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教学设计
执教者:
教材: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七课
教学目标:
通过肢体律动、合作演奏三角铁等活动,充分感受歌曲中的二分音符,并能以此为依据感知歌曲的乐句,感受歌曲乐句的长短、重复与变化。
通过接龙唱、跟琴唱、等方式学唱歌曲,能够运用连贯的气息,舒展、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箫》。
感受了解歌曲五声徽调式的旋律特点,并尝试运动五声音阶创编小旋律。
歌曲简析:
《箫》是一首山东汉族民歌。歌曲为四二拍,五声徽调式,全曲共有六个乐句,乐句长短不一,旋律起伏跌宕,优美动听,节奏以八分音符为主,平稳流畅。表现了小朋友学习吹箫的有趣场面及学会吹箫的兴奋心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优美情绪以及流畅舒展的旋律,并能运用连贯的气息和舒展、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箫》,唱好一字多音,能按乐句进行呼吸。
在唱歌教学中对“12356”五个音进行固定音高的感受及创编。
学情分析:
学习起点预测:活泼好动是低段学生的最大特点,他们喜欢在音乐中手舞足蹈,因此对肢体律动、游戏等活动学生应该非常感兴趣。但专心地关注音乐,在音乐中参与活动、感受乐曲、表现乐曲是需要教师启发和引导的。
学习困难预测:对歌曲节奏、长短不一的乐句感受与认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些抽象。因此应采用启发学生视听结合,借助线条的呈现和律动的参与,帮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体验、表现歌曲的特点。
教学过程
聆听歌曲,律动体验
1、师生问好。
2、柯达伊音阶训练
3、节奏练习
学唱歌曲,指导演唱
1、欣赏视频,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箫》师用课件简单介绍箫。
箫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吹奏乐器,它一般由竹子制成,竖吹。箫的音色柔和、幽雅,适合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调,表现细腻丰富的情感。
2、聆听范唱
师范唱。师问: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和速度来演唱?
生答。选一选
3、学唱歌曲
⑴教师演唱歌曲乐谱,并在二分音符处加柯尔文手势( 1- 5- 2- )
⑵找一找:刚才你们唱的旋律都有那几个音?用手势表示出来。并把它们从低到高排列出来唱一唱。
小结:这首歌曲是由1 2 3 5 6 五个音组成的,一会我们做音符游戏,希望大家记牢哦。
4、学唱歌曲,解决难点
⑴难点预设A:听琴张口默唱词、手势引导唱词等指导学生用连贯,有气息支持的、舒畅的声音演唱。
⑵难点预设B: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归韵
解决办法:口张圆,模仿箫、钢琴的声音圆润饱满,想象嘴巴长在头顶上。
歌曲处理,及时检测
注意乐句和唤起:教师边唱,边板画旋律线
歌曲中连贯与弹性的对比演唱处理
方法:引导学生聆听范唱,感受第一第二乐句要唱的连贯舒展,第三第四乐句要唱的稍微有弹性,第五第六乐句要有渐强渐弱的演唱特点。然后指导学生演唱。
随伴奏完整演唱并及时检测
教学拓展、旋律创编
加上三角铁,出现二分音符的敲一下三角铁。
运用五声调式创编乐句,并演唱。
五:小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