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虎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演唱并表演《猫虎歌》
用打击乐器尝试编创有情景的合奏
二、教材分析
《猫虎歌》是新人音版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兽王》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歌曲取材于一则民间故事,刻画了一只聪明的猫戏弄老虎的场景。歌曲风趣诙谐,极富表演性,迎合了低段学生喜爱小动物的天性,也可充分利用本课内容发挥学生的表演创造力,教育他们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反复地朗读歌词和演唱,让学生主动的去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猫、虎两种动物不同的形象。
2、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和有表情有感情变化的去演唱及表演歌曲。
3、唱好并认识前倚音3(mi)和6(la) ,处理好歌曲在此处的渐强和渐弱。
4、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积极主动编创一些符合歌曲情绪的动作和节奏为歌曲伴奏。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唱出歌曲的韵味,特别是前倚音的使用,拿捏好动物的表情及心理变化。
难点:1、歌曲第5小节“狮子、豹子”处节奏的准确演唱
2、“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整句的节奏。
3、结束句中“王”字节奏的准确演唱。
四、教具准备:课件、打击乐器、节奏图片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播放音乐,带领学生一起律动。走进“猫的王国”2、展示一下“小猫的叫声”(自我介绍)3、故事导入(放多媒体),提出悬念。“那故事的结局是怎样呢?” 1、边听边合乐律动。将自己置身于“猫”的身份中,进入角色。2、作发声练习(跟老师模仿歌曲中的难点小节)3、聆听全曲生:猫师傅跑掉了。 自由发挥的律动环节,调动学生情绪,进入“猫的王国”有目的的进行声音的训练,并加入前倚音练习。设疑导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提高学习兴趣
新课教授 1、播放录音范唱,提问:1)猫师傅先说了一句什么话,唬住老虎不敢上前?2)接着猫师傅又用了哪一招,逃脱虎口?2、引出难点节奏的歌词 ①狮子 豹子都是猫啊 ②只凭一招会上树啊 ③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④森林之王你服不服3、再听一听,你能模仿出猫师傅当时的动作和表情吗?4、让我们一起走进老虎学艺的过程吧!看看猫师傅都教了哪些本领给老虎?1)本领一:如何发出最美的声音。2)本领二:成为最有表现力的天才。处理歌曲:老师评价孩子们的演唱,提出问题:1)猫师傅在哪里开始想办法,你从那几个字看出来?2)猫师傅想出办法后,又有怎样的心理变化呢,你又从哪几个字看出来呢? 1、学生聆听,看书,思考提问。回答出歌词中的内容。(引导学生有表情有节奏的念出来)2、听、看结合,从歌词中找答案。回答出要点。3、再次熟悉歌曲,自己根据歌曲内容编简单的动作、表情4、学唱歌曲:1)用LU音哼唱曲调(高位置,轻快的声音)。2)听老师范唱,对口型默唱。 自由表演歌曲 分角色表演歌曲思考提问,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出两处前倚音渐强和渐弱的变化。 通过再聆听,加深印象,并找到关键的几句歌词。(在无形中解决节奏难点,并将情绪的处理也一并放入。)学生通过再听和自己的发挥感受歌曲内容。音准的掌握,仿佛走进老虎学艺的过程,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旋律的音准。通过默唱,打好全曲演唱的基础。处理歌曲的情绪。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情绪的变化。
创编 本领三:听辨不同的声音(出示鼓和三角铁)1、引导学生选择乐器和节奏型来表现老虎 和小猫2、老师总结出学生的节奏,放到歌曲里去 1、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并说出用什么节奏型(敲打出即可)2、用自己编创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考查学生对动物形象是否理解到位,看是否能用到以前学过的知识。
小结:从大家的表演中我看到了机智、聪明的小猫和愚蠢的老虎形象,猫师傅教了哪三个本领给老虎呢?(学生回忆并回答)你们记住了,只要学会这三招,我们就能再音乐的世界里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