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 中国民居 广西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 中国民居 广西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桂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2-25 21:4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国民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建筑为何别具一格:北与南不同,平原与山区不同。初步认识建筑与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生产生活条件和气候的关联。
2.学习用线描的方法,自主设计一座别具风格的建筑物,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少数民族的建筑样式与类型,学习用线描加淡彩的方法,临摹一座建筑。
教学难点:
建筑外形与建筑大结构的新颖表现。
教学准备:
少数民族民间图片、音像资料、范画、麦克笔、铅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问:你见过什么样的建筑 你所见过的建筑与你居住的房子有什么区别?请你说一说你认为别具一格的建筑。
教师归纳学生的回答,点出课题,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的图片,供学生欣赏。
师引导学生认识在祖国不同地区各有哪些特色建筑。
二、认识民居的外形与地理位置等的关系。
师展示蒙古包、傣族竹楼等别具一格的民居图片供学生欣赏。
问:当地人为何要把房子修建成这样?游牧民族为什么不建楼房?多雨潮湿的山区为什么都住在吊脚楼里?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后推选一名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学生的讨论结果,并从民居的外形、结果结合人的生存环境分析建筑风格。
三、回忆自己居住的房子的形状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家里的情况。
学生画一画自己家乡的建筑。
四、展示自己家乡别具一格的建筑。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相互评价作品。
教师课堂小结。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建筑为何别具一格:北与南不同,平原与山区不同。初步认识建筑与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生产生活条件和气候的关联。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建筑的人文因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增强对古老建筑物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用线描加淡彩的方法,设计一座新颖的建筑。
教学难点:
建筑外形与建筑大结构的新颖表现。
教学准备:
少数民族民间图片、音像资料、范画、麦克笔、铅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组织教学,总结第一课时的学习情况和相关的知识,导入新课。
二、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居住地的建筑。
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居住或见过哪些自己喜欢的别具一格的建筑。
教师展示我国各地别具一格的建筑图片供学生欣赏,引导学生认识建筑艺术,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三、自己设计一幢建筑。
教师讲述本课作业要求,布置学生作业。
学生自主做作业,设计一幢自己想像的建筑。
教师巡堂,指导学生做作业。
四、剪下房子形成一幅有美丽风景的建筑作品画。
学生完成绘画作业,教师组织作业展示。’师生共同评价作业情况。学生用剪刀剪下自己设计的建筑,把建筑贴到课前准备好的风景图片上。(提示:选择的图片要符合风格的要求。)
全课小结。
课后记: