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
本单元三课的内容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新的契机,使中国开始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爱国运动中的骨干领导建立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组织和阶级基础。
2.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材内容共分为三个子目,分别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这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连,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又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3.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
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组织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爱国运动中的骨干领导建立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组织和阶级基础。联系前后历史事件帮助学生建立全盘的认识,加强历史思维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和意义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2.【时空观念】识读《共产党早期组织分部示意图》,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情况,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3.【史料实证】通过史料,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等基本事实。
4.【历史解释】采用直观教学法,运用历史图文资料,讲解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走向了繁荣富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 难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需要借助历史史实和现实建设成就来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老师: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回首来时路,波澜壮阔!中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正以前所未有的昂扬姿态迈向第二个“一百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路途漫漫,始于脚下;不忘初心,才能走得更远。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先辈身上的伟大精神?
因此,本课以“曙光——使命——初心”三个篇章为主线贯穿全课。
(二) 正课讲授。
第一篇章:曙光
1.历史回眸 理清线索
通过图片和表格形式,回顾: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近代各阶级为救亡图存前仆后继,却始终未能拯救中国,叩问民族复兴,究竟路在何方?
(设计意图:通过救国道路的回顾,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做铺垫。)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播放视频:俄国十月革命。
(设计意图:弥补学生世界历史的空白。)
史料: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1848年《共产党宣言》
李大钊同志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播火者。
——习近平在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通过史料分析,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传播情况。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通过图表和数据,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4.各地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通过地图和图片分析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情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时空素养。)
小结: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
(设计意图:为下一目“使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铺垫。)
第二篇章:使命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通过挖掘一大参会代表年龄、身份、经历等信息,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人物,感悟信仰的力量,同时紧扣主线——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
通过《觉醒年代》视频,再次重温激情岁月,理解“一大”纲领和主要内容。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如何让学生理解中共诞生的伟大意义是本课的难点,通过近代历史探索历程的年代尺,通过图表让学生感受近代以来历次变革的失败以及体会中共诞生的重要意义。
3.比较:中国共产党“一大”和“二大”的纲领和奋斗目标
落实中共“一大”“二大”会议内容,中共“二大”是“一大”的继续,在思想上进一步完成了建党任务,通过小组讨论,对比分析“一大”“二大”纲领,思考为什么要调整党的纲领?
(设计意图:感悟实事求是的精神,渗透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
第三篇章:初心
在了解到中共会议的纲领后,顺势启发学生,“接下来共产党会做些什么来推动革命发展呢?”,从而启发学生思考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的全国工人运动高潮。学习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相关知识,体会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达到顶峰又被反动势力镇压的情感。从而得出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团结才能战胜强大敌人的认识。从而引出后来的国共合作。
通过呈现从建党到建国28年3个月的宏伟画卷,学生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情感升华:感悟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做为本课结束语: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
——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三)课堂总结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是伟大时代的见证者。百年前,那批怀揣救国之初心的热血赤子,通过28年的不懈奋斗,领导中国人民从苦难中重生。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后的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28年之后,我们又将迎来第二个一百年,引导学生畅想“2049”年的中国,培养学生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责任感、使命感。
六、板书设计(思维导图式 图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