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2.2 比例的认识(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2.2 比例的认识(二)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25 16:3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比例的认识(二)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材第17页“试一试”)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三、重点难点
重点: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难点: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什么叫作比例?
明确: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作比例。
师: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列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   0.2∶2.5和4∶50
明确:6∶3和8∶5不能组成比例;0.2∶2.5和4∶50能组成比例。
师:同学们,在学习比时我们也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忆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师:比例又有什么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试一试第1问)
(1)计算四个比例的内项和外项的积,寻找规律。
师:观察这四个比例,你能发现比例内项的积与外项的积有什么规律吗?
组织学生独立计算,先思考再小组内交流。
点名学生说一说,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讲解并板书:
(2)举例验证规律。
(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试一试第2问)
师:淘气也发现了这样的规律,那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请同学们验证一下这两个比例。
点名学生板演计算过程,其余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规律。(让板演的同学告诉大家他的验证结果)
师:通过计算,这个规律适用于任意一个比例吗?(学生回答:适用)
教师小结:通过寻找和验证规律,我们发现,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3)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师指出: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
师: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例如:=(板书),你能找到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吗?
引导学生回答:12和4是比例的外项,6和8是比例的内项。
师:那用这种形式的比例验证比例的基本性质,应该怎样乘呢?
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形式的比例,计算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只要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就可以了。
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
师:能不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呢?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可以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看内、外项的积是否相等来判断能否组成比例。
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两种判断组比例的方法。一是依据比例的意义,看两个比是否相等;二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看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是否相等。(课件出示)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因为10×1.2=8×1.5=12,所以能组成比例,10∶1.5=8∶1.2。
因为6×18=9×12=108,所以能组成比例,6∶9=12∶18。
因为×≠×,所以∶和∶不能组成比例。
因为9×≠12×,所以9∶12和∶不能组成比例。
2.完成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4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用两种方法判断)
(1)答案不唯一,如210∶3=350∶5。
(2)不能组成比例。
(3)答案不唯一,如0.5∶6=4∶48。
(4)不能组成比例。
3.完成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7题。(提示学生先确定内项或外项,再写比例,可以交换两个内项或两个外项的位置)
(答案不唯一)
9∶1.2=3∶0.4  9∶3=1.2∶0.4
3∶2=b∶a  3∶b=2∶a
四、课堂小结
你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了吗?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有哪些方法?
板书设计
比例的认识(二)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反思
1.“探究”是本节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主要引导学生怎样去发现比例的“秘密”,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整个环节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从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2.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用6,12,15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
分析:已知6,12,15三个数,要求再配一个数组成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只要再配的数与6,12,15三个数中的一个数的乘积等于另外两个数的乘积即可。
用分类讨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①当6和12是比例的内项或外项时,再配上的数是=。
②当6和15是比例的内项或外项时,再配上的数是=。
③当12和15是比例的内项或外项时,再配上的数是=30。
解答:这个数是或或30。
解法归纳:已知三个数,求第四个数,使这四个数组成比例,要使用分类讨论的方法求解。解答时先将三个数中的两个数分成一组,用这两个数的乘积除以第三个数,即可求出符合条件的数。
相关知识阅读
黄金比例
2000多年前,古希腊雅典学派的第三大算学家欧道克萨斯首先提出“黄金分割”(黄金比例)。所谓黄金分割,指的是把长为l的线段分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对于全部之比,等于另一部分对于该部分之比。而计算黄金分割中两个比的比值最简单的方法,是计算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21……后两数之比:2÷3,3÷5,5÷8,8÷13,13÷21……的近似值,即0.618。
其实有关“黄金分割”,我国也有记载。虽然没有古希腊的早,但它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独立创造的,后来传入了印度。经考证,欧洲的比例算法是源于我国而经过印度由阿拉伯传入欧洲的,而不是直接从古希腊传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