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5 23:1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1.A(A错在“没有追求场面宏大”,应为“没有一味追求场面宏大”)
2.B(A项错在“说明征服观众不能依靠流量明星、豪华制作和造势宣传”;C项以偏概全,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二者有明显的因果关系;D项因果倒置)
3.D(A项主要介绍了优秀古代文学作品《洛神赋》;B项强调的是热播剧《觉醒年代》的影响;C项主要是肯定了这些文化瑰宝的价值)
4.①以《中秋奇妙游》连上六个热搜开篇,引发关注;②整体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③论证中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等。(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满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5.①深植传统文化,挖掘本省特色;②利用当代技术,创新作品形式;③依托匠心团队,打造精品节目;④研究受众心理,满足观众需求。(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满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
6.C(华威先生在发言时反复强调要“认定一个领导中心”,作者借此讽刺他极强的权力欲)
7.D(“勾结日伪真反共的实质”在文中并无体现)
8.①这个细节准确地将华威先生那种惟恐别人不知道他到场的特定心理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华威先生的装腔作势、矫揉造作。②这个细节写出了在当时严峻的政治形势下,华威先生仍不忘参加宴会喝酒,与前文他所宣扬的热心抗日和忙于救国相对比,充分体现了他的虚伪、空虚与庸俗。(每点2分,共4分)
9.①语言的矛盾,华威先生一边不大肯当主席,一边又强调要认定一个领导中心,心口不一,有极强的权力欲。②动作的矛盾,华威先生经常“掏出来看一看”“把表放在面前”,但每到会场,迈着“从容的步子”“稍停一会走进去”等,快慢不一,讽刺了他装腔作势、矫揉造作。③态度的矛盾,第一个会议他眼镜并不对着谁,第三个会议“脸上堆上笑容,并且对每一个点头”,前者傲慢,后者卑躬,表现了华威先生的虚伪霸道。④表面上的忙与实际的闲的矛盾。华威先生表面忙于各种抗战工作,实则只是忙于各种应酬,内心空虚无聊,讽刺他虚伪、庸俗及对权利的追逐。⑤仪表风度上的优雅与丑陋(失范)的矛盾。他“翘兰花指”“抽雪茄”等优雅的外表和风度只是故作姿态,当威胁到他领导地位时,都令他发脾气、丑态毕露,讽刺他强烈的权力欲。(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0.A
11.B(“东床”为女婿的别称)
12.B(“齐王也曾这样认为”错误)
13.(1)秦国人发现楚王逃跑了,派人封锁了通往楚国的道路,楚怀王从小路逃到赵国。(每句1分,语句通顺1分,共4分)
(2)楚国的国君如果能掌握正确的治国之道,秦国即使强大,怎敢肆意凌辱楚国呢!(每句1分,语句通顺1分,共4分)
14. 第一问:如果能善于运用治国的道理,即使是小国也可以独立,反之,即使是大国,也将被灭。(2分)
第二问:告诫后世君主要善于运用治国的道理来谋求国家的长治久安。(1分)
参考译文:
秦国向楚国发动进攻,夺取八座城池。秦王派人送信给楚王说道:“当初我与大王约为兄弟,你派太子来我国做人质,彼此关系非常融洽。谁知楚太子凌辱杀害了我的重臣,不辞而别,我实在气愤难忍,所以才派兵攻打你的边境。现在听说大王将太子送到齐国充当人质,求得和解。我国与楚国相邻接壤,相互通婚,结为婚姻亲家,如果今日秦国与楚国不能友好相处,就无法去号令别的诸侯。我希望与大王在武关会面,当面结成友好盟约,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啊!”楚怀王深感忧虑,想前往赴约,又担心上当受骗,想不去又担心秦国会更加愤怒。楚怀王的儿子子兰劝说怀王去赴约,于是楚怀王到了秦国。秦王命令一位将军装扮成自己,并在武关埋伏下重兵,楚王一到便关闭城门将他劫持,带着他西行到咸阳,秦王在章台宫以藩臣的礼节接待了他,逼迫楚怀王割让巫郡、黔中郡。楚王想与秦王缔结盟约,秦王却想先得到土地。楚王愤怒地喊道:“秦国欺骗了我,又强迫我割地!”不肯答应。秦国便把他扣留下来。楚国的大臣们都十分担忧,就一起商量说:“我们的君王被秦国扣留不能回国,还以割地相威胁,而太子又在齐国充当人质。假如齐国、秦国联合一起对付我们,那么楚国就要灭亡了。”于是打算拥立在国内的王子继承王位。齐湣王召集群臣商量对策,有人建议:“不如扣留太子要求楚国割让淮河以北的土地。”齐国的丞相说:“不能这样做。如果我们扣留了太子,楚国就会另立新王,这样,我们就等于空守一个人质又在世人面前蒙受不仁不义的罪名。”齐湣王最后听取了丞相的意见,送楚太子回国,楚国便立他为楚王。周赧王延十八年(前297年),楚怀王逃跑,准备回到楚国。秦国人发现楚王逃跑了,派人封锁了通往楚国的道路,楚怀王从小路逃到赵国。此时赵主父在代郡,赵国人不敢接纳他。楚怀王又准备逃往魏国,却被秦国人追上,又被捉住送回秦国。周赧王延十九年(前296年),楚怀王生病,死在了秦国,秦人将他的灵柩送回楚国。秦昭王送信给楚襄王说:“楚国背叛了我们秦国,秦国将率领各诸侯国进攻楚国。希望大王整顿好队伍,让我们痛痛快快地打上一仗!”楚王很害怕,于是再次与秦国结好和亲。周赧王延二十三年(前292年),楚顷襄王到秦国去迎娶新娘。
臣司马光说:秦国太霸道无理了,不仅害死楚怀王,还威逼其子楚襄王;楚国太软弱无能,也太不争气了,忍受杀父之仇,又与自己的敌人通婚!呜呼!楚国的国君如果能掌握正确的治国之道,秦国即使强大,怎敢肆意凌辱楚国呢!荀卿说的话非常有道理。他说:“治国的道理,如果能善于运用,即使是百里方圆的小国也可以独立,反之,不善于运用,那么即使有楚国六千里的国土,也将被仇人所奴役。”
(二)古代诗歌阅读
15.B(颔联“天岂不惜河汉干”中“河汉”是指银河)
16.(1)用词新奇。(1分)首联中“屠”字用得新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屠”本意是屠杀,这里是消除的意思。句中赋予清风类似人的无奈,在与烈日酷暑的交锋中总是处在下风。一个“屠”字透露出诗人对炎炎酷暑的切齿痛恨。“着翅”一词用得新奇,运用了拟物的修辞,落日本来无翅,着翅上山,显其不肯降落。落日着翅飞上山,写太阳能够助热,此刻却应落不落,表露出诗人盼望太阳落山之切。(2分)(2)想象奇特。(1分)颔联诗人由人间的旱情想象到天上的银河,老天也著了人的色彩,它不痛惜银河干涸,字里行间渗透了诗人对老天爷的憎恨之情,想象瑰奇。颈联遥想清凉之境,从西域昆仑山到东部蓬莱仙境,腾挪跳荡,艺术构思妙想天外。尾联“手提天下”想象大胆奇特。(2分)(意思对即可,其它答案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1)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2)渐黄昏 清角吹寒(3)一尊还酹江月 举匏樽以相属
三、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Ⅰ
18.B(齐头并进:不分前后的一起前进或同时进行。多措并举:一起行动、同时实施。乐于助人:很乐意帮助别人。无所不至:①没有达不到的地方:细菌的活动范围极广,~。②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威胁利诱,~|摧残镇压,~。如火如荼:像火那样红,像荼(茅草的白花)一样白。原形容军容之盛,现在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如:开发区的建设如火如荼。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不会很快终止。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驾轻就熟:驾轻车,就熟路,比喻承担熟习、轻松的事务)
19.语病有三处:(1)“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在发布做好寒潮大风天气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后”改为“在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发布做好寒潮大风天气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后”;(2)“防范棚膜不受损”改为“防范棚膜受损”;(3)“缩小低温天气给大棚蔬菜带来的损失”改为“减少(或降低)低温天气给大棚蔬菜带来的损失”。改对一处得1分,改对二处得2分,改对三处得4分。
20.山东各地部署做好农业防寒潮工作。关键词:山东(或山东各地)、农业(或农作物、蔬菜)、防寒潮(或战寒潮)。关键词一个1分,两个2分,三个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21.D(根据语境可知)
22.①但是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②漫山遍野传递着“丰收白”的喜悦③时尚起来却具有多样性(6分,每点2分)
四、作文
23.略(参考2021年山东省高考阅卷标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