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回收废电池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三位数加法(不进位、不连续进位)。(教材第45页)
二、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不进位、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判断估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培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不进位、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三位数笔算加法的算理。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PT、计数器。
学生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废电池的危害吗?(学生自由回答)
(课件出示)废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对土壤、水、人体会产生巨大的危害。一颗纽扣大小的废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师:那么,用过的废电池应该怎样处理呢?(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大家说得很对,用过的废电池我们应该集中回收,不应随便丢弃。这节数学课我们就围绕回收废电池这一主题学习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回收废电池)
二、学习新课
1.获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问题1: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并尝试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最上面的表格)
师:从表格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整理出数学信息)
①回收奖励标准:200节废电池奖励10把手电筒;240节废电池奖励1个足球。
②二年级各班回收废电池情况:(1)班回收122节,(2)班回收77节,(3)班回收149节。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整理出所提的数学问题)
①(1)班和(2)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
②(1)班和(3)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
③(1)班比(2)班多回收多少节废电池?
……
2.三位数加法的估算。
问题2:估一估,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数加在一起可以获奖?(引导学生再次观察表格,读懂奖励规则)
师:一共要估算几次呢?(学生思考、交流)
一共要估算3次:(1)班和(2)班相加;(2)班和(3)班相加;(1)班和(3)班相加。
师:你们能自己完成估算吗?(学生小组合作,通过交流、讨论,估算出结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学生将得数估计得小一点)
估算(1)班和(2)班回收的废电池:把122看成120,77看成70,估算122+77≈190(节)。
估算(2)班和(3)班回收的废电池:把77看成70,149看成140,估算77+149≈210(节)。
估算(1)班和(3)班回收的废电池:把122看成120,149看成140,估算122+149≈260(节)。
师:通过估算,你知道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数加在一起可以获奖?(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2)班和(3)班回收的废电池加在一起能获得10把手电筒;(1)班和(3)班回收的废电池加在一起能获得1个足球。
3.三位数加法(不进位)的笔算。
问题3:(1)班和(2)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板书)
(1)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求(1)班和(2)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就是求两个班回收废电池的数量和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列式为122+77。
(2)探究122+77的算法。
师:怎样计算122+77呢?(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讨论、交流,全班汇报,教师结合课件进行必要的演示)
(方法一)利用画数线的方法口算。
如图所示(课件出示),先算122+70=192,再算192+7=199。
(方法二)利用计数器计算。
如图所示,在计数器上拨珠子(教师用计数器或课件进行演示),可直接得出结果,122+77=199。
(方法三)列竖式计算。
三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与两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相同,都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教师结合课件或板书演示)
师:想一想,上面三种计算方法,哪种更简单?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
4.三位数加法(不连续进位)的笔算。
问题4:(1)班和(3)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教师板书)
(1)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求(1)班和(3)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就是求两个班回收废电池的数量和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列式为122+149。
(2)探究122+149的计算方法。
师:你能计算122+149吗?(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讨论、交流,全班汇报,教师结合课件进行必要的演示)
(方法一)利用画数线的方法口算。
如图所示(课件出示),先算122+100=222,再算222+40=262,最后算262+9=271。
(方法二)利用计数器计算。
如图所示,在计数器上拨珠子(教师用计数器或课件进行演示),根据“满十进1”的原则得出结果,122+149=271。
(方法三)列竖式计算。
教师强调: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教师小结:三位数加法(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1”。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46页“练一练”第1~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1题:689 689 582(画一画、拨一拨略)
第2题:(1)略
(2)把316看作320,435看作440。316+435≈760(棵),760<800,今年植树总数不够800棵。
(3)316+435=751(棵)
(4)118+316=434(棵)
226+435=661(棵)
第3题:417 591 495 581(竖式略)
第4题:(1)略
(2)360+264=624(米)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了吗?
板书设计
回收废电池
122+77=199(节)
122+149=271(节)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内容是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连续进位加法,是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 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索、与他人讨论交流的经验,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
2.教学时,首先创设了“回收废电池”的情境,从环保的话题中引入新知,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探索三位数的加法计算方法。在探索三位数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这个过程的主人,进行独立思考,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得出计算结果后,再进行小组内交流,通过倾听他人的意见找出最好的计算方法,从而学会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同时,“回收废电池”是一个好的思想教育素材,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化学电池
化学电池是指通过电化学反应,把正极、负极活性物质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类装置。经过长期地研究、发展,化学电池迎来了品种繁多、应用广泛的局面。大到一座建筑方能容纳得下的巨大装置,小到以毫米计量的品种,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美好生活服务。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对化学电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每一次化学电池技术的突破,都带来了电子设备革命性的发展。现代社会的人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化学电池了。世界上很多电化学科学家,把兴趣集中在研制电动汽车动力的化学电池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