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8.2 最喜欢的水果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8.2 最喜欢的水果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26 17:2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最喜欢的水果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记录数据的方法。(教材第88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2.在具体的统计活动过程中,体会记录数据方法的多样性,优化记录方法。
3.在收集、整理、分析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记录数据的方法。
难点:能根据收集和整理的数据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情境图)
师:二(1)班开联欢会,要买苹果、橘子、香蕉、梨四种水果。同学们正在讨论应该怎么买水果,有的同学爱吃苹果,建议多买些苹果;有的同学爱吃香蕉,建议多买些香蕉……你认为应该怎么买呢?(板书课题:最喜欢的水果)
二、学习新课
1.调查和记录数据。
(1)引导学生复习调查方法。
师:为了解决我们上面的问题,应该怎样进行调查呢?(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利用举手表决、投票等方法进行调查。
学生10人为一小组,开展小组调查活动。(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2)引导学生探索记录数据的方式。
师:调查活动已经结束了,可是怎么样把大家刚刚调查的数据记录下来呢?(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上一课时的画竖线的方法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
师:除了这种方法,大家还有没有什么别的方法呢?(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并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
(方法一)用水果名称记录。
根据每名同学报出的水果,分别记录下每种水果的名字,然后分类数一数。例如:
苹果 香蕉 香蕉 橘子 梨 苹果 梨 香蕉 梨 梨 橘子 苹果 梨
(方法二)用符号记录。
可以用“○”代表苹果,“ ”代表香蕉,“?”代表橘子,“△”代表梨,根据每名同学报的情况,分别画符号记录下来,再分类数一数。例如:
(方法三)用画竖线“|”的方法做记录。
先把每种水果的名字写好,然后在每种水果的后面画竖线“|”,每增加一个喜欢这种水果的人,就相应地在后面添一条竖线,最后数一数。例如:
(方法四)采用画“正”字法做记录。
先写出每种水果的名字,然后根据同学最喜欢哪种水果就相应地在那种水果后面写“正”字的一笔,依次增加笔画,写好一个完整的“正”字,就代表了5名同学最喜欢这种水果。例如:
……
师:你喜欢哪一种记录方法?(学生交流并回答)
教师总结:方法三与方法四更简单、便捷。其中方法四是记录数据的常用方法。
2.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问题3)
以小组为单位,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同步调查并记录结果。(教师指名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记录结果)
3.得出结论。
师:根据调查、记录的数据,你有什么意见?(学生思考讨论,积极回答)
(1)喜欢梨的人最多,就买梨。
(2)喜欢梨的人最多,喜欢苹果和香蕉的人次之,喜欢橘子的人最少,我们应该多买梨,少买苹果和香蕉,喜欢橘子的人少就不买橘子了。
……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小结购买水果的建议:按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数多少确定购买水果的数量。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89页“练一练”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第1题:(1)略 提示:调查一下同学们想去哪个地点游玩。
(2)喜欢淘气的记录方式。
(3)
记录的方式 想去的人数
动物园 13
科技馆 6
游乐场 15
公园 8
(4)游乐场 科技馆 建议去游乐场玩。
第2题:(1)略
(2)11 11 6
四、课堂小结
记录数据有哪些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
板书设计
最喜欢的水果
画“正”字记录,简单、明了、快速。
教学反思
1.学生对于收集、整理数据都比较顺利,也能比较顺利地做出简单的分析,但是学生对于提出购买水果的建议不能清楚地说明理由。
2.多样化的练习,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以前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调查,还应该引导学生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画“正”字的来历
中国人在计数时,常常用笔画“正”字,一个“正”字有五画,代表5,两个“正”字就是10,以此类推。这个计数方法简便、易懂,很受中国人欢迎。那么,到底是谁最先开始使用这个聪明的方法的呢?据说这种方法最初是戏院司事们记“水牌账”用的。
清末民初,戏园(俗称茶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娱乐场所。每天戏园里要迎来很多观众,可是那时候还没有门票这种东西,戏园就安排“案目”(就是现在所说的服务员)在戏院门口招徕看客,领满五位入座,司事(记账先生)便在大水牌(类似黑板)上写出一个“正”字,并标明某案目的名字。坐席前设有八仙桌,看客可边品茶边看戏。稍后由案目负责计数、收费。到散场结账时准确无误。
这个方法随着戏院实行门票制而被废弃了,但是作为一种简明、易懂、方便的记数法,一直流行于民间。到现在很多中国人在统计选票、清点财物等时,都还保持着用“正”字计数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