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与代数
课时目标导航
复习内容
数与代数。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能正确读、写数,并比较两位数的大小,用合适的语言描述两个数(或数量)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数学意识。
4.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元、角、分,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系统的整理知识点。
难点:理解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
复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回顾1】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破十法:先把被减数分成10和几,先从10里减去减数,再把结果与剩下的数相加
(方法二)平十法:把减数分成与十几个位相同的一个数和另一个数,用十几先减去与它个位相同的数,得到10后再减去另一个数
(方法三)想加算减:想减数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减数就得几
【回顾2】认识100以内的数。
认识100以内的数 数位的顺序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数的组成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几就是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是几个一
读、写数 读、写数都要从高位起,先读(或写)十位上的数,再读(或写)个位上的数。十位上是几,就读作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作几
比较大小 比较两位数的大小时,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若十位上的数相同,则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用合适的语言描述两个数(或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两个数(或数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可以用“多一些”或“少一些”描述两个数(或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在两个数(或数量)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应该用“多得多”或“少得多”描述两个数(或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回顾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加法 整十数加整十数 口算方法: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在结果的后面添一个0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1)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一位数和一位数相加,再加整十数。(2)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求原来有多少,用加法计算,即被减数=减数+差
减法 整十数减整十数 口算方法:把十位上的数相减,再在结果的后面添一个0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1)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如果减数是整十数,就从整十数里减,再和一位数相加;如果减数是一位数,就从一位数里减,再和整十数相加。(2)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求减数的实际问题 已知总数和还剩多少,求已经吃了(用了……)多少,用减法计算,即减数=被减数-差
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2)求相差数的问题:较大数-较小数=相差的数
【回顾4】元、角、分。
人民币的单位 元、角、分
人民币的种类 (1)根据人民币的质地分:纸币、硬币。(2)根据人民币的单位分:元、角、分
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元=10角 1角=10分
简单的计算 单位相同时,直接计算;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回顾5】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加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一位数和一位数相加,再把结果和整十数相加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减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口算方法: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不够减时,要从被减数的十位退1作10,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上退1作10,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二、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95~98页第1~4题,第6~16题。
第1题:(1)10 (2)5 (3)50
第2题:略
第3题:四十九 八十一 九十四 五十 一十八 四十六 18<46<49<50<81<94
第4题:小华 小军 小明
第6题:7 3 30
第7题:(按列排)85 58 63
25 52 47
第8题:18+5=23 35+5=40 47+5=52 29+5=34 52+5=57 30+61=91 30+18=48 30+35=65
30+47=77 30+29=59 30+52=82
72-6=66 51-6=45 97-6=91 44-6=38 85-6=79 63-6=57 85-40=45 44-40=4 97-40=57 51-40=11 72-40=32
第9题:60 17 32 7 46 63 92 6 70 63 62 49 40 84 9
第10题:15 40 42
第11题:69 61 51 69 51 52 69 51(竖式略)
第12题:42 79 47 83 40 48 9 8
第13题:43 28
第14题:(1)50-28=22(个)
(2)36-28=8(个)
提问不唯一,如:足球和篮球一共有多少个? 36+28=64(个)
第15题:(1)小熊:10+7=17(分)
小羊:15+7=22(分)
小狗:15+10=25(分)
(2)25-17=8(分)
第16题:(1)46-17=29(元)
(2)46+4=50(元)
(3)40-10=30(元) 他买了玩具火车。
(4)提问不唯一,如:一辆玩具坦克比一辆玩具火车贵多少元? 46-30=16(元)
三、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2.本节内容有什么不懂或不太理解的地方吗?
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
1.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破十法、平十法、想加算减。
2.认识100以内的数→数位的顺序、数的组成、读写数、比较两位数的大小。
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
(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
(3)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4.元、角、分→1元=10角 1角=10分
5.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3)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
(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反思
1.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再创造出来。”因此,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学生在交流中对别人的思考方法或质疑,或欣赏;对自己的思考方法或陈述,或反思。学生在交流中,思维发生着互相碰撞,互相启迪,最终澄清辨明。总结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等,让他们品尝到探索带来的成功喜悦。
2.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小课堂、大社会”,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学习数学的好处,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以致用,深化新知。
学生的数学潜力不仅仅在于其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而是看他能否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构成学习新知识的潜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注重联系实际,练习具有发展性、灵活性、开放性,进一步深化新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思维更加灵活、深刻。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凑十法演变的100以内加减法速算方法
对于小孩子们来讲,学习数学速算技巧,最关键的还是需要融合孩子们的数学教材,所以,就让我们一起根据孩子们数学教材中所讲的凑十法,来演变成100以内加减法速算方法吧!
速算技巧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口诀:加9要减1,加8要减2,加7要减3,加6要减4,加5要减5,加4要减6,加3要减7,加2要减8,加1要减9。(注:口诀中的加几都是说个位上的数)
举例:26+38=64。解:加8要减2,谁减2?26上的6减2,38十位上的3要进4。(注:后一个两位数上的十位怎么进位,是1我进2,是2我进3,是3我进4,以此类推。那朝什么地方进位呢?进在一个两位数的十位上。如本次是3我进4,就是一个两位数里的2+4=6)这里的26+38=64就是6-2=4,写在个位上,是3进4加2就等于6,写在十位上。再如42+29=71,就用加9要减1这句口诀,2-1=1,把1写在个位上,是2我进3,4+3=7,把7写在十位上,即得71。本办法学会了百试百灵,比计算器还快。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直接写得数就行,如25+34=59,个位加个位写在等号后的个位上(5+4=9),十位加十位写在十位上(2+3=5),即59。
速算技巧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口诀:减9要加1,减8要加2,减7要加3,减6要加4,减5要加5,减4要加6,减3要加7,减2要加8,减1要加9。(注:口诀中的减几都是说减个位上的数)
举例:73-46=27。解:减6要加4,谁加4?3加4等于7写在个位上,减数的十位是4我退5,谁退5?7退5,即27。(注:如何退位?减数的十位是1你退2,是2你退3,是3你退4,以此类推,但必须是个位减个位不够减的情况才能这样退,够减就直接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直接定出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