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复习
第1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复习内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第44页,教材第46页“巩固应用”第2、3、10题)
二、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形成知识网络,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能系统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能更加准确、熟练地口算。
3.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用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重点难点
重点:整理和巩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好快呀!半个学期都过去了,大家还记得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吗?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疑问呢?(小组间交流)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一)]
(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比一比”的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的信息,小象和小猫在干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指名学生分角色表演。
师:你们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列式计算。(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名学生汇报)
师:解决这道题用到了什么知识呢?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
【回顾】加与减(一)。
(1)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①破十法。
把被减数分成10和几,先从10里面减去减数,得数再与几合并。
②平十法。
把减数分成与十几个位相同的一个数和另一个数,用十几减去与它个位相同的数,所得的10再减去另一个数。
③想加法算减法。
先想减数加上几等于被减数,那么减法计算的结果就是几。
(2)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①解决“还差(缺)几个”的问题。
(方法一)把题中涉及的事物用不同的图形表示,然后将图形一一对应进行比较,找出缺少的个数。
(方法二)列算式解答。用题中的大数减去小数即可得出缺少的个数。
②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问题。
它们都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用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③解决“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问题。
用和减去已知的数,得出的就是另一个数。
(3)从一幅图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①先仔细观察情境,按一定顺序数出各种事物的数量。
②可以根据事物的数量和提出加法问题,也可以根据事物的数量差提出减法问题。
二、知识应用
1.教学教材第46页“巩固应用”第2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巩固应用”第2题)
师:经过刚才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回顾与复习,同学们会计算这道题吗?(指名学生汇报,其他学生订正)
2.教学教材第46页“巩固应用”第3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巩固应用”第3题)
教师组织学生以“开火车”的游戏形式快速口答,并对学生给予鼓励。
3.教学教材第47页“巩固应用”第10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巩固应用”第10题)
(1)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列式计算解决三个问题。
(2)教师请几位同学分角色上台表演,重点组织学生体验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6页“巩固应用”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第4题:12 9 3 13 7 6 6 7 9 11 9 11
第5题:16-7=9(个)
9+7=16(个)
2.完成教材第46页“巩固应用”第6题。(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答案:答案不唯一。例如:猫的寿命比狗的寿命长多少年?15-9=6(年)
四、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2.谈谈在对旧知识的复习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一)
加与减(一)
(1)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2题:8
第3题:2 12 8 8 9 12 8 11 8 7 5 9
第10题:(1)5+12=17(下) (2)12-5=7(下) (3)12-7=5(下)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这节课涉及的内容较多,所以我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灵活地运用教科书上所创设的情境图,让学生在完整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的教学,更应关注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课堂教学中要抓住时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课堂效率。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谈感受,分享心得体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才能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学生有了努力的目标才能奋发学习,我们的课堂才会更精彩。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蜗牛何时爬上井台
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它趴在井底哭了起来。一只癞蛤蟆过来了,瓮声瓮气地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这里就只能在这里生活了。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了。”
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于是,蜗牛对癞蛤蟆说:“癞大叔,我不能生活在这里,我一定要爬出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
“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纪,又背着这么重的壳,怎么可能爬出去呢?”
“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
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地爬呀爬,到了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可以爬出去了。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
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看,原来是癞大叔还在睡觉,它心里一惊: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原来,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了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咬牙,又开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蜗牛又滑下来4米,就这样,爬呀爬,滑呀滑,最后坚强的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来蜗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台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