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单元《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人教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单元《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10-28 22:4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单元测试卷二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右图为从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试问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核中四分体个数,染色体个数及DNA分子数分别是(  )
A.3、3、6         B.3、6、6
C.3、6、12 D.6、6、12
解析:首先推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6条,再依次进行其他推算。
答案:C
2.下列现象是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共有的是(  )
①DNA复制一次;②着丝点的分裂;③最终产生两个子细胞;④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⑤能进行非同源染色体组合;⑥有染色体、纺锤体的出现。
A.①②⑤⑥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⑥
解析: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异同。
答案:D
3.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  )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解析: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该致病基因为h,该患病男孩为XhY,其父亲为XHY,母亲为XHXh。外祖父为XHY,外祖母为XHXh,因此致病基因最终来自外祖母。
答案:B
4.下图表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过程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B.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
C.c过程不发生细胞融合 D.a过程中不含染色单体
解析:考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规律。a+b表示减数分裂,c表示受精作用,d表示有丝分裂过程。
答案:A
5.人类中的Klinefelfer综合征表现为中间性别,其性染色体为XXY。若患者的性染色体异常为父方引起,则是因为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  )
A.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B.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
C.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D.两条X染色体不分离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X与Y未分离产生了含XY的精子造成的。
答案:A
6.某夫妇的一方表现正常,另一方是色盲。子女中女儿的表现型与父亲相同,儿子的表现型与母亲相同。由此可推出母亲、儿子、父亲、女儿的基因型依次是(  )
①BB;②XBXB;③Bb;④XBXb;⑤bb;⑥XbXb;⑦XBY;⑧XbY。
A.①③⑤⑤ B.⑥⑧⑦④
C.④⑦⑦② D.②⑦⑧②
解析:考查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及基因型的书写。
答案:B
7.右图是细胞分裂某时期示意图,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B.④是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①、③,两个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C.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⑤和⑥
D.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无细胞壁,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解析:首先判断该细胞是有丝分裂中期,移向同一极应该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A
8.如图为舞蹈症家系图,若图中7和10婚配,这对夫妇生一个患舞蹈症孩子的概率为(  )
A.5/6 B.3/4
C.1/2 D.1
解析:由3、4患病,他们的儿子8正常可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其中,2不患病,她的儿子4患病,可排除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舞蹈症只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3、4的基因型均为Aa,8的基因型为aa,7的基因型为A_,其中是AA的可能性为1/3,Aa的可能性是2/3。10的基因型一定是Aa。因此,7和10婚配,生一个患舞蹈症孩子的概率为1-2/3×1/4=5/6。
答案:A
9.下列各组细胞中一定存在Y染色体的是(  )
A.人的神经元、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
B.人的初级精母细胞、男性肝细胞
C.人的肝细胞、男性成熟的红细胞
D.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人的第一极体
解析:男性体细胞含Y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及精子可能含X染色体,也可能含Y染色体,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染色体。
答案:B
10.下列有关父方、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父方、母方的染色体分别移向一极
B.父方、母方的染色体之间任意发生互换
C.父方、母方的染色体在两极是自由组合的
D.配对的染色体彼此分离,而互换的染色体移向一极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来源于父方、母方各一条构成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答案:C
11.上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果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种类有16种
B.基因型如右图所示的一个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种配子
C.该图表示雄性果蝇体细胞染色体
D.其基因型书写为AaXWY
解析:配子中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种类为24种。B选项应产生2种。
答案:B
12.经实验测得衣藻细胞中的DNA有84%在染色体上,14%在叶绿体上,1%在线粒体上,1%游离于细胞质中。以上数据主要说明(  )
A.基因在染色体上
B.衣藻细胞中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C.衣藻的遗传物质是DNA
D.衣藻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解析:考查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而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答案:B
13.如下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正常色觉(B)对色盲(b)为显性,为伴性遗传;正常体色(A)对白色(a)为显性,为常染色体遗传。正确的是(  )
A.Ⅲ12的致病基因来源于Ⅱ7
B.Ⅱ7的致病基因来源于Ⅰ1
C.Ⅲ12的基因型是AaXBXb
D.Ⅱ8的基因型是AaXBXb
解析:考查已知类型较简单的家族遗传分析。
答案:D
14.人类中有一种性别畸形,XYY个体,外貌男性,有的智力差,有的智力高于一般人。据说这种人常有反社会行为,富攻击性,在犯人中的比例高于正常人群,但无定论。有生育能力,2n=47,XYY。假定有一个XYY男人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男性产生精子有X、Y和XY三种类型
B.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现XYY孩子的几率为1/2
C.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现性别畸形的几率为1/2
D.所生育的后代智力都低于一般人
解析:该男性产生四种类型的精子,即X?Y?YY?XY=1?2?1?2。和正常女性结婚,后代出现XYY孩子的几率为1/3;后代中出现性别畸形的几率为1/2;后代智力有的低于一般人,有的高于一般人,有的跟一般人相同。
答案:C
15.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调查某一城市人群中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为M,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发病率为N,则该市妇女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概率分别为(  )
A.大于M、大于N B.小于M、大于N
C.小于M、小于N D.大于M、小于N
解析:考查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
答案:B
16.A和B是属于同种生物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DNA分子含量的测定发现,A细胞中的DNA含量是B细胞的两倍,最可能的解释是(  )
A.A细胞是正常的体细胞,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B.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C.A细胞处于分裂的前期,B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
D.A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B细胞处于分裂的前期
解析: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DNA数的变化。
答案:B
17.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
A.雌配子数∶雄配子数=1∶1
B.含X的配子数∶含Y的配子数=1∶1
C.含X的卵细胞数∶含Y的精子数=1∶1
D.含X的精子数∶含Y的精子数=1∶1
解析: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雌配子数远远少于雄配子数;含X的配子包括卵细胞和精子,含Y的配子只有精子,二者比例不是1∶1;含X的卵细胞数远远少于含Y的精子数;含X的精子数∶含Y的精子数=1∶1。
答案:D
18.上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Ⅰ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
B.位于Ⅱ区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一致
C.位于Ⅲ区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
D.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解析:位于Ⅱ区基因的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不一致。例如XaXa与XAYa婚配,后代女性全部为显性类型,男性全部为隐性类型;XaXa与XaYA婚配,后代女性全部为隐性类型,男性全部为显性类型。女性的体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所以位于Ⅲ区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存在性染色体。
答案:B
19.假设动物某精原细胞的2对等位基因(Aa、Bb)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该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时,可表示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和基因变化的是(  )
解析:考查减数分裂过程的特征。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必然使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因此,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进行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就不存在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是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故选A。
答案:A
20.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因而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B.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等位基因也随之分开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解析:在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但这两个基因的关系不是“等位基因”,而是“相同基因”。
答案: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2分)下图中的甲、乙、丙、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四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个图表示的细胞分裂顺序是________。
(2)甲图表示____________分裂____________期,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细胞。
(3)乙图表示____________分裂____________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细胞。
(4)丙图表示____________分裂____________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有________条染色体。
(5)丁图表示____________分裂____________期。该细胞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
答案:(1)乙→丙→丁→甲
(2)减数第二次 中 染色体数目减半,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精细胞或卵细胞或第二极体 (3)有丝 中 体 (4)有丝 后 4 (5)减数第一次 中 2 4 8
22.(15分)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Ⅰ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请回答:
(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____片段。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____________片段。
(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图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____________片段。
(4)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X和Y染色体的Ⅰ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一例。
答案:(1)Ⅱ—2 (2)Ⅰ (3)Ⅱ—1
(4)不一定,例如母本为XaXa,父本为XaYA,则后代男性个体为XaYA,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后代女性个体为XaXa,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
23.(13分)设某种动物的一个体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个单位(C)。
(1)请在下图中绘出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的示意图。
(2)填空说明下列DNA含量变化的原因。
①由精原细胞变成初级精母细胞时,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进行____________,核DNA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
②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_,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一个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
③第二次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成为两条染色体,____________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一个细胞核DNA含量变化是________。
答案:(1)正确答案如下图 (2)①复制 由2C增至4C ②彼此分开 由4C降至2C ③两 由2C降至1C
24.(20分)从一个自然界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____________传递给后代。
(2)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用的杂交方法是________。
(3)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界果蝇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
(4)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答案:(1)基因 (2)正交和反交 (3)3 5
(4)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灰色,雌性全部表现为黄色;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如果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黄色,雌性全部表现灰色;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