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多普勒效应
一、单选题
1.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波源的频率变化了
B.发生多普勒效应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C.多普勒效应仅仅在观察者远离波源时才会发生
D.当观察者向波源靠近时,观察到波的频率变小
2.一渔船向鱼群发出超声波,若鱼群正向渔船靠近,则被鱼群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与发出的超声波相比( )
A.波速变大
B.波速不变
C.频率变低
D.频率不变
3.公路巡警开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00 km/h的恒定速度巡查,在同一车道上巡警车向前方的一辆轿车发出一个已知频率的电磁波,如果该电磁波被那辆轿车反射回来时,巡警车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比发出时低,说明那辆轿车的车速( )
A.高于100 km/h B.低于100 km/h
C.等于100 km/h D.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装有多普勒测速仪的汽车测速监视器安装在公路旁,它向行驶中的车辆发射已知频率的超声波,并接收被车辆反射回来的反射波.当某汽车向测速监视器靠近时,被该汽车反射回来的反射波与测速监视器发出的超声波相比( )
A.频率不变,波速变小 B.波速不变,频率变小
C.频率不变,波速变大 D.波速不变,频率变大
5.下列科学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不是应用多普勒效应的是
A.医生利用超声波探测病人血管中血液的流速
B.技术人员用超声波检测金属、陶瓷、混凝土中是否有气泡
C.交警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根据反射波频率变化检测车的速度
D.利用地球上接收到遥远天体发出的光的频率来判断遥远天体远离或靠近地球的速度
6.如图所示,机械波的波源O的频率为f,正沿左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中的若干个圆环表示同一时刻的波峰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源O正在向右运动
B.若静止的波接收器放置在上方,接收到该波的频率小于f
C.若静止的波接收器放置在下方,接收到该波的频率等于f
D.无论静止的波接收器放置何处,接收到该波的频率都是f
7.下列关于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次声波比超声波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B.海啸发生后尚未到达海岸边,沿海渔民没有反应,但狗显得烦噪不安,这是因为次声波传播速度比超声波大
C.当声源相对于观察者匀速远离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可能变高,也可能变低
D.发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因为声源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8.分析下列物理现象:①“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②围绕发声的音叉走一圈,听到声音忽强忽弱;③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 )
A.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B.衍射、多普勒效应、干涉
C.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D.衍射、折射、多普勒效应
9.轮船在进港途中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港口所测到轮船上雾笛发出声音的频率是图中的哪一个( )
A. B. C. D.
二、多选题
10.下面哪些应用是利用了多普勒效应( )
A.利用地球上接收到遥远天体发出的光波的频率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
B.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汽车发射一个已知频率的电磁波,波被运动的汽车反射回来,根据接收到的频率发生的变化,就知道汽车的速度,以便于进行交通管理
C.铁路工人用耳贴在铁轨上可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
D.有经验的战士从炮弹飞行的尖叫声判断飞行炮弹是接近还是远去
11.警车向路上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探测反射波的频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车辆匀速驶向停在路边的警车,警车探测到的反射波频率增高
B.车辆匀速驶离停在路边的警车,警车探测到的反射波频率降低
C.警车匀速驶向停在路边的汽车,探测到的反射波频率降低
D.警车匀速驶离停在路边的汽车,探测到的反射波频率不变
12.下列选项与多普勒效应有关的是( )
A.科学家用激光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B.医生利用超声波探测病人血管中血液的流速
C.技术人员用超声波探测金属、陶瓷、混凝土中是否有气泡
D.交通警察向车辆发射超声波并通过测量反射波的频率确定车辆进行的速度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频率发生了变化
B.发生干涉现象时,介质中振动加强的点,振动能量最大,减弱点振动能量可能为零
C.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中,横坐标所反映的物理意义是不同的
D.超声波比次声波更容易发生衍射
E.在地球表面上走得很准的摆钟搬到月球表面上,其摆动周期变大
三、填空题
14.公路巡警开车在高速公路上以的恒定速度巡查,在同一车道上巡警车向前方的一辆轿车发出一个已知频率的电磁波,结果该电磁波被那辆轿车反射回来时,巡警车接收到的电磁波频率比发出时低.
(1)此现象属于__________
A.波的衍射 B.波的干涉
C.多普勒效应 D.波的反射
(2)若该路段限速为,则轿车是否超速?_______
(3)若轿车以的速度行进,反射回的频率应怎样变化?________
15.车以80km/h速度行驶,从对面开来超高速列车,向背后奔驶而去.此间超高速车所发出的汽笛声开始若听取“哆”音,后来听到的则是降低的“咪”音(假定“哆”音和“咪”音的频率之比为.设声速为1200km/h,则超高速列车的时速是________km/h.
16.自动驾驶汽车配置了超声波、激光、无线电波雷达和光学相机组成的传感探测系统,当汽车与前方车辆距离减小到安全距离时,系统会执行减速指令.若汽车静止时发出的超声波频率为4.0×104Hz,空气中声速为340m/s,该超声波的波长为________m.汽车行驶时接收到被前方汽车反射的超声波频率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汽车发出的频率.
17.如图所示为机械波的波源O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图中的圆表示波峰,则该图中表示的__________现象;波源正在移向________点,观察到波的频率最低的点是_______.
四、解答题
18.一固定的超声波源发出频率为的超声波,一辆汽车从远处向超声波源迎面驶来,在超声波源处的接收器接收到由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并测出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为,设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计算汽车的行驶速度.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B.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是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而波源的频率没有变化,故A错误,B正确;
C.当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会发生多普勒效应,故C错误;
D.当观察者向波源靠近时,会观察到波的频率变大,故D错误.
2.B
【详解】
AB.渔船向鱼群发出超声波,若鱼群正向渔船靠近,波速由介质决定,所以被鱼群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与发出的超声波相比波速不变,A错误,B正确;
CD.根据声音的多普勒效应,声源移向观察者时接收频率变高,所以被鱼群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与发出的超声波相比频率变高,CD错误。
故选B。
3.A
【详解】
由多普勒效应知,巡警车接收到的频率低了,即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低了,说明轿车和巡警车在相互远离,故A正确.
4.D
【详解】
波速由介质决定,所以被该汽车反射回来的反射超声波与测速监视器发出的超声波相比波速不变;根据声音的多普勒效应,声源和观察者靠近时接收频率变高,所以被该汽车反射回来的反射波与发出的超声波相比频率变大.
A. 频率不变,波速变小,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不符合题意;
B. 波速不变,频率变小,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不符合题意;
C. 频率不变,波速变大,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不符合题意;
D. 波速不变,频率变大,与结论相符,选项D符合题意;
5.B
【详解】
多普勒效应是指波源或观察者发生移动,而使两者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使观察者收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A、医生利用超声波探测病人血管中血液的流速利用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B、技术人员用超声波探测金属、陶瓷、混凝土中是否有气泡是利用的是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强,与多普勒效应无关
C、交通警察对行进中的汽车发射一个已知频率的超声波,波被运动的汽车反射回来,根据接收到的频率发生变化,来知道汽车的速度,以便于进行交通管理,利用了多普勒效应
D、利用地球上接收到遥远天体发出的原子光谱线的移动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地球运动的速度,利用了多普勒效应,
本题选不是应用多普勒效应的,故选B.
6.B
【详解】
根据多普勒效应,在波源接近观察者时,波的接收频率变高,而在波源远离观察者时接收频率变低,根据图像可知波源向左边移动,远离右边,则右边的接收频率最低,静止的波接收器放置在上方或下方,接收到该波的频率小于f,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A
【详解】
A.波长越长越容易发生衍射,次声波的波长比超声波的波长长,故次声波比超声波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A正确;
B.海啸发生时,发出很强的次声波,狗能接受到次声波,但人无法接受次声波,故B错误;
C.根据多普勒效应,当声源相对于观察者匀速远离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变低,故C错误;
D.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观察者和波源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声源的频率没有变化,是接受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8.C
【详解】
①“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听到声音,却看不见人,这是声音的衍射;②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音叉发出两个频率相同的声波相互叠加,从而出现加强区与减弱区.这是声音的干涉;③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音调变高就是频率变高,因此这是多普勒效应现象;故选C.
9.A
【详解】
匀速靠近港口的过程中,测量到的频率不随时间变化,但速度大时频率大,由x-t图象可知,轮船靠近港口时的速度v1>v3>v2,可知f1>f3>f2,A正确。
故选A。
10.ABD
【详解】
凡是波都能发生多普勒效应,因此利用光波的多普勒效应便可以测定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运动的速度;利用多普勒效应制作的测速仪常用于交通警察测量汽车的速度;铁路工人是根据振动的强弱(并非多普勒效应)而对火车的运动进行判断的;炮弹飞行时,与空气摩擦产生声波,人耳接收到的频率与炮弹的相对运动有关.因此只有选项C没有利用多普勒效应;故选C.
11.AB
【详解】
当观察者与波源间发生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多普勒效应.
AC.车辆匀速驶向停在路边的警车或者警车匀速驶向停在路边的汽车,两者间距均匀变小,警车探测到的反射波频率增高,A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
BD.车辆匀速驶离停在路边的警车或者警车匀速驶离停在路边的汽车,两者间距均匀变大,警车探测到的反射波频率降低,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12.BD
【详解】
A、科学家用激光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是利用光速快,故A错误;
B、医生利用超声波探测病人血管中血液的流速利用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故B正确;
C、技术人员用超声波探测金属、陶瓷、混凝土中是否有气泡是利用穿透能力强,故C错误;
D、交通警察向车辆发射超声波并通过测量反射波的频率确定车辆行进的速度是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故D正确.
点睛:多普勒效应是为纪念奥地利物理学家及数学家多普勒而命名的,他于1842年首先提出了这一理论.主要内容为:接受到的物体辐射的波长因为波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多普勒效应不仅仅适用于声波,它也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波,包括电磁波.
13.BCE
【详解】
A.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频率不变,是因接收频率发生变化,A错误;
B.频率相同的波,发生干涉现象时,介质中振动方向相同,即为加强的点,则振动能量最大,同理,减弱点振动能量可能为零,B正确;
C.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中,横坐标所反映的物理意义是不同,振动图象横轴是表时间,而波动图象是表各质点平衡位置,C正确;
D.因频率高,波长小,则次声波的波长比超声波的波长长,因此次声波更容易发生衍射,D错误;
E.地球表面上走得很准的摆钟搬到月球表面上,根据周期公式,可知,其重力加速度减小,那么其摆动周期变大,故E正确.
故选BCE。
14.C 超速 变高
【详解】
(1)选C.巡警车接收到的电磁波频率比发出时低,此现象为多普勒效应.
(2)因巡警车接收到的频率变低,由多普勒效应知巡警车与轿车在相互远离,而巡警车车速恒定又在后面,可判断轿车车速比巡警车车速大,故轿车超速.
(3)若轿车以20m/s的速度行进,此时巡|警车与轿车在相互靠近,由多普勒效应知反射回的频率应变高.
15.200
【分析】
多普勒效应中,观察者和发射源的频率关系为:f′=() f;f′为观察到的频率;f为发射源于该介质中的原始发射频率;v为波在该介质中的行进速度;v0为观察者移动速度,若接近发射源则前方运算符号为+号,反之则为-号;vS为发射源移动速度,若接近观察者则前方运算符号为-号,反之则为+号.
【详解】
当超高速列车迎面驶来时,有:f1=()f ①
当超高速列车驶过他身旁后,有:f2=()f ②
又: ③
联立解得:vs=200km/h
16.8.5×10-3 大于
【详解】
根据,可得波长为
因波源向前运动,则根据多普勒效应,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频率大于发出的超声波频率.
17.多普勒 A B
【分析】
根据图象进行分析,根据接收到的波的个数分析频率的变化,明确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详解】
由图可知,AB两边接收到的频率不同,故说明发生了多普勒效应;由图可知,A处接收到的波要多,故A处接收到的频率大;而B处接收到的频率低;故说明波源正在向A移动;
【点睛】
本题关键明确:发生多普勒效应时,要明确当物体与波源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而远离时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18.
【详解】
设波源发射的超声波频率为=,汽车接收到的频率为,并把它反射回去,固定接收站接收到的频率为=,超声波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为v=,汽车的行驶速度为u.超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则,汽车每秒钟接收到的超声波的波数,即频率
汽车反射回的超声被在空气中的波长
固定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
==f
由此可以解得汽车的行驶速度
u=v=15.7m/s=56.5km/h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