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波的描述
一、单选题
1.关于波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波速反映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
B.波速反映介质中质点振动的快慢
C.波速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
D.波速反映介质中质点迁移的快慢
2.下列关于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波中各质点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
②质点开始振动时的速度方向同波源的起振方向;
③介质中质点随波由近及远地迁移;
④波源的能量随振动形式由近及远地传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械振动就有机械波
B.在同一介质中波的传播速度与振源的振动速度相同
C.一列波由空气传入水中频率不变
D.振源一旦停止振动,则机械波将立即停止传播
4.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P、Q是传播方向上相距10 m的两质点,波先传到P,当波传到Q开始计时,P、Q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质点Q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B.该波从P传到Q的时间可能为7 s
C.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1 m/s
D.该波的波长可能为6 m
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O为波源且t=0开始沿y轴负方向起振,如图所示是t=0.3s末x=0至4m范围内的波形图,虚线右侧的波形未画出.已知图示时刻x=2m处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这列波的周期为0.4s,振幅为10 cm
B.这列波的波长为8m,波速为20 m/s
C.t="0.4" s末,x=8 m处的质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
D.t=3s末,x=40 m处的质点沿x方向前进了80m
6.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1和t2时刻波的图像分别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其中P、Q分别是位于x1=7m 和x2=9m的两个质点,已知 t2=(t1+0.6)s,波速v=10m/s 。则
A.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时刻t3=(t2+0.2)s时P 质点在 x 轴上方且向 y 轴正方向运动
C.若t4=(t2+0.3) s 时Q 质点刚好经过平衡位置且向 y 轴正方向运动
D.在振动过程中P、Q 不可能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多选题
7.如图,实线和虚线分别为沿轴正方向传播的某简谐横波在和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的周期大于0.3s。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波的周期为0.4s
B.该波的波速为10m/s
C.时刻,处的质点位于平衡位置
D.时刻,处的质点沿轴正方向运动
E.若该波传入另一介质中波长变为6m,则它在该介质中的波速为15m/s
8.如图所示,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介质中x=2m处的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质点Q的平衡位置位于x=3.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3s时间内,质点P向右移动了3m
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20m/s
C.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D.t=0.ls时,质点P的加速度大于质点Q的加速度
E.t=0.45s时,x=3.5m处的质点Q到达波谷位置
9.B超成像的基本原理就是向人体发射一组超声波,遇到人体组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类似回声),通过探头发送和接收超声波信号,经过电子电路和计算机的处理,形成了我们今天的B超图像(如图甲所示).如图乙为仪器检测到发送和接收的超声波图象,其中实线为沿x轴正方向发送的超声波,虚线为一段时间后遇到人体组织沿x轴负方向返回的超声波.已知超声波在人体内传播速度约为1 500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题意可知此超声波的频率约为1.25×105 Hz
B.图乙中质点A在此后的1 s内运动的路程为1 500 m
C.图乙中质点B此时沿y轴正方向运动
D.图乙中质点A、B两点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0.S1为点振源,由平衡位置开始上下振动,产生一列简谐横波沿S1S2直线传播,S1、S2两点之间的距离为9m.S2点的左侧为一种介质,右一侧为另一种介质,波在这两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之比为3:4.某时刻波正好传到S2右侧7m处,且S1、S2均在波峰位置.则
A.S2开始振动时方向可能向下也可能向上
B.波在S2左侧的周期比在右侧时大
C.右侧的波长为
D.左侧的波长为
三、填空题
11.如图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的部分波形图。若:该波波速,在时刻刚好传播到处,则时,处的质点的位移为________cm,该波刚好传到________m处。
四、解答题
12.坐标原点处的波源在t =0时开始沿y轴负向振动,t =1.5s时它正好第二次 到达波谷,如图为t2= 1.5s时沿波的传播方向上部分质点振动的波形图,求:
(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多大 写出波源振动的位移表达式;
(2)x1 =5.4m的质点何时第一次到达波峰
(3)从t1=0开始至x=5.4m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这段时间内,x2=30cm处的质点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13.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波源的振动频率等于2.5Hz,波长大于1m,A、B之间的距离为1.5m,t=0时刻,A处质点到达波峰位置时,B处质点刚好经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求:
(1)再经过多长时间B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
(2)这列波波速的可能值。
14.一列简谐横波沿轴正向传播,时的图像如图所示,此时处质点开始振动,此时刻后介质中质点回到平衡位置的最短时间为0.2s,质点回到平衡位置的最短时间为1s,已知时两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求:
①波的传播周期为多少?
②传播速度是多大?
③从时刻算起经过多长时间距点的质点第二次回到平衡位置?
15.一列简谐横波在时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是质点Q的振动图象。求:
(1)波速及波的传播方向;
(2)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
16.在一列沿水平直线传播的简谐横波上,有相距0.4m的B、C两质点,t1=0时,B、C两质点的位移为正的最大值,而且B、C间有一个波谷.当t2=0.1s时,B、C两质点的位置刚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并且这时B、C间呈现一个波峰一个波谷,波谷到B点的距离为波长的四分之一,试求
(1)该简谐横波的周期、波速各为多少?
(2)若波速为27m/s,振幅为A,则以t2时刻为计时起点,写出质点C的振动方程?
17.资料记载,海啸波浪海啸波是重力长波,波长可达100公里以上;它的传播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与海水深度乘积的平方根,使得在开阔的深海区低于几米的一次单个波浪,到达浅海区波长减小,振幅增大,掀起10~40米高的拍岸巨浪,有时最先到达的海岸的海啸可能是波谷,水位下落,暴露出浅滩海底;几分钟后波峰到来,一退一进,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i)在深海区有一海啸波(忽略海深度变化引起的波形变化)如图甲,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t =900s后首次出现的波形图。已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源到浅海区的水平距离s1=1.08万公里,求海啸波到浅海区的时间t1;
(ii)在浅海区有一海啸波(忽略海深度变化引起的波形变化)如图乙,波从进入浅海区到达海岸的水平距离为s2,写出该海啸波的表达式和波谷最先到达海岸的关系式。
18.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a,b两点,相距s=14m,b点在a点的右方,当一列简谐横波沿此长绳向右传播时,若a点到达波峰时,b点的位移恰为零且向上运动.经过t=1.00s后a点的位移为零,且向上运动,而b点恰到达波谷,求:
(1)这列简谐波的波速.
(2)当2λ<s<3λ,3T<t<4T时,这列波的波速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波速反映了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故A正确;
B.波速与介质中质点振动的快慢不同,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波速不变。而介质中质点振动快慢是周期性变化的,故B错误;
C.波速由介质决定,与波源无关,故C错误;
D.波传播的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不迁移故D错误。
故选:A。
2.D
【解析】
试题分析:波的振动周期由波源决定,因此波中各质点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①正确;每个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振源的起振方向相同,②正确;介质中质点不随波迁移,③错误;波源的能量随振动形式由近及远地传播,④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机械波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机械波的振动周期由振源决定,每个质点的起振方向均相同
3.C
【详解】
A.有机械波一定有机械振动,有机械振动不一定有机械波,还需要传播振动的介质,A错误;
B.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与振源的振动速度无关,B错误;
C.机械波的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由波源决定的。在不同介质中均相同,C正确;
D.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振源停止振动时,机械波仍继续传播,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
A.由图象可知,质点P的振动图象为虚线,质点Q的振动图象为实线,从0时刻开始,质点Q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故A正确;
B.由题可知,简谐横波的传播方向从P到Q,由图可知,周期T=6s,质点Q的振动图象向左4s、后与P点的振动重合,意味着Q点比P点振动滞后了4s,即P传到Q的时间△t可能为4s,同时由周期性可知,从P传到Q的时间
即
不可能为7s,故B错误;
C.根据
(nT+4)v=10m
可得
(n=0、1、2、……)
故波速可能为1m/s,故C正确;
D.根据
当n=1时
λ=6m
故D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B。
5.C
【详解】
可以判出O点的振动方向是向下的,又知 x=2m处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所以周期为0.3s,A错误;波长为8m,所以波速为,B错误;t="0.4" s末,x=8 m处的质点震动了0.1s,振动时间为0.1s,大于四分之一周期,小于二分之一周期,该质点的振动速度沿y轴正方向,C正确;波传播的过程中,质点并不随波向前运动,D错误.
6.B
【详解】
A.根据图像波长为,周期为:
经过,即后,根据波形平移法可知该波沿轴负方向传播,A错误;
B.经过,即后,根据虚线波形图可知,后P点位于在轴上方,且根据同侧法可知质点振动方向向上,向y轴正方向运动,B正确;
C.经过,即后,根据虚线波形图可知,后Q质点沿着轴负方向运动,C错误;
D.图中虚线的波形,P、Q两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错误。
故选B。
7.ADE
【详解】
A.由图象可知,波长
而,解得
故A正确;
B.根据得,波速
故B错误;
C.时刻,即从时刻再过半个周期,此时处的质点应该位于的位置处,故C错误;
D.时刻,处的质点振动情况与时刻完全相同,即沿轴正方向运动,故D正确;
E.波进入另一种介质后周期不变,根据可知,波速变为,故E正确。
故选ADE。
8.CDE
【详解】
A.简谐横波传播过程中,质点P只上下振动,不向右移动,故A错误;
C.由乙图可知,t=0时刻质点的速度向上,结合图甲在该时刻的波形可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故C正确;
B.由图甲可知波长4m,由图乙可知周期为T=0.4s,则波速为:波速v=m/s=10 m/s,故B错误;
D.当t=0.1 s=T时,质点P应处于最大位移处,加速度最大,而质点Q应在平衡位置的下方,且位移不是最大,故其加速度应小于质点P的加速度,故D正确;
E.t=0.45 s时,波形平移的距离Δx=vt=4.5 m=+0.5 m,即t=0时刻,x=3 m处的质点振动形式传播到Q点,Q点处于波谷位置,故E正确。
故选CDE.
9.AC
【详解】
A.由图乙可知,波长为,由公式得, ,故A正确;
B.质点A只在平衡位置上下振动,所以不可能运动1500m,故B错误;
C.由“上下坡法”可知,质点B此时沿y轴正方向运动,故C正确;
D.由于A、B两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同,所以两质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错误。
故选AC。
10.AD
【分析】
机械波传播过程中,波的周期等于振源的振动周期,与介质无关;质点起振的方向与振源开始振动的方向是相同的;根据S1、S2在某时刻的位置确定两侧波的波长表达式.
【详解】
AB.波在这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过程中周期相同,因速度之比为3:4,根据λ=vT可知波长之比为;因不知道开始振源的起振方向,则无法判断波传到S2点时开始振动的方向,选项A正确,B错误;
CD.若传到S2时,S2质点从平衡位置向下振动,则,解得 (n=0,1,2,3…..),则此时在S2的左边: ,解得 ;若传到S2时,S2质点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则,解得 (n=0,1,2,3…..),则此时在S2的左边: ;解得;因S1、S2均在波峰位置,可知和 都应该是整数,根据数学知识可知,这两个数包含了所有的奇数,即可表示为2n+1,则λ1可表示为 (n=0,1,2,3…..),故选项D正确,C错误;
故选AD.
11.-5 47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故波的周期为
,
经历
时,处的质点刚好运动到波谷,因而位移为,此时波再向右传播34m,则波刚好传到处。
12.(1)x=5sin()cm或x=-5sin()cm;(2)11.7s;(3)1.85m
【详解】
(1)由图像可知波长λ=0.6m,由题意有
,
波速为
波源振动的位移表达式为
或
(2)波传到x1=5. 4m需要的时间为
质点开始振动方向与波源起振方向相同,沿-y方向,从开始振动到第一次到达波峰需要时间为
所以,x1=5. 4m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的时刻为
(3)波传到x2=30cm需要时间为
所以从t1=0开始至x=5.4m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这段时间内,x2=30cm处的质点振动时间为
所以,该质点的路程为
13.(1)0.3s;(2)3m/s,5m/s,15m/s
【详解】
(1)由题知这列波的频率为f=2.5Hz,则这列波的周期为
s=0.4s
因为时刻B处质点刚好经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B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需要经过
(2)若波由A向B传播,设其波长为
又
解得
m
传播速度
m/s=5m/s
若波由B向A传播,设其波长为
又
所以
或
传播速度
m/s=15m/s
或
m/s=3m/s
因此,波速的可能值分别为3m/s,5m/s,15m/s。
14.①2.4s;②;③2.8s。
【详解】
①由题意简谐横波沿轴正向传播,分析得知,此时点向下运动,点向上,它们周期相同,则
②根据图像可知则波速
③距O点20m的质点M第二次回到平衡位置时,波向前传播14m,则经过的时间
即经过2.8s质点M第二次回到平衡位置。
15.(1)18cm/s,沿x轴负方向传播;(2)9cm
【详解】
(1)由图(a)可以看出,该波的波长为
λ=36cm
由图(b)可以看出,周期为
T=2s
波速为
v==18cm/s
由图(b)知,当时,Q点向上运动,结合图(a)可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2)设质点P、Q平衡位置的x坐标分别为、由图(a)知,x=0处
y=-=Asin(-)
因此
由图(b)知,在t=0时Q点处于平衡位置,经Δt=s,其振动状态向x轴负方向传播至P点处,可得P、Q间平衡位置距离为
=vΔt=6cm
则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为
=9cm
16.(1)简谐横波从B向C传播时,周期、波速分别为: s、(4n+3)m/s,(n=0,1,2,3,…);从C向B传播时,周期、波速分别为:s,(4n+1)m/s,(n=0,1,2,3,…).(2)y=Asin5πt.
【详解】
(1)首先可以判断,B、C相隔一个波长,根据因为在t1=0s时,B,C两个质点的位移为正的最大位移,而且B、C间有一个波谷.故波长λ=0.4m
如果波是从B向C传播的话,那么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内波通过的位移是:x1=(n+)λ,
所以波速为:
周期为:(n=0,1,2,3,…);
如果波是从C向B传播的话,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x2=(n+)λ,
波速为:,(n=0,1,2,3,…);
(2)当v=27m/s时,满足v=(4n+3)m/s,所以根据前面所求的,可知波的传播方向是B向C
位移x=vt=27×0.1=2.7m=6 λ,所以C点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
则以t2时刻为计时起点,质点C的振动方程为:y=Asint=Asint=Asin5πt
17.(i);(i)(s)
【详解】
(i)由图甲得
依题意有
,,
解得
(ii)由图像得波的振幅A=20m,波长由②式得波的周期
又,且
解得波的表达式
(m)
海啸波在浅海区的传播速度
波谷最先到达海岸的关系式
解得波谷最先到达海岸的时间
(s)
18.(1) (m=0,1,2,3,…,n=0,1,2,3,…) (2)
【详解】
(1)依题意得波传播的距离:
s=(n+)λ,
所用时间为:
t=(m+)T
解得:
.
(m=0,1,2…,n=0,1,2…)
则波速
(m=0,1,2…,n=0,1,2…)
(2)当2λ<s<3λ,3T<t<4T时,则
n=2,m=3.
代入v= 解得:
v=m/s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波动与振动的关系,知道波传播的周期性即经过周期的整数倍,以及波形的重复性问题.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