初科举制度的变革.即世家大族、官宦子弟参加科考·易造成与主考官等结党
考后须参加复试。这一变革是
贵子弟滥占科第的有效措施,有利于保证科考
故选D项。宋太祖通过一系列政治上的举措,已消
政治上的举
消除了地方割据,从材料中无法直接得岀削弱地方割据、廉政建设的信息,排除A、C两项;材料所述主要反映宋朝
弟,为防止其结党营私,要求这些人科
加复试,目的是保证科考的公平公正
进吏治新
陈代谢,故排除B
央政府版图
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故选A项。清查户口与实现政令畅通无关,排除B项;材
料只涉及清查户口、加
控等措施没有体现政策上保全少数民族社会风俗、增加赋役加重藏民负担等信息,排
C、D两项
考査清代经济及对外政策。材料反映出清代统;
防止两湖之米出洋,以保证湖米对江浙地区
施打击私自贩卖湖米出洋的走私者,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内市场的稳定
排除A项。仅凭米的贩卖不
匕程度提高的结论,排除B项;材
是清政府
是维护国内市场稳
除D项
考査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材料反映岀黄宗羲反对“君为臣纲”等封建纲常伦理,主张构建新型平等的君臣关系,故
材料中黄宗羲强调构建平等的君臣关系以治理好
没
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项;材料
有反映黄宗羲思考世界起源等天道观的思想,排除C项;材料中黄宗羲的主张是要求建立人格平等的君臣关系,并没
新的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君主立宪制的框架,排除D项
8.A考查魏源的思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魏源的这些思想是在民族危机出现的背景下企图采取积极有为的策
危机的设想
项正确。魏源提岀的应对外来侵略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均属中国传统的
极大解放国人思想的作用,排除B项;魏源的主张在当时并没有被采纳,不会起到“有效抵御”外来侵略的作用,排除
页;魏源的主张中没有涉及西方的政治
除D项高三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業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1、必修2、必修3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
武王灭商和周公东征后,西周政权而临着如何处置庞大的股族遗民的问题。据《说苑·贵德》记载,太
公认为“咸刈厥敌,使靡有余”,周公则提出“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的主张。周公
的主张体现了
A.血缘分封的宗族观念
选贤任能的传统美德
C.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D.敬德保民的人本思想
2.西汉桑弘羊认为:“楚之云梦、齐之孟诸,有国之富而霸王之资也
今山川海泽之原,非独云梦、孟
诸也。鼓铸煮盐,其势必深居幽谷,奷猾交通山海之际,恐生大奸。”故有人上疏:“愿募民自给费,因县
官器,煮盐予用,以杜浮伪之路。”桑弘羊等人意在强调西汉政府应
A.盐业私营提高市场活跃程度
B.重本抑末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C.垄断战略资源加强中央集权
D.守外虚内以加强边疆地区统治
3.历史上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见下表)。据此可知
人物
对唐太宗的评价
刘昫“文皇帝发迹多奇,聪明神式。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成尽其才…终平泰阶,谅由斯道。”
苏轼“予观汉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杀人者致之,其余杀人愈多
天下愈乱。”
王夫之“况太宗之以夺大位为心,有不可示人之巨慝乎”
A.历史服务于统治者需要
C.认识角度差异影响史论
B.评价受时代影响不能形成结论
D.历史评价反映了论者的权威性
4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年)三月,下诏:“造士之选,匪树私恩,世禄之家,宜敦素业。如闻党与,颇容窃
吹,文衡公器,岂宜斯滥!自今举人凡关食禄之家,委礼部具析以闻,当令覆试。”宋初这一举措
A.削弱了地方割据
C.完善了廉政制度
B.促进了吏治的新陈代谢
D.有利于科考的公平公正
5元代在西藏确立统治之后,开始派官员清查户口,并在交通要道设置大小“甲姆”(驿站)。在第三次清
查户口时,还增设一种“马甲姆”(兵站),负责吐蕃到内地道路的安全及秩序,并为军事行动提供方便
〖高三12月质量检测·历史第1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