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必修上册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教学设计
感知言语魅力
共建语言家园
(一)新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4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
本任务群旨在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在观察、探索语言文字现象,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积累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能力,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本任务群的学习贯串必修、选择性必修两个阶段。
1.学习目标与内容
(2)通过在语境中解读词汇、理解语义的过程,树立语言和言语的相关性和差别性的观念。
2.教学提示
(1)积累、梳理要有系统、有计划,要有步骤地、持续地进行。积累既是丰富学生词汇、表达方式等的需要,也是为以后的梳理所做的准备。要有布置,有鼓励和督促,持之以恒。
一、设计依据
(一)新课程标准
(二)相关论文
(三)《教师用书》
(四)相关视频
感知言语魅力
共建语言家园
第七单元后:三课时
1.由《故》《荷》《我》三篇课文中的语言现象入手,谈现代汉语的词义。
2.由《赤》《登》讨论汉字起源。
3.由《赤》《登》讨论一词多义。
第八单元:四课时
4.绘制词语家族图谱,认识词语构成规律
5.探秘词语家族传承,掌握词义演变规律
6.探寻现代新词,领略时代发展
7.与高考对接,在实战中运用
第 课时
学习目标:
从总结三篇散文遣词造句中探讨现代汉语的词义;
准确理解词义,能把握常见词语的用法。
一、导入(答题我最棒)
二、赏析课文
①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我与地坛》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③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荷塘月色》
④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故都的秋》
三、阅读朱德熙先生的《词义》一文,任务1:
三、任务2(填空):
“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 )下一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 )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 )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 )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 )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 )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 )坠地( )万道金光。”
四、体会词语的感彩
汉语中不少词语带有或褒或贬的感彩,即使是中性词,在具体的语境中也常带有褒贬色彩。如:
1.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鲁迅《拿来主义》)
[辨析] 染污:使沾上脏物或有害物质,多用于对人或物的贬斥,用在此处表现出对旧宅子的排斥。孱头、昏蛋、废物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可以概括为闭关自守(孱头)、盲目排外(昏蛋)、崇洋媚外(废物),鲁迅对他们都持否定态度,因而用了贬义词。
2.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鲁迅(拿来主义》)
[辨析]鼓吹:宣扬,使众人知道,多用于贬义。但在这里,感彩发生变化,成为中性词,有“大声宣传”之意,与“鼓励”相近。
五、把握词语的语体色彩
有些词语常用于特定的语体中,带有鲜明的语体色彩。词语的语体色彩主要分为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两大类。语体色彩表明,不同的词适用于社会交际的不同范围,适用于不同的文体。
同样是表现地域特色的小说,《蒲柳人家》和《溜索》在词语的选用上各有什么特点?体现出怎样的风格?
《蒲柳人家》这篇小说的语言非常有特色。在叙述故事、描写人物时,作者采用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写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神。另一方面,作者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如“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这样的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增加了小说的文采和趣味性。
第 课时
学习目标:
梳理《赤壁赋》《登泰山记》里的常见实词,探寻汉字起源;
准确理解词义的演变。
一、导入
活动一:探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中的“幽愁”可否写作“忧愁”?
活动二:从“白露横江”探讨“横”的用法:“横”在必修上册共出现三个义项,“把物体放在手中横着或拿着”“充满”“遮蔽”,请解释下面句中“横”的意思,说明这些义项之间的引申关系。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二、参照下图,引导学生借助《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常用字典》)自主分析“望”“御”“阳”“乘”等词的起源。
三、活动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寻找除了“拔”以外,还有哪些“扌”旁的词,解释它们的意思,并说明这几个词的共同点。“掩” “摧”“折”
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必修上册古诗文中查找“扌”旁的词,解释意思,探究它们与部首之间的关系。
“掇”(摘取)、“摇”(摇动)等
《说文解字》:“拙,不巧也。”“拙”的本义是“不能做技巧的事情”,“技巧”与手部动作有关,由“不巧”引申出“笨拙”义。
第 课时
学习目标:(学生实践课)
由《赤》《登》两文讨论一词多义现象;
学生动手积累两文的实词。
一、导入:P127“绝”“信”的一词多义现象。
二、展示总结梳理一词多义的方法
三、活动课:要求学生整理《赤》《登》及必修上册和初中课文中的“望”“属”“如”等词。
第 课时
学习目标:
1.由字的起源研究字的构成规律;
2.学生能把理论运用到实践去中。
绘制词语家族的图谱,认识词语的构成规律
活动一:观察下面这组词语,归纳概括它们的规律。
学习 学生 学校 学长 学员 开学 游学
学历 学位 学风 学究 学时 学说 学区
活动二:包含同一语素的词在必修上册中比比皆是,请找出三组来,
并思考包含这些相同语素的词在词义上有什么关系。
活动三:开展课堂讨论,讨论的主题为:除了包含同一语素的词可以
构成词语家族外,还有哪些词语可以构成词语家族?
活动四:再次阅读教材第八单元,并参考相关资料,画词语家族族谱。
第 课时
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字义,避免以古律今。
2.养成探究熟语(包括成语等)起源的习惯。
活动一:词语的家风如何传承。借助《说文解字》《古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下面词语的古义和今义,并阅读“学习资源”中吕叔湘的《语言的演变》,概括词义演变的几种基本方式。
布 灯 钟 枪 心 走 臭 河
活动二:阅读何九盈、蒋绍愚《词的本义》《词的引申义》(《古汉语词汇讲话》,中华书局 2010 年 版),圈点批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进一步认识词义演变的方式。
活动三:全班学生分为七组,举办成语擂台赛。
(1)成语接龙大比拼。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分别搜集五个成语,轮流出示,让其他小组的同学回答与之意思相近或相反的成语,也可以回答
歇后语或其他熟语。以三分钟为时限,看哪个小组答出的成语最多。
(2)抽签讲述成语故事。活动准备:教师制作七张成语卡片,每张卡
片上按照成语的来源写上五个成语。活动过程:每组派代表上前抽取一张卡片,按要求讲述成语故事。要求如下:讲出该成语的来源及意思;如果该成语保留了古代汉语的语音、语义和语法特征,请指出来,以此来明确成语在古今汉语沟通中的作用;讲述该成语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哪个组在规定时间内讲出的成语故事最多,就是冠军。
第 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现代新词,领略时代发展。
2.学会正确认识现代新词。
一、有奖征集
2021年,《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延续以往,继续推出年度语言盘点活动——“面孔2021”。在保留“十大网络流行语”评选传统的同时,新增“十大网络热议词”评选,请你为两项评比投稿。
2021网络流行语盘点:
1、夺笋哪;2、针不戳;3、淦(gan四声);4、 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5、心满离;6、××哪有什么坏心思呢;7、社死;8、倒也不必;9、疯狂暗示;10、直呼内行;11、就挺秃然的;12、不会吧不会吧,不会有人真的....吧?;13、年下男友;14、ging;15、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16、展开讲讲?;17、入股不亏;18、TMD烦死了;19、爹味;20、类幼崽;21、鸡娃;22、什么是快乐星球?;23、老头乐;24、妈见打;25、什么虎狼之词;26、天菜;27、不结婚很难收场;28、坦白局;29、祖安人;30、气氛组;31、干饭人;32、尾款人;33、集美;34、爷青回;35、耗子尾汁;36、不讲武德;37、U1S1;38、有内味了;39、工具人;40、小丑竟然是我自己;41、人民至上,生命至上;42、逆行者;43、飒;44、后浪;45、神兽;46、直播带货;47、双循环;48、打工人;49、内卷;50凡尔赛文学。
二、探讨新词
(1)谈谈你对上述新词(也可以是其他的新词)含义的理解,数量要求:不少于五个。
(2)全班交流上述或搜集起来的新词语,根据教材介绍的新词语相关知识(P138),分类整理,讨论它们的来源。
(3)完成新词语的知识小短文,要求:不少于300 字,内容包括:词语的来源、意义及其反映的社会变化、文化现象等
第 课时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高考试题,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我;2.提高平时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
活动一:搞清词义的亲属关系。查阅《现代汉语词典》中“水”“冰”的解释,说明这些词的句中义与词典义的关系。
君子之交淡如水
碧天如水夜云轻
旧恩如水满身流
一片冰心在玉壶
活动二:借助词典与相关文献,判断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代宗立,辅国等以定策功,愈跋扈,至谓帝曰:“大家
弟坐宫中,外事听老奴处决。”(《新唐书·李辅国传》)
(2)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左传·僖公九年》)
活动三:辨别词语的身份。判断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的正误,如有错误,请修改。 (1)妈妈对我又关心又爱戴,可是我的好妈妈。 (2)人生决定于发奋与否,这点毋庸置疑,但不可否定的是,意志并不能完全左右人的命运。 (3)父亲昨夜伟大的谈话还萦绕在我的耳边。 (4)三十多万人的会场如今竟然好似无人之境。
活动四:请指出下面便条中的问题,并进行修改。
金馆长:
您约我今天下午去贵处商谈我班同学光临贵馆参观一事,因我有点急事,现决定改期。具体改在何时,另行磋商。
周华,5 月 18 日
活动五:【2018·新课标Ⅰ卷】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期间,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中/国/传/统/节/日
二十四节气
冬至,日南至,
日短之至,日影
长之至。
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