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基于物联网的信息系统课件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22张PP+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4基于物联网的信息系统课件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22张PP+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12-26 19:3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2单元 信息系统的集成
第1单元 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第3单元 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第4单元 信息系统的安全
第5单元 信息社会的建设
信息技术
(必修2)
2.4 基于物联网的信息系统
学习目标
1.知道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连接的方式。
2.体验带有传感器的信息系统,了解常见的传感与控制机制。
3.体验有射频识别功能的设备,认识射频识别对信息系统的作用。
4.了解物联网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知道物联网的重要作用。
新课导入
物联网正在成为信息系统发展的前沿技术,并日益走进我们的生活。你知道物联网吗?
(1)电饭锅、测温仪中用到了什么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任务一 探讨包含传感器的信息系统
※ 活动1 生活中使用的传感器
生活中常用的传感器有哪些呢?分组调查并探讨以下传感器的功能。
(2)光电鼠标中用到了什么传感器?
光敏传感器
(3)火灾报警器中用到了什么传感器?
烟感传感器
光敏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4)自动门用到了什么传感器?
MP4上的触摸键、手机触摸屏、手机摄像功能、自动擦鞋机、热风干手器、超市里的防盗门等利用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日常生活中你还注意到了哪些类型的传感器?
小组讨论
红外遥控器、声控灯、自动感应门、自动报警器等。
讨论现代化图书馆的阅览室为何要刷卡进入。
(1)思考图书馆如何统计哪个年龄段的读者进入了哪个阅览室?
可以利用电子表格手工输入读者信息、进入阅览室的时间等,但这样做效率不高;而利用读卡器读取读者证卡号,操作时间短,效率高。
活动2 在现代化图书馆的阅览室中体验阅览书刊
(2)讨论读者刷卡后数据信息存储在哪里?
读者读卡后,通过网络将信息存放在后台的数据库中。后台程序根据数据库中的信息判断读者的身份、读者的借阅权限等。
(3)观察阅览室的管理员如何处理没有放回原位的图书?
馆内书籍的编号是有规定的,这有助于读者快速找到想要阅读的图书。如果读者将看完的图书乱丢乱放,会造成其他读者找书困难。阅览室的图书管理员需要重新整理图书,将图书放回原书架,这样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会增加。
体验在现代化图书馆结束过程中用到的信息设备。通过网络查找图书自助借还机。在以上的信息系统中,共性的地方都用到了传感器。思考,常见的传感器有哪些?
活动3 探讨信息系统中有哪些传感器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传感器
传感器的功能与人类五大感觉器官的功能大致对应如下:
(1)光敏传感器——视觉;
(2)声敏传感器——听觉;
(3)气敏传感器——嗅觉;
(4)化学传感器——味觉;
(5)压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触觉。
传感器功能:
常见传感器:
常见的传感器有位移传感器、形变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等。
智能传感器可以模拟人的感官和大脑的协调动作,它是一类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
智能
传感器
传感器集成化
微处理机
采集
处理
交换信息
运算
控制
终端
智能传感器
传感器的存在加快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现代信息系统离不开传感器
传感器的存在让人们能涉足到许多未知领域。
深海领域
太空领域
冶炼领域
在基础研究中,传感器具有更为突出的地位。对如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弱磁场等各种极端技术的研究,没有相适应的传感器是不可能的。
传感器早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文物保护等极其广泛的领域。可以说,从茫茫太空到浩瀚海洋,几乎每一个现代化的项目都离不开传感器。
图书馆出口处是如何感应到你所持图书是否已借阅?
出口RFID高频通道
出于成本原因,我们又不可能在每本书上放置一个传感器。
任务二 探索基于物联网的信息系统
※ 活动1 通过网络查找RFID的功能及应用
可以在书本上贴RFID电子标签,通过网络查找RFID电子标识(无线射频识别),解决图书定位于查询问题。在数据库中核实借阅情况,如未借阅则发出警报。
RFID(射频识别)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无须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是由阅读器、电子标签及应用软件系统三部分组成的。
RFID系统
应用
软件
电子
标签
阅读器
RFID技术
RFID标签的应用:
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如仓储管理、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病患监测、居民小区安防系统、近距离通信与工业控制领域,物流领域、铁路运输识别与管理,以及高速公路的不停车电子收费(ETC)系统等。
通过对智能图书馆的讨论,你认为智能图书馆应具有哪些功能?
通过网络搜索,了解使用哪些技术才能完成智能图书馆具有的功能?
自主完成P51的相关内容。
活动2 探索智能图书馆
物联网的定义最早于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以后不断扩充、延伸、完善。
国际电信联盟将物联网定义为:
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装置、红外线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
2009年9月欧盟RFID和物联网研究项目组认为:
物联网是未来互联网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被定义为基于标准的和互操作的通信协议,且具有自配置能力的、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架构。物联网中的“物”都具有标识、物理属性和实质上的个性,使用智能接口实现与信息网络的无缝整合。
1.感知层
是物联网的基础,是联系现实物理世界与虚拟信息世界的纽带。
2.网络层
也称为“传输层”,相当于人多神经系统。
3.应用层
管理服务层与行业应用层。
物联网体系结构模型
(1)传感器技术
(2)RFID标签
(3)嵌入式系统技术
(4)移动通信技术
(5)计算机网络技术
(6)智能数据处理技术
(7)智能控制技术
(8)位置服务技术
(9)云计算技术
(10)信息安全技术
两化融合
距离短
有线通信
(现场总线)
传感网
距离短
无线通信
(ZigBee/WiFi)
RFID
距离短
无线通信
(NFC/RF IC等)
M2M
长离短
无线与有线通信
(4G/5G网融合)
物联网
4大技术
物联网应用的相关技术
物联网离不开控制技术
物联网推动大数据的发展
(1)物联网产生大数据,大数据助力物联网
(2)物联网技术推进了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发展
大数据与物联网的关系
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电网、智能物流、农业物联网、智能电力、智能安防、智能汽车、智能建筑、智能水务、智能商业、智能工业……
物联网应用领域
拓展知识
阅读P55-P56,农业物联网精准操控
课堂小结
传感器
一、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连接的方式——传感器。
传感器功能
常见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
光敏、声敏、气敏、化学、压力和热敏
位移传感器、形变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等。
二、RFID(射频识别)又称无线射频识别。
三、物联网——搭建在互联网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