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第8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练习七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第8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练习七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27 10:1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时 练习七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的应用练习。(教材第89~91页练习七)
二、教学目标
1.更好地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点。
2.能对平均数的意义有更深的了解。
3.采用通过旧知识探索新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喜爱,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重点难点
重点:对本单元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应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七第1题。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该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小组内讨论得到了哪些信息。
(2)师:你的身高是多少?是标准身高吗?若不是,和标准身高相差多少?(教师组织学生同桌间相互说一说,然后指名学生回答)
2.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七第2题。
(1)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该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中的信息。
(2)小组内讨论完成题目,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第(2)问的见解。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与表扬。
二、指导练习
1.教学教材第90页练习七第3题。
(1)师:请同学们思考应该绘制什么统计图?(学生讨论,得出: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好)
(2)学生在教材上完成统计图的绘制,教师巡视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3)小组讨论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汇报)
2.教学教材第90页练习七第4题。
(1)师:请同学们思考应该绘制什么统计图?(学生讨论,得出: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好)
(2)学生在教材上完成统计图的绘制,教师巡视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3)小组讨论获得了哪些信息,并提出问题。
(4)学生计算完成第(3)问。(教师指名学生上台列式计算,全班集体订正)
3.教学教材第91页练习七第5题。
(1)教师组织学生初步了解图上的信息。
(2)教师引导学生找到两种电器销售量相差最大的月份。
(3)学生小组内讨论,并完成第(2)(3)(4)问,教师点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七第6题。(学生独立计算,小组内订正)
估计这个物品的长度为(6.3+6.0+6.0+5.9+6.1+6.3+6.2+5.8+6.3)÷9=6.1(cm)。
2.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七第7题。(学生小组内讨论出一种记分的方案,并汇报)
教师强调:在比赛中我们一般都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
去掉一个最高分9.8分,去掉一个最低分4分,得平均分为(7+7.2+7.5+8+8.4+9)÷6=7.85(分)。所以这位同学最后得分为7.85分。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七
第5题:(1)两种电器销售量相差最大的是11月。
(2)1~7月冰箱销售量持续增加,7月达到最大值45万台,7~12月冰箱销量逐渐下降;1~5月热水器销售量持续增加,6月有所下降,6~10月逐渐上升,10月达到最大值36万台,10~12月又逐渐下降。
(3)冰箱和热水器销售情况差别是:热水器有二“峰”一“谷”,冰箱只有一“峰”。
(4)从总体上看,热水器的销售量相对稳定一些。
教学反思  
1.本节课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以及平均数再认识的内容。通过练习,学生加深了对统计图的意义和绘制方法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掌握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与人合作,共同学习提高的素质。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复习整理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复习交流能力,课中可以自主的提问、质疑、讨论,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2.在练习时,教师应注重创设一种研究、探讨的氛围,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自主地建构数据表示的有关知识,将平常所学孤立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并且产生深刻的体会。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归纳、总结的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的知识面。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下面是李林和张军两人进行1000 m的长跑比赛的统计图,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李林、张军1000 m长跑比赛统计图
(1)跑完1000 m,李林用了(  )分,张军大约用了(  )分。
(2)起跑后的第1分,(  )跑得快一些。
(3)起跑后的第(  )分,两人跑的路程同样多,是(  )m。
(4)在这次比赛中,李林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分析:(1)由折线统计图知,跑完1000 m,李林到达终点用了4分,张军大约用了4.5分。
(2)在起跑后的第1分,张军跑了400 m,李林大约跑了250 m,所以在起跑后的第1分,张军跑得快一些。
(3)由折线统计图知,在起跑后的第3分,代表两人的折线相重合,此时两人跑的路程同样多,大约是800 m。
(4)根据公式“路程÷时间=速度”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1)4 4.5
(2)张军
(3)3 800
(4)1000÷4=250(米/分)
答:在这次比赛中,李林的平均速度是250米/分。
解法归纳:解决此类问题时,要认真观察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并根据行程问题中的公式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