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时间
地点
简单
经过
1931年9月18日
沈阳
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进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次日占领沈阳。
难忘国殇——九一八事变
1904-1905年
1919年
1927年
日俄战争,日本获胜后,控制南满铁路和辽东半岛,并在此驻扎军队。
关东军司令部正式组建。
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1927年《田中奏折》
难忘国殇——九一八事变
1929年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引发日本各种矛盾,政府把对外扩张作为解决国内问题之道。
——史桂芳《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原因:
侵略东北是日本既定国策,蓄谋已久
经济危机加速了日本侵华步伐
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东北人民与未撤走的东北军
抗日义勇军
中国共产党
抗日游击队
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成立
难忘国殇——九一八事变
局部抗战
影响: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难忘国殇——九一八事变
日本扩大侵略,东北军撤回关内,短短4个多月,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难忘国殇——九一八事变
1932年3月,日本扶持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分裂出去。
难忘国殇——九一八事变
活埋中国人的“万人坑”
日军“七三一”细菌战部队
疯狂掠夺资源
推行奴化教育
难忘国殇——九一八事变
1931年
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陷
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建立伪满洲国
1932年
1933年
热河事变,攻占山海关和热河, 进犯长城。
1935年
华北事变,策划华北五省独立
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1932年,吉林长春
伪满洲国
1931年,沈阳
九一八事变
1933年,
热河事变
1935年,1月始,华北事变
1932年,上海
一二 八事变
生死存亡——华北危机
影响: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
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蒋介石(右一)到西安督战,杨虎城(中)、张学良(左)
蒋介石亲赴西安督战剿共
1936年
12月4日
7日
张学良劝蒋和共抗日,长谈三小时
9日
西安学生为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发动示威游行
图为1936年12月9日,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游行队伍在东北军总部门前的情形。
扭转时局——西安事变
蒋介石亲赴西安督战剿共
1936年
12月4日
7日
张学良劝蒋和共抗日,长谈三小时
9日
西安学生为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发动示威游行
1936年12月12日
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兵谏亭
扭转时局——西安事变
张杨通电全国发表救国主张八项
西北军民一致主张如下:
(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
(二)停止一切内战;
(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
(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
(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
(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
(七)确实遵行总理遗嘱;
(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 (1936年12月12日)
扭转时局——西安事变
分组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小组合作,分析所代表政治势力的西安事变后各方态度。每小组派出一位代表,进行发言。
南京国民政府
中国共产党
欧美国家
日本
小组合作探究
蒋介石被困西安14天后,飞返南京
应张学良电邀,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赴西安谈判
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②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扭转时局——西安事变
“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推荐书目
任学亮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任学亮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杨奎松著
山西人民
出版社
张永滨著
团结出版社
南京国民政府
委员长这次被扣,能否保安生命、能不能回来很成问题。中央昨天开会,对张、杨的叛变,已经决定讨伐,并命我(注: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何应钦)指挥军队。黄埔军校系统的军队,是国民政府的重要支柱,只要你们同学——尤其是带兵的将领,能一致团结起来,是可以应付这个局面的。
——宋希濂:《鹰犬将军》,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
宋美龄以蒋介石夫人的特殊身份,为救蒋与讨伐派展开争辩,反对他们的主战主张,她向何应钦等“ 反复申述,请各自检束与忍耐,勿使和平绝望;更请于军事讨伐前,先尽力求委员长之出险。”她到中央军校发表演讲,强调“于未明事实真相前,切勿遽加断定,遇事镇定,勿尚感情”
——宋美龄《西安事变回忆录》
中国共产党
12月13日,张国焘 (注:张国焘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 )提出把蒋除掉,无论在哪方面,都有好处。
——张培森《张闻天与西安事变》
扣留了南京最高负责人蒋介石及其主要将领,以致把南京置于西安的敌对地位,而造成了对中国民族极端危险敌对地位,而造成了对中国民族极端危险的新的大规模的内战的可能……向南京接洽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可能性,及其最低限度条件,避免亡国惨祸。
——1936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关于西案事变及我们人物指示》
日 本
西安兵变后,给在华日军的生命财产带来了相当的不安,因此,从速准备强化在华警备兵力,适当利用此兵变以推进对华政策。
——日本海军省12月13日“军务极密第675电”
(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政府是否与张妥协?……中央如在抗日容共之条件下与张妥协,日本决强反对。
——《驻日大使许世英五次电告》
口头表述美国政府对行政院长蒋介石人身安全的关注。
——1936年12月14日下午1时《代理国务卿穆尔致驻华大使詹森电》
讨论其他外国政府为避免发生悲剧而提出某些有益、稳妥措施的任何可能性,以及西安局势进一步出现政治动乱的潜在可能。
——1936年12月18日下午7时《代理国务卿穆尔致驻华大使詹森电》
欧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