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满 江 红
秋瑾
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原名秋闺瑾,字璿xuán卿(璇卿),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
(1877-1907)
生平简介
走进秋瑾
1895年,19岁的她跟随做官的父亲秋寿南来到湖南省湘潭县。秋寿南在当地结识了湘潭首富、曾国藩的表弟王殿丞。王见秋瑾生得秀美端庄,聪慧可爱,就托媒人送礼给儿子王廷钧提亲。
秋瑾对于这桩婚事十分不满,但在封建社会里,儿女的婚事只能依从父母之命,媒约之言。1896年,王家彩銮花轿迎娶秋瑾。
王家虽锦衣玉食,但志趣高尚、性格刚烈的秋瑾并不喜欢过养尊处优的生活,更受不了封建家庭的种种束缚。比自己小两岁的丈夫王廷钧,在志趣、爱好上也与自己毫无共同之处。她叹息道:“琴瑟异趣,伉俪不甚相得。”王廷钧一不好读,二不务正业,每天游手好闲,吃喝玩乐。
夫妻二人气质迥异,性格不合,理想不同,感情疏远。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廷钧捐巨资成了一名京官(户部主事),秋瑾随同丈夫一起来到北京居住。不久,因为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又回到湖南躲避战乱。
光绪二十九年,(1903),王廷钧回京复职,秋瑾第二次来到北京。在北京期间,开始接触新思想、新文化,向往革命。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的独立解放,成为她思想中强烈的风暴。1904年,秋瑾终于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毅然东渡日本留学。
王廷钧知道秋瑾是个说得到做得到的倔强女性,要说服她是不可能的,只好采取卑劣手段,乘秋瑾不备,偷偷将她的珠宝和手饰及积蓄全部窃走,妄图以此来阻挠她赴日。秋瑾变卖了仅剩的财产和衣物,加上吴芝瑛等人的资助,于1904年4月只身东渡日本,从此迈出了她人生道路上的关键一步。
秋瑾在日本三年,两人从无书信来往,夫妻关系名存实亡。
秋瑾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liú lǐ)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32岁。丈夫是双峰县荷叶乡神冲富绅之子王廷钧,字子芳。
秋瑾
秋瑾又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才子,其诗词既有女子的“柔婉细腻”,又有男儿的“豪迈劲爽”,刚柔相济,阴阳相和,体现了一种“中和之美”和独具魅力的“女性情怀”。
秋瑾的创作
秋瑾短促的一生创作了很多诗词。现在《秋瑾集》收存诗、词、歌二百二十多首,另有集外佚诗约十五首,攻二百四十余首。如以1904年东渡日本为界,其诗作可分为前后期。
前期:1891-1904
后期:1904-1907
前期主要是咏物写景、感事抒怀、思念亲友之作。 后期主要是抒发立志改天换地的革命豪情,充满了对祖国前途的深切忧虑。
写作背景
1903年王纳资捐得户部主事,秋瑾随王去北京居往。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小住京华,
早又是中秋佳节。
在京城居住的时间不长,转眼又到了中秋佳节。
简洁的交代了写作的地点,
时间和作者的心绪。
“小住京华”是说在京居住时间未久,“早又是”三个字,十分传神地把作者对时光飞逝、年华灰度的可郁全都暗暗泄漏出来。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景物描写,此句写京城的气候特点。在作者看来,因为菊花的映衬,京城的秋色更加爽朗洁净。秋色虽好,但秋天毕竟是让文人伤感悲秋的时节,故用“秋容如拭”反衬内心的苦闷。
“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因为花圃里篱笆下的菊花盛开,
秋色就好像擦洗过一样的洁净。
四面歌残终破楚,
八年风味独思浙。
四周唱响的楚歌逐渐停歇了,终于把楚军攻破歼灭。结婚以来八年的感受,只思念自己的故乡浙江。
这两句写国家和个人的处境
四面歌残终破楚,
八年风味独思浙。
据《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楚汉两军在垓下
决战,汉军和诸侯的军队把项羽的军队层层包围
起来,夜间四面的汉军都唱起了楚地的民歌。项
羽惊恐地说:“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楚军的斗志被瓦解,终于被全歼。
当时中国正遭受八国联军的侵略,孤立无援,处境危急。
词人化用“四面楚歌”这个历史典故,来比喻我们的祖国
在帝国主义列强的进逼下,在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下,如不
奋力挽救,将危在旦夕;此句以表达词人对时局的忧虑。
其实也比喻说明自己终将冲破家庭牢笼。
四面歌残终破楚,
八年风味独思浙。
而词人自己,也深陷封建婚姻家庭的束缚之中,结婚
八年,唯一让她思念的是故乡的亲人。委婉地表达出夫妻
感情的疏离,透出词人对婚姻的不满,想要冲破这封建婚
姻家庭的牢笼。
我为上天强行使我成为女子而苦恼,对自己的女性身份很不顾惜。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此句表现词人心中对自己女性身份的不平,秋瑾自小就有男性风格,喜欢骑马舞剑,具有叛逆精神,在那男尊女卑的时代,显得很另类。
旧社会男尊女卑,而秋瑾主张男女平等,所以
不顾惜自己的女性身份。
词作赏析
词的上片写与王子芳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致秋誉章书》),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首先写中秋佳节暂住北京的情景,菊花盛开,秋色明净。“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写秋色,但主要是用来说明冲破家庭牢笼后怡然自得的心情和愁苦的心理。
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子要冲破家庭牢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者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并不过分。“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应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作者却寓居客栈,不免有“人比黄花瘦”的冷落之感。但想到八年奴仆不如的生活,而今破楚自立,又不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喜悦之情。把陶渊明和李清照表现不同思想的诗句杂用在一起,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男人的行列。但是我的心,却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
语言简略却如掷地金石,令人心动
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对自己女性身份的不平,意气壮烈。秋瑾本来是一个名门闺秀,结婚以后是一个贵妇人,但她蔑视世俗观念,关心民族危亡,后来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中国女界为民主革命死难第一人,确实比男子还要刚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推想我此生的性情,经常因为关心他人而热情高涨。
算:估算,推想;平生:此生,有生以来
肝胆:真诚的心,性情
词人进一步剖析自己,表明自己是一个直率的人,有
血性的人,热心为社会作贡献的人。
“肝胆”是说“肝胆相照”对人一片赤诚。“因人而热”是指诗人十分热情,有一副热心肠,为人排忧解难能竭尽全力而不辞,有古侠义之士的雄风。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那些鄙俗的人,以他们的胸怀,
谁能了解我啊?英雄陷入困境,应当遭受折磨。
“俗子”指凡夫俗子,市侩平庸之辈,这样的人岂能了解忧国如焚的作者的内心世界?“英雄”是指胸怀壮志勇于实践之人,作者用以自比。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这两句表达词人对人际关系、自身处境的极度失望,
以及内心涌动的英雄气概。俗子:见识鄙俗的人,暗指
她的丈夫王廷钧,王廷钧身为京城的一名官员,却不关心
时局的安危,安于现状,在胸怀大志的秋瑾看来,就是一
个见识鄙俗的人。那些见识鄙俗的人,怎么能了解和赏识
秋瑾这样胸怀大志的英雄?磨折:磨难、挫折。身处这样
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之中,怎么能不受折磨呢?尽管如此,
秋瑾仍然显示出她的英雄气概,把眼前的困境看作是一种
“苦其心志”的磨难。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在这个迷茫的广大的人世间,我要去哪里寻觅知音啊?想到这些不禁泪水浸湿了衣裳。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全词的结尾句,从高昂及悲愤处突然下来趋于极度冷静的心态,在这莽莽红尘,茫茫人海中,哪里去寻找和我志同道合的人?知音难觅,壮志谁诉。
写词人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为未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而悲伤。
词的下片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巾。作者虽是女子,但“心却比,男儿烈”,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离家出走以后,下一步怎么办?这是摆在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平日诗人,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
词作赏析
现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何处去找知音?如果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到怎样的折磨?想到这一点,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何处觅知音”?这对当时的秋瑾来说,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她的前途和事业。特别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子的叛逆行为,究竟能得到多少人的同情和支持?所以作者清醒地估计到“必知音之难遇,更同调而无人”的困境(《致琴文书》)。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概括文章的内容
上片:
下片:
回顾过往生活
思虑未来前途
《满江红》这首词反映出秋瑾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根据词中的句子予以阐述。
这首词是秋瑾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对时局的忧虑,受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对婚姻的不满,对自己女性身份的不平,要求男女平等,以及内心涌动着的英雄气概、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心情。
十葬秋瑾
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秋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不久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举事。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因事泄,于7月13日在大通学堂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被捕后没有一句供词,只留下一纸,上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字。
轩亭口秋瑾广场
“鉴湖女侠”秋瑾生前曾有遗愿给她的好友徐自华:“埋骨西泠,与岳武穆相邻。”然而残暴清廷竟容不下三尺孤坟,短短七年里,灵柩辗转于绍兴、杭州、湘潭,迁移了七次,直至辛亥革命胜利,民国建立,终于遂了“埋骨西泠”的遗愿。不料新中国建立后,又遭遇四度搬迁。
秋瑾绝命诗
在十余次的迁坟过程中,秋瑾的好友吴芝瑛、徐自华费劲了心思。
终于在1981年9月,将秋瑾遗骸葬于杭州西泠桥畔,修了墓地,同时建了一座纪念亭,命名为风雨亭。
古今中外名人迁墓屡有,然如秋瑾那样迁移十次以上的,实属罕见,名副其实迭尽风雨沧桑。
风雨亭
秋瑾墓位于在杭州市区白堤尽头西泠桥畔。墓正面有大理石墓碑,上刻孙中山亲笔题词“巾帼英雄”四字。背面立有吴芝瑛、徐白华所书的墓志铭原石。
秋瑾墓依山面湖,松柏环列,掩映在四季常青中。
秋瑾墓
秋瑾牺牲后反响
女性因为政治原因被杀,秋瑾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人。
秋瑾之后,因为政治被谋杀、屠杀、虐杀的女性越来越多,中国社会越来越不知道羞耻。
临死,秋瑾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从这个角度和意义来说,生在那样一个黑暗而腐朽的年代,是秋瑾的不幸!
按照灌输的对于黑暗社会的了解和现实状况,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后,整个社会和舆论一定是一片肃杀、彻底噤声。当时的事实并非如此,社会舆论一派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