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1 元、角、分(1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1 元、角、分(1课时)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27 14:1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小小商店
课时目标导航
活动内容
买卖商品。(教材第72~73页)
活动目标
1.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获得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重难点:发散学生思维,使他们从多角度说出付钱的方法。
教具准备
玩具及一些学习用品。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小明要买1本笔记本和1支钢笔,笔记本每本3元,钢笔每支6元。小明有10元钱,那么他的钱够买1本笔记本和1支钢笔吗?
二、学习新课
1.教师布置商店。
老师把教室创设成商店的购物环境,分别在柜台上摆放物品和价签。(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主题图)
(1)引导学生观察商品的价钱。
(2)假设学生是顾客,用学具中的“人民币”去“买”商品,然后填表。
根据想买的商品填表。
要买的商品 单价 付出的钱数 应找钱数
(3)说一说,自己想买哪两件商品,每件多少钱,一共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应找回多少钱?
(4)解决问题。
①有30元钱,要买一个玩具熊猫和一个布娃娃,够不够呢?
明确:一个玩具熊猫20元,一个布娃娃11元,20+11=31(元)。31元>30元,所以不够。
②买一本词典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元?
明确:10+35=45(元)
③用50元买货架上的物品,可以买些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
可以买书包和布娃。
可以买书包和玩具熊猫。
可以买地球仪、笛子和跳棋。
……
2.学生自己办个“小小商店”。
提问:刚才购物游戏你们做得很好,你们想不想自己办个商店,自己来当售货员呢?
(1)以组为单位,分配角色(可互换)。
(2)布置环境,突出商店特色。
(3)摆放物品,做出价格标签。
(4)开始游戏。
(5)老师作为顾客,到每个小商店去购物,每到一个小商店分别提出一个问题,请售货员帮忙解答。如我有10元钱,买一个转笔刀,够不够?我有20元可以买几个铅笔盒等。
(6)游戏结束后,同桌互相交流买东西的经过。
三、巩固反馈
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一个布娃娃25元,一个玩具小汽车13元,买一个布娃娃和一个玩具小汽车一共要多少元?
25+13=38(元)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学过这节课,你对人民币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板书设计
小小商店
20+11=31 (元) 31元>30元,所以不够
10+35=45(元)
教学反思
1.让学生经历给物品标价、创办商店、购买东西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活动,让学生成了数学学习的真正主角。
2.在活动的准备阶段,让学生到商店调查、查阅有关的资料或向家长咨询等活动,使学生真正接触了生活,了解了社会,从而有效地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3.在活动中,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购物”活动,增强了相互合作的意识,培养了合作学习的技巧,体验了成功合作的乐趣。
4.学生购物时间短,有操之过急的现象,有个别学生还没有真正学会如何购物活动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