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拔萝卜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教材第55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PT、计数器、小棒、答题卡。
学生准备: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幼儿园时学过的一首儿歌吗?关于小兔的——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讲一讲小兔的故事,解决一些与小兔有关的数学问题,同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拔萝卜)
二、学习新课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1)师: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情境图)
师:你知道怎么列式吗?
学生讨论,互相演示,教师巡视。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6+23=________(个)
(2)师:你们知道怎么计算吗?
组织学生先独立尝试,再小组讨论。
师:有困难的同学不要着急,拿起小棒和计数器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方法一)利用计数器计算。
在十位上拨3颗珠子表示3个十,在个位上拨6颗珠子表示6个一,合起来是36。加23,即2个十和3个一,就在十位上再拨2颗珠子,在个位上再拨3颗珠子。这时候十位上有5颗珠子,个位上有9颗珠子,表示的数是59,所以36+23=59。
(方法二)利用摆小棒计算。
36里面有3个十和6个一,用摆小棒表示,应该摆3捆零6根小棒。加上23,就再摆上2捆零3根,合起来就是5捆零9根小棒,即59根小棒,所以36+23=59。
(方法三)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①把36分成30和6,23分成20和3,先算30+20=50,再算6+3=9,最后把十位相加的结果和个位相加的结果合起来,即50+9=59,所以36+23=59。
②把其中一个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和另一个加数相加。把23分成20和3,先计算36+20=56,再用所得的和加上3,即56+3=59,所以36+23=59。
(方法四)用竖式计算。
列竖式时我们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计算的时候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算完后,再算十位上的数。
(3)师:刚刚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那么我们现在再练习一下。(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第三部分的算式)
组织学生自己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列竖式,最后全班集体订正答案。
板书:25+71=96
66+13=79
40+49=89
师: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三点:
①横线上的两个加数对齐,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②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算完后,再算十位上的数。
③加号要写在第二个加数前面。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1~5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汇报,最后集体订正)
第1题:69 98 98
第2题:36+52=88(个)
第3题:(竖式略)49 68 99
第4题:55+14=69(只)
第5题:24+24=48(棵)
四、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2.谈谈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学习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板书设计
拔萝卜
(1)36+23=59(个)
答:一共拔了59个萝卜。
(2)25+71=96 66+13=79 40+49=89
教学反思
1.通过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通过“拔萝卜”这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反思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加强训练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团队意识。
5.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