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 第3课时 整理与复习(三)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 第3课时 整理与复习(三)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27 14:1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整理与复习(三)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复习内容
平面图形的认识的运用练习。(教材第44页,第47页“巩固应用”第9题)
二、复习目标
1.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掌握几种常见图形的特征,并能用几种图形拼出不同的图案。
3.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体会从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掌握基本平面图形的特征。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PT、七巧板。
学生准备:玩具、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连一连”的情境图)
师:大家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这些小动物在做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我们可以看到小松鼠、小狗和小兔子站的位置是不同的,你觉得它们分别可以看到小猴子的哪一面呢?(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指名学生汇报)
教师组织学生拿起手中的小玩具,仔细观察,从不同的方向看一看,说一说。(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
(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拼一拼”的情境图)
师:你知道这个图形是什么吗?它是用什么拼出来的?你还记得七巧板的组成吗?(指名学生汇报,教师适时补充)
师:笑笑用七巧板拼成了一个小房子,你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吗?能拼成几种呢?(学生动手拼图,教师巡视,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师:刚才我们解决问题时用到了哪些知识?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你学会了哪些好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
【回顾1】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面对物体的正面,看到的就是物体正面的样子。面对物体的侧面,看到的就是物体侧面的样子。
(2)在观察物体的问题中,可以根据物体各个方向的形状特点,想象从哪个方向看这个物体才能显现出这种形状。
【回顾2】有趣的图形。
(1)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及其特点。
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一样长。
长方形有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相对的边一样长。
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圆的边缘没有棱角,它是圆圆的、平平的。
(2)把一个图形分成相同的两部分的方法。
①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分法。
可以把正方形或长方形的上下或左右两边对齐,然后对折就会得到两个一样的图形。还可以把正方形或长方形沿着相对的顶点对折,就会得到两个一样的三角形。
②三角形(至少有两条边长度相等)的分法。
把长短一样的两条边对齐,然后对折,就会得到两个一样的三角形。
③圆的分法。
把圆的边缘对齐,然后对折,就会得到两个一样的半圆。
(3)七巧板的认识和组成。
①七巧板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拼图游戏,用七巧板可以拼成多种图形和图案。
②七巧板由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组成。
(4)辨认简单图形的方法。
先找出由哪一种或几种基本图形组成,再看这些图形的大小、形状是否相同。
二、知识应用
教学教材第47页“巩固应用”第9题。
(1)教师组织学生先拼一拼教材上的图案。
(2)学生小组内讨论,一起用七巧板拼一个漂亮的图案。
(3)小组分工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
(4)教师投影展示每个小组最后拼成的图案。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47页“巩固应用”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之间互相订正)
答案: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玩得开心吗?你们有什么体会与收获?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三)
1.观察物体。
2.有趣的图形。
(1)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及其特点。
(2)把一个图形分成相同的两部分的方法。
(3)七巧板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反思
1.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是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虽然内容较多,但是活动性较强,并不乏味,学生很感兴趣。虽然这节是复习课,但是教师不要把让学生掌握知识作为教学目标,而是要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活动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等放在首位。
2.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空间,激励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活动。比如设计现实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创造的欲望。在复习“观察物体”的内容时,让学生在教室内寻找一切可以观察的东西,顺应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多同学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热情。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