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精品学案:选修3第一章(学生版+教师版)(6份)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地理精品学案:选修3第一章(学生版+教师版)(6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0-29 08:23:13

文档简介

1.1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组: 姓名: 组评: 师评:
使用说明:1.仔细阅读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熟读课文后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2.课后认真填写课堂小结,并将学案集中收集,以备复习之用;
3.难度分级:★基础识记,★★理解应用,★★★能力提升,★★★★知识拓展。
学习目标:1.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
2.认识旅游资源的特点。
3.加深对旅游资源的理解,能对所选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分析。
重、难点分析:
1.学习重点:旅游地理的内涵,旅游资源的特点。
2.学习难点:旅游地理的内涵。
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 自然存在 和 历史文化遗产 ,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 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既可以是 自然风景 、 文物古迹 ,也可以是 风俗民情 。
2.旅游资源包括以下内涵: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 欣赏 、 消遣 ,一般不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能够产生 社会效益 、 经济效益 和 环境效益 。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
1.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性:旅游资源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 人文的 ;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 当代的 ;可以是 有形的 ,也可以是无形的。
2.空间上的地域性: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有不同的 地方特色 。
3.季节上的变化性:同一旅游资源在不同的季节表现出不同的 景观 。
4.美学上的观赏性:旅游资源同一般资源最主要的差别,就是它具有 美学 特征。美学特征越突出, 观赏性 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
5.吸引力的定向性:就某项旅游资源而言,可能对某些旅游者吸引力很大,而对另一些旅游者则 很小 、甚至根本没有吸引力。
6.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旅游资源在 开发得当 、保护得力的情况下,一般都可以长期反复利用。但是,如果得不到有力保护,很容易遭到破坏,一经 破坏 ,就难以恢复。
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
★★★1.组成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答:组成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有:①旅游者(主体);②旅游资源(客体);③旅游业(媒介)。
★★★2.形成旅游资源的条件有哪些?
答: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或现象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3.什么是“红色旅游”?“红色旅游”的旅游资源有哪些?为什么说发展“红色旅游”意义重大?(课本P8-9)
第三部分 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下列不属于旅游资源的是( D )
A.上海的东方明珠塔 B.蓬莱阁的海市蜃楼
C.大型商贸会 D.古代神话传说
★★★2.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具有清新秀丽的特点,而西部地区的则宏伟粗犷,这主要反映了旅游资源空间上的( B )
A.定向性 B.地域性 C.变化性 D.观赏性
★★★3.旅游资源特点中,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都具备的是( D )
A.变化性、多样性 B.定向性、地域性 C.变化性、观赏性 D.多样性、观赏性
★★★4.关于不同地域旅游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阿尔卑斯山的滑雪 B.苗族的“泼水节”
C.夏威夷的海洋风光 D.傣族的“三月三”
★★★5.南极旅游的兴起,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D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人们求知、探秘和猎奇欲望的增长
C.交通工具的发展 D.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增进友谊
★★★6.下列著名风景名胜区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 B )
A.峨眉天下秀 B.桂林“碧莲玉笋世界”
C.白头山天池湖水碧蓝、白色群峰倒映风光
D.挺拔险峻、登之可“一览众山小”的泰山
★★★7.下列有关旅游资源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我国旅游资源有地貌类、水体类、生物类、气象气候类、历史类、游乐类、体育类等,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观赏性
B.黄山风景名胜区的四季景观有很大的差异,这说明旅游资源有季节上的变化性
C.埃及金字塔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
D.我国北方海滨浴场夏季游客比冬季多,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永续性
★★★★8.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研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府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2007年4月28日在北京举办。两岸各界人士五百余人参与了此次论坛。企业界、教育界、学术界代表就两岸直航、旅游观光和教育交流等议题进行探讨。在闭幕会上,国家旅游局的主管官员授权发布了惠及台湾民众的一项举措——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日月潭、阿里山等著名名胜终于出现在大陆游客眼前,一些商务考察团和文化交流线路基本采取台北—台中—台南—台北的环岛游。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台湾的两项旅游资源: 日月潭、阿里山 。
(2)此次旅游活动的主体是 大陆居民 ,客体 台湾旅游资源 。
(3)列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意义: ①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②增加台湾旅游收入;③促进中国和平统一进程。
第四部分 课堂小结
★学习评价
1.你完成“学案”的情况是(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2.你在本节课上的表现是( )A.很积极主动 B.较积极主动 C.一般 D.较差
3.列出本节知识体系:
4.你的收获与疑问:
1.1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组: 姓名: 组评: 师评:
使用说明:1.仔细阅读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熟读课文后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2.课后认真填写课堂小结,并将学案集中收集,以备复习之用;
3.难度分级:★基础识记,★★理解应用,★★★能力提升,★★★★知识拓展。
学习目标:1.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
2.认识旅游资源的特点。
3.加深对旅游资源的理解,能对所选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分析。
重、难点分析:
1.学习重点:旅游地理的内涵,旅游资源的特点。
2.学习难点:旅游地理的内涵。
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 和 ,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 。旅游资源既可以是 、 ,也可以是 。
2.旅游资源包括以下内涵: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 、 ,一般不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能够产生 、 和 。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
1.内容与形式上的 :旅游资源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 ;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 ;可以是 ,也可以是无形的。
2.空间上的 :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有不同的 。
3.季节上的 :同一旅游资源在不同的季节表现出不同的 。
4.美学上的 :旅游资源同一般资源最主要的差别,就是它具有 特征。美学特征越突出, 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
5.吸引力的 :就某项旅游资源而言,可能对某些旅游者吸引力很大,而对另一些旅游者则 、甚至根本没有吸引力。
6.利用的 和 :旅游资源在 、保护得力的情况下,一般都可以长期反复利用。但是,如果得不到有力保护,很容易遭到破坏,一经 ,就难以恢复。
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
★★★1.组成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2.形成旅游资源的条件有哪些?
★★★3.什么是“红色旅游”?“红色旅游”的旅游资源有哪些?为什么说发展“红色旅游”意义重大?
第三部分 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下列不属于旅游资源的是( )
A.上海的东方明珠塔 B.蓬莱阁的海市蜃楼
C.大型商贸会 D.古代神话传说
★★★2.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具有清新秀丽的特点,而西部地区的则宏伟粗犷,这主要反映了旅游资源空间上的( )
A.定向性 B.地域性 C.变化性 D.观赏性
★★★3.旅游资源特点中,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都具备的是( )
A.变化性、多样性 B.定向性、地域性 C.变化性、观赏性 D.多样性、观赏性
★★★4.关于不同地域旅游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阿尔卑斯山的滑雪 B.苗族的“泼水节”
C.夏威夷的海洋风光 D.傣族的“三月三”
★★★5.南极旅游的兴起,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人们求知、探秘和猎奇欲望的增长
C.交通工具的发展 D.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增进友谊
★★★6.下列著名风景名胜区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 )
A.峨眉天下秀 B.桂林“碧莲玉笋世界”
C.白头山天池湖水碧蓝、白色群峰倒映风光
D.挺拔险峻、登之可“一览众山小”的泰山
★★★7.下列有关旅游资源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旅游资源有地貌类、水体类、生物类、气象气候类、历史类、游乐类、体育类等,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观赏性
B.黄山风景名胜区的四季景观有很大的差异,这说明旅游资源有季节上的变化性
C.埃及金字塔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
D.我国北方海滨浴场夏季游客比冬季多,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永续性
★★★★8.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研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府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2007年4月28日在北京举办。两岸各界人士五百余人参与了此次论坛。企业界、教育界、学术界代表就两岸直航、旅游观光和教育交流等议题进行探讨。在闭幕会上,国家旅游局的主管官员授权发布了惠及台湾民众的一项举措——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日月潭、阿里山等著名名胜终于出现在大陆游客眼前,一些商务考察团和文化交流线路基本采取台北—台中—台南—台北的环岛游。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台湾的两项旅游资源: 。
(2)此次旅游活动的主体是 ,客体 。
(3)列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意义:

第四部分 课堂小结
★学习评价
1.你完成“学案”的情况是(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2.你在本节课上的表现是( )A.很积极主动 B.较积极主动 C.一般 D.较差
3.列出本节知识体系:
4.你的收获与疑问:
1.2旅 游 资 源 的 类 型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组: 姓名: 组评: 师评:
使用说明:1.仔细阅读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熟读课文后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2.课后认真填写课堂小结,并将学案集中收集,以备复习之用;
3.难度分级:★基础识记,★★理解应用,★★★能力提升,★★★★知识拓展。
学习目标:1.知道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2.了解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不同,能区分两类旅游资源。
重、难点分析:
1.学习重点: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2.学习难点: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
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 本质属性 划分,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基本类型。
1.自然旅游资源:
(1)定义:自然旅游资源是 自然赋予 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 自然环境 或 物象 的组合。
(2)组成要素: 地貌 、水文、气候、生物、宇宙等自然要素及其相互组合的自然景观。
(3)核心要素: 地貌 。
(4)意义: 探险猎奇 、游乐、疗养等。
(5)类型: 地文景观 类、 气象气候 类、 水域风光 类、 生物景观 类、 宇宙 类。
2.人文旅游资源:
(1)定义:人文旅游资源是古今人类社会活动、 文化艺术 和科技创造的 载体 和 轨迹 。
(2)标志: 建筑 景观。
(3)意义: 教育性 。
(4)类型: 古迹和古建筑 类、 现代建筑成就 类、 消闲、求知、健身 类、 购物 类。
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
★★★1.什么是自然旅游资源?什么是人文旅游资源?(课本P8-9)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答: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最大区别是:如果某一旅游资源是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受人类影响较小,则该旅游资源就是自然旅游资源;如果某一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创造的,则是人文旅游资源。
★★★2.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着旅游资源的共同特性,但根据它们各自的分类,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填写下表进行比较。
比较项目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产生时间
大多都有几十万年以上的悠久历史
大部分都是千百年内的或者是现代的
空间分布
范围较大,可以遍及全球,本身面积也很大,可呈点、线、块状分布。
范围较小,一般呈点状分布
表现特点
风景景观
主要是人文景观,最主要的是建筑景观
欣赏方法
主要从审美、人地和谐的角度去欣赏。
从历史、文化、艺术的角度去欣赏
保护措施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除防止破坏外,还要进行维修和创造。
第三部分 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嵩山、敦煌、曲阜和五台山作为旅游区,其共同的优势条件是( B )
A.奇丽的自然风光 B.丰富的人文景观 C.地文景观多 D.旅游承载量大
★★★2.按照旅游资源分类,长白山天池、神龙架、青城山—都江堰、北京的庙会一般分别归属于( A )
A.地文景观类、生物景观类、古迹和古建筑类、购物类
B.水域风光类、地文景观类、古迹和古建筑类、消闲和健身类
C.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水域风光类、古迹和古建筑类
D.地文景观类、气象气候景观类、水域风光类、购物类
★★★3.下列有关人文旅游资源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①中国香港的迪尼斯乐园属于现代建筑成就类②北京“鸟巢”属于消闲、求知、健身类
③北京的王府井大街属于购物类 ④苏州园林属于古迹和古建筑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奥运体育场馆鸟巢和故宫均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B.北京奥运期间,来观看中美篮球比赛的美国总统不属于旅游者
C.乘船游西湖时,船是旅游活动的客体
D.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不是旅游资源
★★★5.下列旅游景观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A )
①黄山②秦陵兵马俑③日月潭④九寨沟⑤故宫⑥长城
A.①③④ B. 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⑤⑥
★★★6.下列关于人文旅游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D )
A.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技创造的载体和轨迹可以成为人文旅游资源
B.泰山完全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C.济南植物园不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D.银座商城也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7.下列旅游资源属于现代建筑成就类的是(双选)( BC )
A.埃及金字塔 B.上海博物馆 C.悉尼歌剧院 D.丽江古城
★★★★8.下列是我国的A吉林雾凇、B平遥古城、C华山、D长江三峡、E西双版纳植物、F藏族晒佛节、G敦煌莫高窟7处旅游景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旅游景观的丰富多彩,说明旅游资源具有 多样 性。
(2)把以上7处旅游景观的代码分别填入下列相应的旅游资源分类中。
古迹
G
生物景观
E
风土民情
F
地文景观
CD
气象气候景观
A
古建筑景观
B
水域风光
D
(3)上述景观属于自然景观的是 ACDE ,属于人文景观的是 BFG 。
第四部分 课堂小结
★学习评价
1.你完成“学案”的情况是(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2.你在本节课上的表现是( )A.很积极主动 B.较积极主动 C.一般 D.较差
3.列出本节知识体系:
4.你的收获与疑问:
1.2旅 游 资 源 的 类 型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组: 姓名: 组评: 师评:
使用说明:1.仔细阅读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熟读课文后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2.课后认真填写课堂小结,并将学案集中收集,以备复习之用;
3.难度分级:★基础识记,★★理解应用,★★★能力提升,★★★★知识拓展。
学习目标:1.知道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2.了解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不同,能区分两类旅游资源。
重、难点分析:
1.学习重点: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2.学习难点: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
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 划分,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基本类型。
1.自然旅游资源:
(1)定义:自然旅游资源是 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 或 的组合。
(2)组成要素: 、水文、气候、生物、宇宙等自然要素及其相互组合的自然景观。
(3)核心要素: 。
(4)意义: 、游乐、疗养等。
(5)类型: 类、 类、 类、 类、 类。
2.人文旅游资源:
(1)定义:人文旅游资源是古今人类社会活动、 和科技创造的 和 。
(2)标志: 景观。
(3)意义: 。
(4)类型: 类、 类、 类、 类。
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
★★★1.什么是自然旅游资源?什么是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2.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着旅游资源的共同特性,但根据它们各自的分类,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填写下表进行比较。
比较项目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产生时间
大多都有几十万年以上的悠久历史
空间分布
范围较小,一般呈点状分布
表现特点
风景景观
欣赏方法
从历史、文化、艺术的角度去欣赏
保护措施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第三部分 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嵩山、敦煌、曲阜和五台山作为旅游区,其共同的优势条件是( )
A.奇丽的自然风光 B.丰富的人文景观 C.地文景观多 D.旅游承载量大
★★★2.按照旅游资源分类,长白山天池、神龙架、青城山—都江堰、北京的庙会一般分别归属于( )
A.地文景观类、生物景观类、古迹和古建筑类、购物类
B.水域风光类、地文景观类、古迹和古建筑类、消闲和健身类
C.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水域风光类、古迹和古建筑类
D.地文景观类、气象气候景观类、水域风光类、购物类
★★★3.下列有关人文旅游资源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香港的迪尼斯乐园属于现代建筑成就类②北京“鸟巢”属于消闲、求知、健身类
③北京的王府井大街属于购物类 ④苏州园林属于古迹和古建筑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奥运体育场馆鸟巢和故宫均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B.北京奥运期间,来观看中美篮球比赛的美国总统不属于旅游者
C.乘船游西湖时,船是旅游活动的客体
D.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不是旅游资源
★★★5.下列旅游景观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
①黄山②秦陵兵马俑③日月潭④九寨沟⑤故宫⑥长城
A.①③④ B. 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⑤⑥
★★★6.下列关于人文旅游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
A.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技创造的载体和轨迹可以成为人文旅游资源
B.泰山完全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C.济南植物园不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D.银座商城也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7.下列旅游资源属于现代建筑成就类的是(双选)( )
A.埃及金字塔 B.上海博物馆 C.悉尼歌剧院 D.丽江古城
★★★★8.下列是我国的A吉林雾凇、B平遥古城、C华山、D长江三峡、E西双版纳植物、F藏族晒佛节、G敦煌莫高窟7处旅游景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旅游景观的丰富多彩,说明旅游资源具有 性。
(2)把以上7处旅游景观的代码分别填入下列相应的旅游资源分类中。
古迹
生物景观
风土民情
地文景观
气象气候景观
古建筑景观
水域风光
(3)上述景观属于自然景观的是 ,属于人文景观的是 。
第四部分 课堂小结
★学习评价
1.你完成“学案”的情况是(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2.你在本节课上的表现是( )A.很积极主动 B.较积极主动 C.一般 D.较差
3.列出本节知识体系:
4.你的收获与疑问:
1.3中 国 的 世 界 遗 产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组: 姓名: 组评: 师评:
使用说明:1.仔细阅读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熟读课文后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2.课后认真填写课堂小结,并将学案集中收集,以备复习之用;
3.难度分级:★基础识记,★★理解应用,★★★能力提升,★★★★知识拓展。
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世界遗产。
2.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认识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
3.能在地图上指出中国的世界遗产,能举例说明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
重、难点分析:
1.学习重点: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和价值。
2.学习难点:中国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
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
一、世界遗产
1.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继承和拥有的具有 突出的普遍价值 的的共同财富。它是指人类共同继承的 文化 及 自然遗产 。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3.世界遗产可分为: 文化遗产 、 自然遗产 、 文化与自然遗产 。
二、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截至2007年底)
1.世界文化遗产:共 25 处。
2.世界自然遗产:有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黄龙风景名胜区 、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 中国南方喀斯特(武隆喀斯特、荔枝喀斯特、石林喀斯特) 6处。
3.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泰山 、 黄山 、 峨眉山—乐山大佛 和 武夷山 4处。
4.另外,昆曲、中国古琴、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
三、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
1.中国的世界遗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认识和研究它的价值十分必要,一方面可 可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程度和主动保护意识 ;另一方面可提高旅游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 。
2.世界遗产本身都有一段漫长的历史,这些遗产不仅有它的科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还有它的 美学价值 和 经济价值 。
3.对世界遗产,不能只从经济上去考虑它的旅游价值,更重要的是 考虑对它的保护 。对保护世界遗产的态度可概括为“ 三个负责 ”:第一, 对历史负责 ;第二, 对当代人负责 ;第三, 对未来负责 。
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
★★★1.什么是世界遗产,它可以分为哪几类,为什么要对世界遗产进行保护?(课本P16-17)
★★★2.认识和研究世界遗产的意义和价值有哪些?(课本P19)
★★★3.列举中国的十大旅游胜地?
答:中国的十大旅游胜地是:自然旅游资源有:长江三峡(湖北、重庆);桂林山水(广西);黄山(安徽);杭州西湖(浙江);日月潭(台湾)。
人文旅游资源有:故宫(北京);八达岭长城(北京);苏州园林(江苏);承德避暑山庄(河北);秦陵兵马俑(陕西)。
第三部分 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关于世界遗产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B )
A.世界遗产包括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B.世界遗产属于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中的顶级品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及其珍贵的资源C.世界遗产和其他旅游资源一样,都永远具有重复使用性
D.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世界遗产公约》,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
★★★2.世界遗产的类型有(多选)( ABCD )
A.自然遗产 B.文化遗产 C.文化和自然遗产 D.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3.2007年6月,中国南方喀斯特、开平碉楼与村落正式进入世界遗产的行列。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南方喀斯特属于( A )遗产
A.自然 B.人文 C.人文与自然 D.人类口述和非物质
(2)开平碉楼与村落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C )
A.经济价值 B.美学价值 C.历史文化价值 D.科学价值
★★★★4.夏威夷群岛散布在北太平洋上,据美国本土3000多千米,被称为美国的“海外州”。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旅游景观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游资源划分为两大类,夏威夷群岛属于 自然资源 资源。
(2)夏威夷群岛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反映了其具有 多样 性的特点;独特的自然风光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的游人到来说明旅游资源具有 观赏 性的特点。
★★★★5.东经98°~100°、北纬28°处有三处大河并列流淌,形成我国著名的“三江并流”风景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条江自西向东依次是 怒 江, 澜沧 江和 金沙 江;其中中间的一条出境后称为 湄公 河,在 越南 (国家)注入 南海(太平洋) (海或洋)。
(2)这三条江在我国境内流经的地形区是 横 断 山 区 。该地区的主要自然资源有 森林资源、水能资源 (至少两条)。
(3)该地区位于 印度洋 板块与 亚欧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地质灾害多发,主要是 滑坡、泥石流 。
(4)“三江并流”为什么能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举世无双的美丽风光、世界罕见的生物多样性、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第四部分 课堂小结
★学习评价
1.你完成“学案”的情况是(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2.你在本节课上的表现是( )A.很积极主动 B.较积极主动 C.一般 D.较差
3.列出本节知识体系:
4.你的收获与疑问:
1.3中 国 的 世 界 遗 产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组: 姓名: 组评: 师评:
使用说明:1.仔细阅读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熟读课文后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2.课后认真填写课堂小结,并将学案集中收集,以备复习之用;
3.难度分级:★基础识记,★★理解应用,★★★能力提升,★★★★知识拓展。
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世界遗产。
2.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认识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
3.能在地图上指出中国的世界遗产,能举例说明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
重、难点分析:
1.学习重点: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和价值。
2.学习难点:中国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
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
一、世界遗产
1.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继承和拥有的具有 的的共同财富。它是指人类共同继承的 及 。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了《 》。
3.世界遗产可分为: 、 、 。
二、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截至2007年底)
1.世界文化遗产:共 处。
2.世界自然遗产:有 、 、 、 、
、 6处。
3.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 、 和 4处。
4.另外,昆曲、中国古琴、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 ”。
三、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
1.中国的世界遗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认识和研究它的价值十分必要,一方面可 ;另一方面可 。
2.世界遗产本身都有一段漫长的历史,这些遗产不仅有它的科学价值、 ,还有它的 和 。
3.对世界遗产,不能只从经济上去考虑它的旅游价值,更重要的是 。对保护世界遗产的态度可概括为“ ”:第一, ;第二, ;第三, 。
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
★★★1.什么是世界遗产,它可以分为哪几类,为什么要对世界遗产进行保护?
★★★2.认识和研究世界遗产的意义和价值有哪些?
★★★3.列举中国的十大旅游胜地?
第三部分 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关于世界遗产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世界遗产包括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B.世界遗产属于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中的顶级品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及其珍贵的资源C.世界遗产和其他旅游资源一样,都永远具有重复使用性
D.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世界遗产公约》,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
★★★2.世界遗产的类型有(多选)( )
A.自然遗产 B.文化遗产 C.文化和自然遗产 D.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3.2007年6月,中国南方喀斯特、开平碉楼与村落正式进入世界遗产的行列。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南方喀斯特属于( )遗产
A.自然 B.人文 C.人文与自然 D.人类口述和非物质
(2)开平碉楼与村落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
A.经济价值 B.美学价值 C.历史文化价值 D.科学价值
★★★★4.夏威夷群岛散布在北太平洋上,据美国本土3000多千米,被称为美国的“海外州”。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旅游景观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游资源划分为两大类,夏威夷群岛属于 资源。
(2)夏威夷群岛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反映了其具有 性的特点;独特的自然风光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的游人到来说明旅游资源具有 性的特点。
★★★★5.东经98°~100°、北纬28°处有三处大河并列流淌,形成我国著名的“三江并流”风景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条江自西向东依次是 江, 江和 江;其中中间的一条出境后称为 河,在 (国家)注入 (海或洋)。
(2)这三条江在我国境内流经的地形区是 。该地区的主要自然资源有 (至少两条)。
(3)该地区位于 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地质灾害多发,主要是 。
(4)“三江并流”为什么能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第四部分 课堂小结
★学习评价
1.你完成“学案”的情况是(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2.你在本节课上的表现是( )A.很积极主动 B.较积极主动 C.一般 D.较差
3.列出本节知识体系:
4.你的收获与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