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波的干涉和衍射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在坐标原点O和x=3m的A点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振源,两个振源发出的横波波长均为1m,在y轴正方向上除O点外的振动加强的位置有( )
A.1处
B.2处
C.3处
D.(2n+1)处(n=0,1,2…)
2.如图所示为两列频率相同的相干水波在t=0时刻的叠加情况,图中实线表示图示时刻的波峰位置,虚线表示同一时刻的波谷位置,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2cm,且在图中所示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为2 m/s,波长为0.4m,E点是B、D和A、C连线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两点在t=0时刻的竖直高度差为4cm
B.B、D两点在t=0.1s时刻的竖直高度差为4cm
C.E点的振幅为2cm
D.在t=0.05s时刻,A、B、C、D四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均为0
3.如图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孔,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关于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B.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
C.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更明显观察到衍射现象
4.小河中有一个实心桥墩P,A为靠近桥墩浮在平静水面上的一片树叶,俯视如图所示。现在S处以某一频率拍打水面,使形成的水波能带动树叶A明显振动起来,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提高拍打水面的频率
B.降低拍打水面的频率
C.只要拍打,A就会振动起来
D.无论怎样拍打,A都不会振动起来
5.如图所示,O是水面上一波源,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某时刻的波峰和波谷,A是挡板,B是小孔.若不考虑波的反射因素,则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水面上的波将分布于( )
A.整个区域 B.阴影Ⅰ以外区域
C.阴影Ⅱ以外区域 D.阴影II和III以外的区域
6.图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时的波形图,图乙为该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波速为
B.这列波沿x轴正向传播
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并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则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
D.若该波遇到一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该障碍物的尺寸一定比40cm小很多
7.如图所示,在均匀介质中,A、B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其简谐运动表达式均为x=0.1sin 20πt(m),形成的机械波的波速都是10 m/s.介质中P点与A、B两波源间的距离分别为4 m和5 m.则( )
A.波的周期为0.2 s
B.波的波长为2 m
C.P点一定是振动加强点
D.P点可能是振动减弱点
二、多选题
8.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的振幅都是20cm,传播速度大小相同,虚线波的频率为2Hz,沿x轴负方向传播;实线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两列波在如图所示区域相遇,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实线波与虚线波的周期之比为1:2
B.两列波在相遇区域会发生干涉现象
C.平衡位置为x=6m处的质点此时刻速度为零
D.平衡位置为x=4.5m处的质点此刻位移y>20cm
9.两列频率相同、振幅均为的简谐横波、分别沿和轴方向在同一介质中传播,两列波的振动方向均沿轴.某时刻两波的波面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波的波峰、波的波谷;虚线表示波的波谷、波的波峰.、、为三个等间距的质点,为、中间的质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质点的振幅为
B.质点始终静止不动
C.图示时刻质点的位移为0
D.图示时刻质点的振动方向沿轴
10.如图所示,在一平静水面上建立坐标系.甲、乙两波源分别在、处先后以的频率上下振动,在水面上产生简谐横波.图中虚线为某一时刻两列波到达的位置,此时处的质点沿振动方向的位移为零且速度向下.已知该水波的波速为,振幅为,两波源起振方式相同,传播过程中能量损耗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源比提前振动0.4s
B.再经两波都能到达处
C.图示时刻处的质点振动加强
D.图示时刻处的质点向上振动
11.如图甲所示,OP=s,t=0时刻质点O开始振动,产生沿O、P所在直线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图乙为质点P从t=t1时刻开始振动的图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刻质点O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B.t2时刻质点P振动速度最大,方向沿y轴负方向
C.该波与另一频率为 的同类波叠加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D.若某障碍物的尺寸为(t2-t1),该波遇到此障碍物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三、填空题
12.如图所示,相距8m的P、Q两点各有一个简谐波源S1、S2,A、B、C、D、E、F、G为PQ的八等分点,t=0时刻,两波源S1、S2同时起振,形成沿PQ连线相向传播的两列横波,振幅分别为50cm、20cm,t=2s时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t=______s时,两列波相遇,t=5s时,质点E的振动方向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从波源起振至t=7s内,该质点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_m.
13.如图(a),在xy平面内有两个沿z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S1(0,4)和S2(0,–2)。两波源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0 m/s。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A(8,–2)的路程差为________m,两列波引起的点B(4,1)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点C(0,0.5)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
四、解答题
14.“华附讲坛”是华师附中邀请专家做前沿专题报告的常规学术活动,通常在东阶梯课室举办.下图是课室主席台的平面图,AB是讲台,S1、S2是与讲台上话筒等高的相同的喇叭,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和尺寸如图所示.专家的声音放大后经喇叭传回话筒再次放大时可能会产生啸叫.为了避免啸叫,话筒最好摆放在讲台上适当的位置,在这些位置上两个喇叭传来的声音因干涉而相消.已知空气中声速为v=340m/s,专家声音的频率为f=136Hz,忽略讲台的宽度,则
①求专家声音的波长λ;
②图中B点的是振动“加强”点还是振动“减弱”点,试通过计算说明判断依据;
③讲台上能够避免啸叫的适当位置有多少个?
15.一列简谐横波在时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是质点Q的振动图象。求:
(1)波速及波的传播方向;
(2)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
16.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轴正向和负向传播,波速度均为。两列波在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求:
(1)时,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的所有质点的坐标;
(2)从开始,介质中最早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的质点的时间。
17.有两列简谐横波a、b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列波在t=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已知a波的周期Ta=1s。求
(1)求两列波的传播速度.
(2)从t=0时刻开始,最短经过多长时间x=1.0m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0.16 m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BCD.到两同相波源的路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时,该点为振动加强点。在y轴上满足-y=nλ(n=0,1,2…)的点振动加强,则
可知n<3且n≠0,只有n=1和n=2的两点(0,4),(0,1.25)的振动是加强的,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D
【解析】
【详解】
A.由题图可知,t=0时,B、D两点分别处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波谷与波谷相遇处,所以此时两点的位移为两列波在两点的位移矢量和,因此竖直高度差为8cm,A错误;
B.由,,得
所以t=0.1s时经过半个周期,B处于波谷与波谷相遇处,D处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竖直高度差为8cm,B错误;
C.B、D两点分别处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波谷与波谷相遇处,B、D两点都处于振动加强区,B、D的连线上也是加强区,E点在B、D的连线上,故E点的振动也加强,振幅大于2 cm,C错误;
D.当t =0.05s时,即经过时,A、B、C、D四点均处于平衡位置,D正确。
3.D
【详解】
因为波长与孔的尺寸差不多,所以能够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A正确;波通过孔后,波速、频率、波长不变,则挡板前后波纹间的距离相等,B正确;如果将孔AB扩大,孔的尺寸大于波的波长,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C正确;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因为波速不变,根据知,波长减小,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D错误.
4.B
【详解】
拍打水面时,水波中的质点上下振动,形成的波向前传播,提高拍打水面的频率,则质点振动的频率增加,波的频率与振动的频率相等,根据波速不变,频率增大,波长减小,衍射现象不明显,反之降低频率,波长增大,衍射现象更明显,故B正确。
故选B。
5.B
【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A挡板比波长大,所以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而B小孔与波长相差不多,能发生明显的衍射,所以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水面上的波将分布于阴影Ⅰ以外区域,故B正确;
故选B
6.C
【详解】
A.由图象知:T=0.4s,λ=0.4m,则波速为,故A错误.
B.由图乙知:t=0.2s时刻质点A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根据波形的平移法可知该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B错误.
C.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需要频率相同,则所遇到的波的频率 f=1/T=2.5Hz时才能产生的稳定干涉,故C正确.
D.若该波遇到一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该障碍物的尺寸一定与40cm差不多或比40cm小,故D错误.
7.C
【详解】
设简谐波的波速为v,周期为T,由题意知:,故A错误;根据,可得:λ=vT=10×0.1=1m,故B错误;根据题意:P点到A、B两个波源的路程差△S=5m-4m=1m=λ,所以P点的振动加强,故C正确,D错误.
8.AD
【详解】
A.从图中可知虚线波的波长为m,实线波的的波长为m,由于两者的速度相同,所以根据公式
可得,A正确;
B.由于周期不同,所以频率也不同,故两者不会发生稳定干涉现象,B错误;
C.虚线波在x=6m处的质点通过平衡位置向下振动,实线波在x=6m处的质点通过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所以速度不为零,C错误;
D.在x=4.5m处,实线波在波峰,虚线波在0与20cm之间,所以矢量和大于20cm,D正确。
故选AD。
【点睛】
解决本题时要抓住在同一介质中传播的同一类波波速相等,知道干涉的条件和波的叠加原理.
9.CD
【详解】
A.虚线表示P波的波谷、Q波的波峰,所以a点是P波的波谷、Q波的波峰相遇的点,所以a点的振幅是0,故A错误;
B.b点为a、c的中点,也是P与Q的中点,所以b点一定是振动的加强点,所以b点的振幅是2A,故B错误;
C.实线表示P波的波峰、Q波的波谷,所以c点是P波的波峰、Q波的波谷相遇的点,所以c点的振幅是0,图示时刻质点c的位移为0,故C正确;
D.a、b、c为三个等间距的质点,由于a、c分别位于波峰与波谷处,所以b点在图示的时刻,是两列波的平衡位置所在处;波P向右传播,由图可知,d点位于波峰与平衡位置之间,由振动与波的传播方向之间的关系可知,P波的振动方向向下;同时,Q波向左传播,d点位于平衡位置与波谷之间,由振动与波的传播方向之间的关系可知,P波的振动方向向下。综合以上可知,图示时刻质点d的振动方向沿 y轴。故D正确。
10.ACD
【详解】
A.两波已经形成的时间分别为:
甲
乙
故波源比开始振动的时间早0.4s,故A正确;
B.再经0.5s,两波传播的距离为:
则甲波到达处,乙波到达处,故B错误;
C.两波的波长为:
处到甲、乙两波源的路程差为:
故轴上处发生干涉,振动始终加强,故C正确;
D.图示时刻处的质点与的距离为:
而处质点刚起振,速度方向向下,结合波形可知,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上,故D正确.
11.ACD
【详解】
A.由乙图看出P点起振方向向上,所以振源O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故A正确;
B.t2时刻P点振动到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方向沿y轴正方向,故B错误;
C.该波周期为t2-t1,该波的频率
由干涉条件为振动频率相等的两列波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故C正确;
D.该波得波长为
障碍的尺寸为)小于波长,可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D正确.
12.4 向上 2
【详解】
由图可知,两列波的波长λ1=λ2=2m,周期为T=2s,波速为v=λ/T=1m/s,两列波在D点相遇,经历时间为4s;
t=5s时,振幅大的一列波时质点E向上振动,故E点振动方向向上;
t=3s时,E点开始振动,t=5s时两列波才开始在E点出现叠加;在t=3s至t=5s时间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4×20cm=80cm;两列波叠加后,E点为振动减弱点,这幅为50-20cm=30cm;在t=5s到t=7s时间内,质点经过的路程为4×30cm=120cm;故从波源起振至t=7s内,该质点经过的路程为80cm+120cm=200cm=2m.
13. 2 减弱 加强
【解析】由几何关系可知AS1=10 m,AS2=8 m,所以波程差为2 m;同理可求BS1–BS2=0,为波长整数倍,由振动图象知两振源振动方向相反,故B点为振动减弱点,CS1–CS2=1 m,波长,所以C点振动加强。
【名师点睛】本题只要考查产生两列波相遇处是加强或减弱的条件,尤其小心两波源振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即振动步调相反,刚好颠倒过来。
14.(1)2.5m (2)B点为加强点.. B点与两个声源的波程差为:ΔxB== 5m=2λ,即波源到B点的距离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所以B点为振动加强点 (3)4个消音点
【详解】
①专家声波的波长是λ==2.5m/s.
②B点为加强点;
B点与两个声源的波程差为:ΔxB= = 5m=2λ.
即波源到B点的距离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所以B点为振动加强点.
③设P是AB上任意的一个消音点,则该点与两个声源的波程差应该满足:
由于P是在OA和OB间的点,即有:|Δx|<2λ
因此k只能取0和1,因此AB上共有4个消音点.
15.(1)18cm/s,沿x轴负方向传播;(2)9cm
【详解】
(1)由图(a)可以看出,该波的波长为
λ=36cm
由图(b)可以看出,周期为
T=2s
波速为
v==18cm/s
由图(b)知,当时,Q点向上运动,结合图(a)可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2)设质点P、Q平衡位置的x坐标分别为、由图(a)知,x=0处
y=-=Asin(-)
因此
由图(b)知,在t=0时Q点处于平衡位置,经Δt=s,其振动状态向x轴负方向传播至P点处,可得P、Q间平衡位置距离为
=vΔt=6cm
则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为
=9cm
16.(1) ;(2)t=0.1s
【详解】
(1)根据两列波的振幅都为,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的质点即为两列波的波峰相遇。设质点坐标为,根据波形图可知,甲、乙的波长分别为,。则甲、乙两列波的波峰坐标分别为
综上,所有波峰和波峰相遇的质点坐标为整理可得
(2)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是两列波的波谷相遇的点,时,波谷之差
整理可得
波谷之间最小的距离为
两列波相向传播,相对速度为,所以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的最短时间
17.(1)2.5m/s;(2)5.4s
【详解】
(1)由图可知a、b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
λa=2.5m
λb=4.0m
两列波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为
(2)a波的波峰传播到x=1.0m的质点经历的时间
b波的波峰传播到x=1.0m的质点经历的时间
又
ta=tb=t
联立解得
5m-8n=1(式中m、n均为正整数)
分析知,当m=5、n=3时,x=1.0m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0.16m时经过时间最短,将m=5代入
解得
t=5.4s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