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 练习一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除法的运用练习。(教材第13~14页练习一)
二、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除法竖式,掌握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能够合理估商,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练习熟练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与他人合作的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运用有余数的除法,正确书写除法竖式。
难点:熟练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用竖式计算。
32÷5= 28÷6=
40÷8= 36÷6=
35÷8= 62÷9=
55÷8= 19÷2=
二、指导练习
1.教学教材第13页“练习一”第1题。
(1)教师引导学生读懂题意。
(2)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先圈一圈,再在算式上填空、计算,小组内订正。
2.教学教材第13页“练习一”第2题。
(1)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读懂题意,独立完成。
(2)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集体订正。
3.教学教材第13页“练习一”第3题。
(1)教师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2)教师巡视,并适时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3)集体订正。
4.教学教材第14页“练习一”第4题。
(1)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然后独立完成。
(2)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答案,集体订正。
5.教材第14页“练习一” 第5题。
(1)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图的意思。
(2)学生在教材上完成,同桌互相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一”第6~7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订正)
第6题:(1)19÷3=6(辆)……1(只)
6+1=7(辆)
(2)27÷5=5(件)……2(粒)
第7题:第18颗是蓝色,第25颗是蓝色,第34颗是蓝色。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练习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你这节课的表现怎样?
板书设计
练习一
1.除法的含义。
2.除法竖式的书写。
3.“进一法”与“去尾法”。
教学反思
1.通过反复练习,加深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点的理解。在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的练习中,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圈一圈的活动加强学生对余数的理解。对于有余数的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图中找出数学问题并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练习时,先借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说一说得到的数学信息,再根据图片写出除法算式。之后,再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对余数的处理以及对问题的解答。
2.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则进行课堂的组织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乐趣,享受学习,使得练习课不再枯燥乏味。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