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图象练习(答案不完整)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图象练习(答案不完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0-29 10:3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化学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平衡图象 练习
命题 黎婉君 审题 陈银珠
1、反应2A(g)+B(g) 2C(g) ΔH>0,下列反应条件有利于生成C的是
A.低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高温、低压
2、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 2Z(g) ΔH﹤0 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①高温 ②低温 ③高压 ④低压 ⑤加催化剂 ⑥分离出Z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3、可逆反应2A(g)2B(g)+C(g) ΔH>0 达平衡时,要使υ(正)降低、c(A)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压 B.减压 C.减小c(C) D.降温
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CO+NO2CO2+NO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物的颜色变浅,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降温后CO的浓度增大 D.降温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5、在一密闭容器,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少了   D.a>b
6、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 2HBr(g) ΔH<0,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7、已知反应A2(g)+2B2(g) 2AB2(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大,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大,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8、下列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加压或降温都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2NO2 N2O4(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C(s)+CO2 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N2+3H2 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H2S H2+S(s)(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有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10、增大压强,对已达到平衡的下列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3P(g)+Q(g) 2R(g)+2S(s)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没有变化,平衡不发生移动
11、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C(s)+H2O(g) CO(g)+H2(g) ΔH>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向移动 B.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移动
C.增加碳的量可使平衡向正向移动 D. 增加H20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12、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以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
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
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
D.只有催化剂存在下,才会发生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而化学平衡不移动的情况。
13、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发生了移动的是
A.反应混合物的浓度 B.反应物的转化率 C.正、逆反应速率 D.反应混合物的压强
14、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平衡体系,采取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加入一种反应物 B.增大体系压强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
15、(双选)下列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B.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D.H2、I2、HI平衡混和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16、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 X(g)+Y(g) 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加大X的投入量 C.加催化剂 D.增大体积
17、对可逆反应:A(g) + B(s) C(s) + D(g);ΔH>0 右图所示为正逆反应速率(v)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如果在t1时刻改变以下条件:①加入A;②加入催化剂;③加压;④升温;⑤减少C,符合图示的条件是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④⑤
18、右图为条件一定时,反应2NO+O2 2NO2 △H<0 中NO的转化率与温度变化关系曲线图,图中有A、B、C、D、E五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
A.B和C B.A和E C.E D.A和C
19、下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 L(s)+G(g) 2R(g) △H>0 在图中Y轴是指
A.平衡混合气中R的质量分数 B.G的转化率 C.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 D.L的转化率
20、反应2X(g)+Y(g) 2Z(g) ,在不同温度(T2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21、下列反应符合下图p-v变化曲线的是
A. H2(g)+I2(g) 2HI(g)
B.3NO2(g)+H2O(l) 2HNO3(l)+NO(g)
C. 4NH3(g)+5O2(g) 4NO(g)+6H2O(g)
D. CO(g)+C(s) 2CO(g)
22、对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Y W+Z,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度(v)的变化如下图,分析可知X,Y,Z,W的聚集状态正确的是
A.Z、W为气体,X、Y中之一为气体
B.Z、W中之一为气体,X、Y为非气体
C.X、Y、Z皆为气体,W为非气体
D.若X、Y为气体,则Z、W中之一为气体
23、(双选)可逆反应2A+B2C(g)△H<0 ,随T(℃)变化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和B可能都是固体 B. A和B一定都是气体
C. A和B可能都是气体 D. 若B为固体,则A一定为气体
24、化学反应3A+B 2C达到化学平衡后,根据以下条件各选择正确的选项填空(填序号):
(1)降低温度时,C的量增加,此反应_____________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正反应速率减慢 (D)化学平衡不移动
(2)如果A、B、C都是气体,达到平衡时增大压强,那么____________
(A)平衡不移动 (B)C的浓度会增大
(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逆反应速率会增大
(3)如果已知B是气体,增大压强时,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那么______。
①A是气体、C是固体; ②A、B、C都是气体;
③A、C都是固体; ④A是固体、C是气体。
25、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达到化学平衡:2HI(g)H2(g)+I2(g) ΔH>0
(1)如果升高温度,平衡混合物的颜色_____ _。
(2)如果加入一定量的H2,平衡_____ __移动。
(3)如果使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一倍,平衡____ __移动。
26、反应 mA+nBp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时,
(1)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n、p的关系:______。
(2)若C为气体,且m+n=p,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是向___ _方向移动。
(3)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小B的量,平衡均不移动,则B是______或______态。
(4)若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降低,此反应的逆反应是_ _热反应。
27.在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 mol的N2和0.6 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N2(g)+3H2(g)2NH3(g?) △H<0 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的情况如下图:
(1)根据上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v(NH3)为______ _。
(2)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_____ ___。
a. 0.20 mol/L b. 0.12 mol/L c. 0.10 mol/L d. 0.08 mol/L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填“向逆反应方向”、“向正反应方向”或“不”)
(4)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0.25 mol/L),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到此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

18、
19、(1)m+n

20、(1)逆; 压强增大2.5倍,而浓度却增大2.3倍,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2)正;压强增大2.倍,而浓度却增大2.2倍,说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
由于加压后E物质液化使平衡正移
21、(1)A B (2)放热
(3)AC段,温度低,反应慢,未达平衡,此时温度越高,反应越快,生成NH3越多,NH3%越大;CE段,已经达到平衡,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H3%变小
22、(1)0.03 (2)2 (3) > >
(4)放热,实验4的平衡浓度大于实验1的平衡浓度,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