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 计算与应用(一)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复习内容
计算与应用(一)。(教材第72页“回顾与交流”第1题,第73~74页“巩固与应用”第1、2题)
二、复习目标
1.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及其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理解四则运算的算理,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在合作、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重点难点
重点:加、减、乘、除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回顾1】四则运算的算理。
师:你是怎样计算“15×13”的?你能在点子图中圈一圈,说明这样计算的道理吗?(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回顾与交流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讨论交流。
点名学生结合自己的算法和点子图说一说算理。
师:下面各题怎样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回顾与交流第1(2)题)
学生思考。
师:计算整数加减法时,可以借助计数器计算。谁能说一说324+84怎么计算?
点名学生说一说。(课件出示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
师: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我们可以借助“元、角、分”或者长度单位来计算。13.5-4.8怎么计算呢?
点名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说一说。
组织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计算“9.6÷0.6”“×”的道理。
【回顾2】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师: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各是怎样的?
点名学生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强调并板书:
整数 小数 分数
加法 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点对齐 化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
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点对齐 化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减
师:比较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思考。
课件出示问题:
(1)整数相加减,相同数位对齐后,是什么样的数相加减?
(2)小数相加减,小数点对齐后,是什么样的数相加减?
(3)分数相加减,通分后,是什么样的数相加减?
师生共同总结: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法,都是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
【回顾3】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1)整数、小数乘除法。
师:整数、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各是怎样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点名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2)分数乘除法。
师:分数的乘法怎么计算?
点名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师: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点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师:分数的除法怎么计算?
点名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回顾4】四则混合运算。
课件出示下列问题:
(1)什么是第一级运算?什么是第二级运算?
(2)一个算式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什么顺序计算?
(3)一个算式如果含有第一级和第二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
(4)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点名学生回答,集体评议。
二、知识应用
1.教学教材第73页巩固与应用第1题。
点名学生说一说,集体评议。
2.教学教材第73页巩固与应用第2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73页巩固与应用第2题)
点名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再说一说正确的计算方法,教师强调计算时需要注意的细节。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73~74页“巩固与应用”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3题:3.21 0.75 104 1.2 9.5 3.93 10 12
第4题:5.75 2.68 29 14 48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计算与应用(一)
整数 小数 分数
加法 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点对齐 化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
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点对齐 化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减
教学反思
1.复习四则运算时,部分学生存在不能正确列出竖式的情况。针对这一学情,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比较整数、小数、分数加减运算的算理,由都是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的原理,使学生明确整数、小数加减法列竖式的方法,以及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后加减。
2.四则混合运算在教学中讲起来枯燥无味,学生学起来也很费劲,容易出现各种错误,特别是运算顺序的错误尤为常见。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不理解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扩号外的原理。这个法则不要让学生硬背,应该在教学中多列举一些实际的应用,让学生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括号的技巧,使它变成活的运算法则。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