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移动和图像练习(三)
出题: 卢成 审题: 胡燕华
班级 姓名
1、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 △H < 0反应到达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增加压强 B.降低温度 C.增大CO的浓度 D.更换催化剂
2、已知:2X+Y2Z,反应中ω(Z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时,v正>v逆 B.正反应的△H<0 C.a、b两点的反应速率va=vb D.T3、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3Y2Z △H < 0,其中Z呈气态,且Z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Z%)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1大于T2 B.Y一定呈气态 C.升高温度,X体积分数增大 D.当n(X):n(Y):n(Z)=1:3:2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4、反应CO(g)+2H2(g) 2 CH3OH(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为探究温度、CO2等对该反应的影响,进行了4组实验,结果如右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组别
1
2
3
4
反应温度/℃
225
235
225
235
反应前气体体积分数/%
CO2
0
0
2
2
CO
30
30
28
28
H2
70
70
70
70
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
4.9
8.8
36.5
50.7
A.该反应的△H>0 B.当容器中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CH3OH含量增大的原因是CO2起了催化作用 D.少量CO2能提高平衡时CH3OH体积分数
5、为了探索外界条件对反应aX(g)+bY(g)cZ(g)的影响,以X和Y物质的量比为a ∶b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ΔH>0,a+b>c
B.ΔH>0,a+b<c C.ΔH<0,a+b>c
D.ΔH<0,a+b<c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H4(g)+H2O(g)CO(g)+3H2(g) ΔH>0 ,测得c(CH4)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5 min内,v(H2)=0.1 mol·(L·min)-1 B.反应进行到12min时,CH4的转化率为25% C.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后H2浓度减小 D.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7、已知: 3A(g)+B(g) 2C(g),在不同温度和压强时A的转化率如表所示。由此可知,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的转化率%
P1(Mpa)
P2(Mpa)
200℃
89.7
76.3
600℃
83.8
71.6
8、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右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t1=△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
9、下列表格中的各种情况,可以用右图的曲线表示的是
反 应
纵坐标
甲
乙
A
相同质量的氨,在同一容器中 2NH3 N2 + 3H2 △H>0
氨气的转化率
500℃
400℃
B
等质量钾、钠分别与足量水反应
H2质量
钠
钾
C
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体积比1︰3的N2、H2,N2 + 3H2 2NH3
氨气的浓度
活性高的催化剂
活性一般的催化剂
D
2 molSO2和1 molO2,在相同温度下2SO2 + O2 2SO3
SO3物质的量
2个大气压
10个大气压
1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反应SiCl4(g)+2H2(g)Si(s)+4HCl(g);ΔH=+QkJ/mol(Q>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 C.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HCl的同时,生成x molH2,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使用过量的H2或升高温度都可以提高SiCl4的转化率
11、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
温度(T)的影响 压强(p)的影响 A.CO2(g)+2NH3(g)CO(NH2)2(s) + H2O(g);△H<0 B.CO2(g)+ H2(g)CO(g) + H2O(g);△H>0 C.CH3CH2OH(g) CH2=CH2(g) + H2O(g);△H>0 D.2C6H5CH2CH3(g) + O2(g) 2C6H5CH=CH2(g) + 2 H2O(g);△H<0
12、电镀废液中Cr2O72-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Cr2O72-(aq)+2Pb2+(aq)+H2O(l)2 PbCrO4(s)+2H+(aq) ΔH< 0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13、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 CO(g)+H2OCO2(g)+H2(g);CO2(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2)与温度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CO(g)+H2OCO2(g)+H2(g);的ΔH>0 B.在T2时,若反应处于状态D,则一定有V正<V逆 C.平衡状态A与C相比,平衡状态A的c(CO)小 D.若T1、T2时CO的转化率分别为A1、A2,则A1<A2
14、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15、已知:CO2(g)+3H2(g) CH3OH(g)+H2O(g) ΔH=-49.0 kJ?mol-1。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 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能使CH3OH增加 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为75% C.3 min时,用CO2的浓度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等于用CH3OH的浓度表示的逆反应速率 D.从反应开始到平衡,H2的平均反应速率υ(H2)=0.075 mol?L-1?min-1
三、填空
16、在一体积为 10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H<0。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图: (1)0一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CO)= mol/(L·min)。(2)850℃时,若向该容器中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则CO的平衡转化率为 。(3)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选项序号)。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v正(H2)=v逆(H2O)
d.c(CO2)=c(CO)e.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 f.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
17、对于N2O4(g)2NO2(g)在温度一定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V(NO2)%随压强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实线上的任何一点为对应压强下的平衡点)。(1)A、C两点的反应速率的关系为A C(填“>”、“<”或“=”)。(2)当反应处于B状态时,v正 v逆(填“>”、“<”或“=”),A、B、C、D、E各状态中,v正<v逆的是 。(3)由D状态转变为C状态后,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会 (填“增大”、“减小”)。(4)欲要求使E状态从水平方向到达C状态后,再沿平衡曲线达A状态,从理论上来讲,可选用的条件是 。 A.从P1无限缓慢加压至P2,再由P2无限缓慢降压至P1 B.从P1突然加压至P2,再由P2无限缓慢降压至P1 C.从P1突然加压至P2,再由P2突然降压至P1
答案
16、(1)0.03? (2)1? (3)75%? (4)b、c、f
17、⑴<? ⑵=? D?? ⑶减小?? ⑷ B
18、(1)a/12 mol·L-1·min-1????????? a/8 ?mol ·L-1·min-1(2)2???? 3????? 1???? 6(3)100a/b % (4)<(5)i.增大?? 体积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因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ii.减小? 体积减小,气体的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少的方向(即逆反应方向)移动,因而使反应物转化率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