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3.2 认识平面图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3.2 认识平面图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25 15:5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认识平面图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内容
认识平面图。(教材第20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图上关于方向的规定,会用平面图简单记录周围的事物。
2.使学生能够读懂简单的平面图和交通路线图,并用语言叙述出来。
3.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平面图,辨认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
难点:理解从现实空间到平面图的转化。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在操场的东、南、西、北面各看到什么吗?
学生相互说一说。
教师列举操场的东、南、西、北面的主要物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板书:东面:图书馆;南面:教学楼;西面:实验楼;北面:仓库。
【设计意图:回忆上节课在操场上看到的物体,为本节课在平面图上记录操场四面的物体做准备】
二、学习新课
在平面图上记录操场四面的物体。
(1)我们知道了操场四面的物体,那么怎样在图上表示呢?试着画一画。
同桌相互说一说,教师指名汇报。
①先画出东面的物体,然后依次画南面、西面……
②东面和西面是相对的,先画东面和西面的物体。
……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
组织学生动手画一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后,选择不同画法的图展示。
(2)我们观察的是同一个操场四周的景物,为什么同一个地方、相同的景物,却画出了不同结果的图呢?问题出在哪儿呢?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吗?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整理结果如下:
①因为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位置表示南边,所以其他方向的位置也就不同了。
②应该规定好上、下、左、右分别表示东、南、西、北其中的一个方向,这样就不会乱了,画出来的结果才会一样。
……
教师指出:地图或者平面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意思就是上面表示实际生活中的北方,下面表示实际生活中的南方,左面表示实际生活中的西方,右面表示实际生活中的东方。
现在大家按这个规定,在下面的平面图上重新记录操场四面的物体。
学生尝试独立填写,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汇报。
展示:
【设计意图:以活动为课堂的基本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20~22页“想想做做”。
第1题:应该朝东走。
第2题:东 南 北 还可以说实验楼在操场的西面。
第3题:从水上世界出发,到望梅阁:先向西走到彩虹桥,再向西走到望梅阁。从水上世界出发,到樱花园:先向西走到彩虹桥,再向南走到樱花园。从水上世界出发,到儿童乐园:先向西走到彩虹桥,再向北走到儿童乐园。
提问题不唯一,如:从儿童乐园出发,到水上世界应该怎样走? 先向南走到彩虹桥,再向东走到水上世界。
第4题:东 西 南 北
第5题:略 提示:朝着离紧急出口近的方向走。
第6题:略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2.怎样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
板书设计
认识平面图
教学反思
1.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探索环境。
把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教师应用激励的语言对学生的思考和发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愿望,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指南针
指南针是一种辨别方位的简单仪器,又称指北针。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最早发明指南针的国家。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汉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吸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出现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最初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像一只勺,底部光滑,可以在平滑的铜质或木质的“地盘”上自由旋转,等它静止下来,勺柄就会指向南方,人们管它叫“司南”。大约在北宋初期,我国古人又创制了一种新的指南工具——指南鱼。指南鱼用一块薄钢片做成,形状像鱼,鱼的肚皮部分凹下去一些,像小船一样浮在水面上。宋代还有用木头做的指南鱼和指南龟。木指南鱼是用木块刻成的,鱼腹里放入一块磁性强的天然磁石,用蜡封好,在鱼口插入一根针,此鱼就能指南了。指南龟的制法和原理与木指南鱼基本相同。
据史料记载,东汉的张衡发明过指南车。指南车上装有非常复杂巧妙的机械,它的中央是一个大平轮,木头人就竖立在上面,在大平轮的两旁,还装有很多小齿轮,如果车子向左转,右边的车轮就会带动小齿轮,小齿轮再带动大平轮,使大平轮相反的向右转。于是,木头人的手臂始终指向南方。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指南针指南“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沈括第一次发现,磁针虽然朝着南方,但不是指的正南,而略有些偏东。这就是磁偏角现象,它的产生是由于地球的磁极与地理的南北极不重合,略有些偏差。这一发现在当时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在西方,直到公元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时,才发现有磁偏角存在,比我国沈括晚了4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