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1-2022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新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3.1分子和原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B 压缩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 乒乓球内每个分子的体积都增大
C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足量盐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D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 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A.A B.B C.C D.D
2.从微观角度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受热时温度计中水银柱升高 分子的间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C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空气是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原子构成
A.A B.B C.C D.D
3.2021年4月,习总书记到柳州参观了螺蛳粉厂。我们在螺蛳粉厂区内能闻到特别的香味,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该现象,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不可再分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4.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氧气降温加压可以变成淡蓝色的液氧 氧分子变小,液氧分子是淡蓝色的
B 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C 湿衣服能晾干 分子不断运动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A.A B.B C.C D.D
5.一定条件下,3000L氮气可压入20L的钢瓶中。对此现象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氮气分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B.氮气分子的质量变小了
C.氮气分子的数目减少
D.氮气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6.如图所示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各题:
(1)已知氨气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铵盐;将左右两侧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同时推入玻璃管中,在玻璃管中靠近右侧处出现浓厚的白烟,原因是 ;写出该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2)该实验装置除具有操作简单、利于观察、节约药品、省时等优点,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 。
三.解答题(共4小题)
7.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的有关情况。
(1)实验1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大烧杯中出现了一株美丽的“铁树”,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对此现象加以说明 。
(2)实验2中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 ;实验中观察到气球胀大,原因可能是 。
(3)实验3所示,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将中间的玻璃片抽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8.以下是小瑛和小方设计的有关分子性质的实验:小方的实验如图(1)所示。小瑛的实验如图(2)所示,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瓶口用一张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的滤纸盖住。
(1)小瑛观察到的现象是 。小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他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即可)
(2)小方在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B,其目的是 。
9.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是 ,②表示的是 。
(2)汞的化学式是 ,氯化钠的化学式是 。
(3)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水是由 组成的。
10.建构物质及其变化模型是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模型。
(1)观察A、B和C三个分子运动模型,能获得的信息是 、 (两条即可)。
(2)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有 。
(3)举一生活事例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
(4)请你建立液态水和气态水的“水分子间隔模型”(以3个水分子“”表示即可): 、 。
(培优篇)2021-2022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新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3.1分子和原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B 压缩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 乒乓球内每个分子的体积都增大
C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足量盐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D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 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A.A B.B C.C D.D
【解答】解:A、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B、压缩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的缘故,故选项解释错误。
C、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足量盐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是因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溶液变为中性,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分子构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2.从微观角度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受热时温度计中水银柱升高 分子的间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C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空气是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原子构成
A.A B.B C.C D.D
【解答】解:A、温度升高,温度计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间隔随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B、当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相互组合而形成水分子,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选项解释正确。
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D、空气是混合物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氮气分子、氧气分子等不同的分子,还含有氦原子、氖原子等不同的原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3.2021年4月,习总书记到柳州参观了螺蛳粉厂。我们在螺蛳粉厂区内能闻到特别的香味,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该现象,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不可再分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解答】解:在螺蛳粉厂区内能闻到特别的香味,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
故选:D。
4.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氧气降温加压可以变成淡蓝色的液氧 氧分子变小,液氧分子是淡蓝色的
B 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C 湿衣服能晾干 分子不断运动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A.A B.B C.C D.D
【解答】解:A、氧气降温加压可以变成淡蓝色的液氧,氧分子间间隔会变小,淡蓝色是大量氧分子聚集体表现出来的性质,而不是液氧分子是淡蓝色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B、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C、湿衣服能晾干,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5.一定条件下,3000L氮气可压入20L的钢瓶中。对此现象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氮气分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B.氮气分子的质量变小了
C.氮气分子的数目减少
D.氮气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
【解答】解: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氮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3000L氮气可压入20L的钢瓶中。
故选:D。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6.如图所示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各题:
(1)已知氨气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铵盐;将左右两侧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同时推入玻璃管中,在玻璃管中靠近右侧处出现浓厚的白烟,原因是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且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写出该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NH3+HCl=NH4Cl 。
(2)该实验装置除具有操作简单、利于观察、节约药品、省时等优点,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 防止污染空气 。
【解答】解:(1)浓盐酸、氨气具有挥发性,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运动速率越慢,将左右两侧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同时推入玻璃管中,在玻璃管中靠近右侧处出现浓厚的白烟;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l;
(2)本实验是在密闭的装置内进行的,避免了空气的污染。
故答案为:(1)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且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分子运动速率越快;NH3+HCl=NH4Cl;
(2)防止污染空气。
三.解答题(共4小题)
7.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的有关情况。
(1)实验1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 ;大烧杯中出现了一株美丽的“铁树”,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对此现象加以说明 氨气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当氨气分子运动到浸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团上时,氨气和水结合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从而使白色脱脂棉团变为红色 。
(2)实验2中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 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 ;实验中观察到气球胀大,原因可能是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试管内温度升高,试管内气压增大 。
(3)实验3所示,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将中间的玻璃片抽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两瓶气体中的颜色变均匀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解答】解:(1)浓氨水中的氨分子运动,与脱脂棉团中的水结合生成碱性物质使酚酞变红,故填: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氨气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当氨气分子运动到浸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团上时,氨气和水结合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从而使白色脱脂棉团变为红色;
(2)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使密闭装置内气压变大,故填: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试管内温度升高,试管内气压增大;
(3)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分子与空气中的气体分子相互运动,一段时间后上面集气瓶中颜色也变为红棕色,故填:两瓶气体中的颜色变均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8.以下是小瑛和小方设计的有关分子性质的实验:小方的实验如图(1)所示。小瑛的实验如图(2)所示,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瓶口用一张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的滤纸盖住。
(1)小瑛观察到的现象是 滤纸变成红色 。小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 。他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写出一条即可)
(2)小方在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B,其目的是 与烧杯内的酚酞的颜色变化形成对比 。
【解答】解:(1)无色酚酞试液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具有遇碱性物质变红的特性。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显碱性。就以上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来看,小方在设计的实验比较严密,如在大烧杯外放置一装有无色酚酞试液的烧杯与大烧杯内的无色酚酞试液形成对比,而小瑛设计的实验符合微型化的特征,用到的仪器比较少又节约了药品。
故答案为:(1)滤纸变成红色;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2)与烧杯内的酚酞的颜色变化形成对比。
9.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是 原子 ,②表示的是 分子 。
(2)汞的化学式是 Hg ,氯化钠的化学式是 NaCl 。
(3)氯化钠是由 离子 构成的,水是由 氢元素与氧元素 组成的。
【解答】解:(1)汞属于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2)汞的化学式是Hg,氯化钠的化学式是NaCl;
(3)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
故答案为:(1)原子;分子;(2)Hg;NaCl;(3)离子;氢元素与氧元素。
10.建构物质及其变化模型是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模型。
(1)观察A、B和C三个分子运动模型,能获得的信息是 27℃时,H2比O2的运动速率快 、 温度越高,氧分子运动的越快 (两条即可)。
(2)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有 温度、分子种类 。
(3)举一生活事例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
(4)请你建立液态水和气态水的“水分子间隔模型”(以3个水分子“”表示即可): 、 。
【解答】解:(1)观察A、B可知,27℃时,H2比O2的运动速率快,观察B和C可知,温度越高,氧分子运动的越快。
故填:27℃时,H2比O2的运动速率快;温度越高,氧分子运动的越快。
(2)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分子种类。
故填:温度、分子种类。
(3)“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例如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故填: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4)液态水和气态水的“水分子间隔模型”如下所示:
,。
故填:;。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