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 计算与应用(二)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复习内容
计算与应用(二)。(教材第73页“回顾与交流”第6题,第74~75页“巩固与应用”第5~7题)
二、复习目标
1.能灵活运用四则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判断。
2.经历利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
3.通过实际应用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应用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和应用。
难点:利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回顾】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师:上一节课我们回顾整理了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复习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73页回顾与交流第6题)
组织学生认真读题,自由思考,教师点名学生阐述解题思路。
师: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数学运算来解决,你知道解决实际问题时有哪些主要的步骤吗?
学生思考,相互交流。
点名学生汇报,互相补充。
师生共同总结:
(1)读懂题目,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2)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式并计算。
(3)检验,看它是否符合实际,并写出答语。
二、知识应用
1.教学教材第74页巩固与应用第5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巩固与应用第5题)
(1)师:每个月的用电量怎么计算?
点名学生说一说,引导学生明确:当月用电量=当月月底电表读数-上月月底电表读数。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师:要求2~6月平均每月用电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点名学生回答,明确:先算2~6月总用电量,再除以5。
(2)师:2~6月的总用电量怎么计算呢?
学生思考,点名学生回答。
学生可能会回答用(1)题中得出的数据相加计算;也可能回答用表格中首尾月份的月底电表读数相减计算。注意学生此时可能会误用6月底电表读数减去2月底电表读数,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质疑,并讨论纠错,正确列式。
组织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点名学生汇报答案。
(3)师:电费是怎么计算的?
点名学生回答,明确:电费=单价×用电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学教材第74页巩固与应用第6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巩固与应用第6题)
师:张叔叔从家骑车经过购物中心到植物园,这个过程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路程和时间。
师:知道路程和时间,我们就可以求出什么?
生:张叔叔骑车的平均速度。
师:张叔叔以同一速度从家骑车直接到植物园,路程是多少?(21 km)知道路程和时间,可以算出什么?(时间)
师:问可以省多长时间,接下来该怎么计算呢?
点名学生回答。
组织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互相检查,集体订正。
3.教学教材第74页巩固与应用第7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巩固与应用第7题)
组织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点名学生回答。
师:第(1)题求的是什么?
点名学生回答。
师:现在你们已经读懂题意了,下一步是做什么呢?(找出数量关系)
点名学生说一说解决第(1)题所需的数量关系。
组织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师:第(2)题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确:先算买5本《童话故事》花了多少钱,再算还剩多少钱,最后算剩下的钱可以买几本《儿童歌谣》。
组织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对列式、计算有困难的学生予以指导。
教师板书:50-6.2×5=19(元)
19÷2.4=7(本)……2.2(元)
师:那剩下的钱还能买7本还是8本呢?为什么?
学生思考,点名学生回答。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75页“巩固与应用”第8~10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8题:估计每个方阵的人数都是64人,估计出8个方阵的运动员大约是500人。
第9题:(1)提示:先把各年级的师生人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再把人数最多的年级与人数最少的年级安排在一起。即五年级与一年级一起去,六年级与二年级一起去,三年级与四年级一起去,这样可以一次搭配成功。
(2)略。
第10题:(1)篮球:96×=76.8(元)
排球:84×=67.2(元)
足球:72×=57.6(元)
乒乓球拍:12×=9.6(元)
羽毛球:3×=2.4(元)
羽毛球拍:40×=32(元)
(2)(72-57.6)×2+(40-32)×2+(3-2.4)×12=52(元)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计算与应用(二)
第6题: 第7题:
(10+14)÷2=12(千米/时) (1)4.8×20+6.2×15=189(元)
21÷12=1.75(时) 答:一共花去189元。
2-1.75=0.25(时) (2)50-6.2×5=19(元)
答:可以节省0.25时。 19÷2.4=7(本)……2.2(元)
答:剩下的钱还能买7本《儿童歌谣》。
教学反思
1.在本节课的复习中,首先注意将计算与应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巩固基本的计算能力。其次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练习,发展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探究策略的能力。对于开放性的题目,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提示和点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2.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