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掌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4.引导学生抄写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积累语言。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2.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导入
1.板书课题。
2.同学们,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3.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二、初读课文
1.请你小声读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读正确。
2.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重点是:“症”“镇”“姿”“势”。
3.讨论并解决部分质疑的问题。
三、学习生字
1.自主学习: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指导书写,重点是:“姿势、普通、鼓励”三个词。
四、学生当堂书写生字
教师巡视指导,并适时利用投影评析学生的书写情况,及时指导。
五、布置作业,预留问题
六、板书设计
29.掌声谁给谁鼓掌?为什么鼓掌?得到掌声的人是怎样的人呢? 姿势、普通、鼓励得到掌声的人会怎么样呢?……
七、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搜集有关反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默读课文:教师可从课题入手,以“掌声”为线索,提出问题,例如,同学们为什么给英子掌声?她得到掌声后心情怎样?
3.谈话导入: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吧!
二、学习课文
1.简述课文,思考:课文中,英子有哪些心理活动?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课文中反映英子自卑心理的:
(1)第一自然段。
(2)“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3)“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这句话,实际上是通过动作和外貌的描写,体现了英子内心的紧张、自卑和痛苦。
(4)在课文中找到对应的语句——英子的感激之情,英子的欢乐之情。
(5)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感情:作者在表达这些情绪时,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用具体可感的描写来表现的。
(6)指导朗读,体会英子当时的心理。
3.而为什么英子会这么忧郁?走上讲台时又那么犹豫呢?
就是因为英子很自卑,害怕同学们歧视她。
4.品读“歧视”——“看不起她”“不把她当正常的同学看待”。
思考:“同学们的两次掌声里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 ——“鼓励”一词可以结合着两次掌声来理解,这掌声里有同情、理解,但更多是鼓励,也就是激励和勉励,同学们希望英子走出自卑的阴影,不再忧郁,融入集体中。
三、总结拓展
1.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时可能有些难度,引导学生抓住“鼓励”这个关键词并联系全文来理解外,还可以适当拓展。
例如,远南运动会中的运动员的故事、张海迪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微笑着面对生活”就是对生活中的困难有了直面的勇气和克服的信心,从课文中也可以看出,英子一直坚持上学,而且对生活非常乐观。
2.提问点拨:读了课文以后,你觉得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3.提升理解: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掌声”献给别人;而当你身处困境的时候,也要珍惜别人的“掌声”。
四、布置作业,预留问题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
1.抄写字词并试着默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残疾人自强不息和人们奉献爱心的感人故事。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写词语。
二、摘抄感人的语句
1.学生自主摘抄。
2.交流摘抄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三、小组活动
1.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残疾人自强不息和人们奉献爱心的感人故事。
2.展开讨论:由英子的变化,我想到的……
四、布置作业,预留问题
五、板书设计
29.掌声 ↓ 英子的变化↓……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设计一份有关残疾人自强不息和人们奉献爱心的感人故事的手抄报。
3.分组准备实验用具:瓶子、绳子、小石子。
七、教学提示
本文教学时,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可以设计这样的拓展练习:你觉得我们应该给谁一次热烈的掌声?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从关爱身边的同学做起,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品质,增进同学间的团结友爱。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