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数与代数(二)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复习内容
100以内数的加减。(教材第84页“数与代数”第4、6、7题)
二、复习目标
1.进一步体会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调动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
三、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在对实际问题进行数量分析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回顾1】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师:怎样计算十几减几?(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指名学生汇报)
汇报:(1)点数法;(2)破十法;(3)平十法;(4)想加算减法。
【回顾2】不进位、不退位的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师:怎样计算不进位、不退位的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1)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从笔算和口算两个方面进行汇报。
(3)指名学生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教师随时进行引导、纠正。
学生汇报:
口算方法: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可以先用整十数加(或减)整十数,个位数加(或减)个位数,再把所得的和(或差)加起来;
②将其中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按两位数加(或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或减)一位数的方法来计算。
笔算方法: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回顾3】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师:怎样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1)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从笔算和口算两个方面进行汇报。
(3)指名多名学生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教师随时进行引导、纠正。将学生使用的几种口算的方法集体进行总结。
学生汇报:
口算方法:①用数的组成计算: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然后将两个结果相加;
②先把其中一个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
③用凑十法计算:从一个加数中取出一部分把另一个加数凑成整十数,用整十数与第一个加数剩下的那部分相加。
笔算方法: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
老师强调在竖式计算过程中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1。
【回顾4】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师:怎样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1)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从笔算和口算两个方面进行汇报。
(3)指名学生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教师随时进行引导、纠正。
学生汇报:
口算方法: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两位数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笔算方法: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当十,十位不够减,向百位借1当10个十,然后再减。
【回顾5】估算。
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估算的结果是近似值,不是准确值。
二、知识应用
1.教学教材第84页“数与代数”第4题。(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第4题)
教师将竖式写到黑板上,边写边引导学生集体说出下边内容。
(1)计算45+27,摆4捆小棒和5根小棒,再摆2捆小棒和7根小棒,5根与7根又能凑成1捆,所以向十位进1,还有2根,这样就是7捆零2根,也就是72。竖式计算如下:
(2)计算65-18,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6颗珠子,个位上拨5颗珠子。个位上拨去8颗珠子不够,就从十位上借1个十,这样15-8=7,个位上剩7颗珠子;十位上的6颗珠子借走了1颗还有5颗,再拨去1颗珠子还有4颗,所以是47。竖式计算如下:
(3)计算73+27,摆7捆小棒和3根小棒,再摆2捆小棒和7根小棒,3根与7根又能凑成1捆,所以向十位进1,这样就是10捆,也就是100。竖式计算如下:
(4)计算100-19,在计数器的百位上拨1颗珠子。个位上拨去9颗珠子不够,就从十位上借1个十,十位不够向百位借1个百当10个十,并借给个位1个十。这样10-9=1,个位上剩1颗珠子;这时十位上还剩9颗珠子,再拨去1颗还有8颗,所以是81。竖式计算如下:
师:通过刚刚黑板上演示的几个竖式,你能总结出竖式计算需要的注意事项吗?(组织学生小组交流,举手汇报)
汇报:用竖式进行加、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有进位或退位时,要注意加上前一位进上来的1,或减去前一位借走的1。
2.教学教材第84页“数与代数”第6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数与代数”第6题)
(1)教师先创设情境举例子。
(2)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指名小组代表汇报。
3.教学教材第84页“数与代数”第7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数与代数”第7题)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指名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汇报问题:小青蛙吃了多少只害虫?
解答:61-18=43(只)。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6~87页“练习”第4~8题。
第4题:70 52 19 91 95 45 45 91
第5题:(竖式略)95 59 100 9
第6题:= < < >
第7题:27-15=12(只)
第8题:31 51 40 42 41 41
发现:圈中的“田”字格中,上下两行数的和相差20,左右两列数的和相差2,对角线上数的和相等。
2.完成教材第88~89页“练习”第9~14题。
第9题:2 4
第10题:(答案不唯一)(1)兔有多少只? 37+6=43(只)
(2)羊比鹅多几只? 37-18=19(只)
第11题:(1)34+38=72(根)
(2)90-72=18(根)
第12题:(1)23+38=61(张)
(2)92-61=31(张)
(3)略
第13题:(1)30+12=42(分),奇思套中了熊猫和梅花鹿。28+32=60(分),笑笑套中了小象和企鹅。
(2)妙想可能套中了小象和熊猫或梅花鹿和企鹅。
第14题:(1)4 2 3 1
(2)100 76 24
(3)12 (4)7
(5)(答案不唯一)刘平比张晓少跳多少下?
95-76=19(下)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对100以内数的加减又有什么新的体会和收获?
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二)
1.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2.不进位、不退位的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3.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4.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5.估算。
教学反思
1.这节课主要复习的是100以内的加减法,包括了三个单元的内容。课堂上首先对知识点进行回顾,然后马上进行独立自主的练习,最后根据反馈的情况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力争做一个会一类。这样做以后,学生作业的错误量会明显减少。当然,复习课仍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来,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复习计算,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多安排一些练习题。在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复习对应的知识点。一般的学生要保证基本要求,做一些基本形式的练习,而优秀的学生还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练习。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